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炎症性肠病(IBD)是指一组以肠道炎症为特征的疾病,有额外肠道表现和复发过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两种不同的特发性炎症性疾病,占了IBD的大多数病例。 UC是一种表浅炎症性疾病,特征是对称、均匀和连续,通常累及直肠,向近端延伸至整个结肠受累,产生全结肠炎。 CD是一种肉芽肿病程,特点是透壁性和不连续性肠道炎症,常并发肠瘘和脓肿,可影响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从口至肛门,常涉及多个不连续段。80%为小肠受累,最常见于回肠末端。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 溃疡性结肠炎。乙状结肠颗粒状粘膜。 ![]() 溃疡性结肠炎,降结肠纽扣状溃疡 ![]() 溃疡性结肠炎。弥漫性结肠受累伴溃疡、假性息肉和结肠袋运动特征消失。 ![]() 全结肠炎,结肠狭窄和缩短。 ![]() 溃疡性结肠炎逐渐好转,可发展为多发炎症性肠息肉,代表局部急性炎症后残留的肉芽组织。 ![]() 溃疡性结肠炎。CT增强显示升/降结肠轻度对称性壁增厚。 ![]() 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PET显示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高代谢。 ![]() 纽扣状溃疡可见于: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结肠炎、克罗恩病、缺血性结肠炎、肠结核细菌性痢疾 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 ![]() 回肠末段匐行性溃疡 ![]() 回肠末段裂隙状溃疡 ![]() 回肠长段的“鹅卵石征”,回盲部未受累 (箭头) ![]() 多发性偏心狭窄伴其间局限性扩张 ![]() 肠腔不对称狭窄,肠系膜对侧缘假囊袋形成 ![]() 回肠局限性穿孔 (箭头) ![]() 回肠不对称性壁增厚,假囊袋形成 ![]() 回肠跳跃性病变,壁增厚并强化,回盲部未受累。 ![]() 肠系膜血管充血,肠系膜纤维脂肪增生,多发增大淋巴结。 ![]() ![]() 回肠袢多发瘘管形成,并膀胱右外侧壁炎性软组织密度灶。造影证实回肠-膀胱瘘 (箭) 。 ![]() MRI显示肠系膜血管充血呈梳状征 (*),小肠壁增厚 (箭头) 和溃疡 (箭)。 ![]() 结肠克罗恩病。鹅口疮样溃疡:溃疡处钡剂点状聚集,周围透光性晕样水肿。 ![]() 随着疾病的进展,鹅口疮样溃疡扩大并合并,形成线样溃疡跳跃式受累导致节段性结肠炎。 ![]() 结肠克罗恩病,鹅卵石征。疾病进展可能形成鹅卵石样外观,纵向溃疡被残留区域的粘膜水肿分隔所致。 ![]()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影像表现对比 累及部位
累及程度
小肠受累
消化道钡餐检查
超声检查
CT扫描
![]() ![]()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影像表现对比 (消化道钡餐检查及CT表现) 消化道钡餐检查(狭窄、溃疡、并发症)
CT扫描
以上内容译自: 《Diagnostic Radiology:Gastrointestinal and Hepatobiliary Imaging》 来源:熊猫放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