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导读(八十六)—《外篇 · 天运》2.7-7

 叶落无痕73 2023-01-18 发布于吉林

外篇·天运-7

【原文】

孔子谓老(dān)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shú)孰(zhī)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shào)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fú)夫!人之难(shuì)说也?道之难明(yé)邪?”

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fú)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fú)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fú)夫白(yì)鶂之相视,(móu)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于上风,雌(yìng)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雄,故风化。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yōng)壅。苟得于道,无自而不可;失焉者,无自而可。”

孔子不出三月,复见,曰:“丘得之矣。乌鹊(rú)孺,鱼傅(mò)沫,细(yāo)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fú)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

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注释】

(1)孰:通“熟”,熟悉,精通。

(2)故:典故。

(3)奸:通“干”,求、进、干(yè)谒,有所求而拜访。

(4)周、召:指周公和召公,都是周武王的弟弟。

(5)钩用:取用的意思。钩,取。

(6)所以迹:留下这些足迹的原因。

(7)履:鞋。

(8)白鶂:一种水鸟。

(9)眸子不运:眼珠不转动,这里指定睛注视。

(10)类:同类。

(11)自为雌雄:自身具备雌雄两性。

(12)风化:孕育。

(13)焉:指大道。

(14)乌鹊;乌鸦和喜鹊。

(15)孺:孵化而生子。

(16)傅沫:通过口沫相交而交配。傅,通“附”,借助。

(17)细要者:指土蜂。要,通“腰”。

(18)不与化为人:没有和自动化相互交友。与化,随自然变化而变化。

【译文】

孔子对老聃说:“我编著《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多年,自以为研磨得够久了,熟知了旧时的各种典章制度;凭此周游列国,(yè)谒见大小国君七十二个,论述先王治世的方略,宏扬周公、召公开创的文明传统,可是谁都不采用我的主张。实在难啊!该怨他们难以规劝?还是该怨道理太难讲清楚呢?”

老子说:“幸运啊!你不曾遇到过治世的国君!《六经》不过是先王留下的鞋印而已,哪里是鞋子的主人呢!如今你所谈论的东西,就好像是足迹;足迹是鞋子踩出来的,然而足迹难道就是鞋子吗?白(yì)鶂浮游水上,雌雄互相凝视,眼珠子一动也不动便孕育了。虫飞空中,雄的在上风鸣叫,雌的在下风呼应就孕育了。(由此可知,)同一种类而自身具备雌雄两性,不待交合即能生子。本性不可改变,天命不可变更,时光不会停留,大道不会壅塞。顺道而趋,怎么都走得通;背道而驰,怎么都行不得。”

孔子三月闭门不出,再次见到老聃说:“我得道了。鸦鹊孵卵,卵生雏鸟。鱼用口腔孵卵,吐出泡沫,喷出小鱼。蜜蜂自化而生,生下弟弟,哥哥失爱就会啼哭。多少年啦,我拒绝接受命运的变化。不肯接受自然的变化,又怎么能教化他人!”

老子听了后说:“此话正确。好。孔丘得道了!”

  



【赏析】

所谓“天运”,即自然的运转。本篇论述的仍然是自然之道。庄子认为,天道在不停地运行和发展变化,应当顺而应之,“帝王顺之则治,逆之则凶”。文中批评了孔子循规守旧,不懂得事物的运动变化并无常规,以及不懂得人类应顺应万物的变化而无穷尽的道理,明确指出“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的思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