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电车简话(下)

 新用户8926AVU2 2023-01-18 发布于北京

(接上文)

北平解放前夕,电车工人在党的领导下,组织了纠察队,护厂护路。同时,广泛散发和张贴《告战犯书》、《告市民书》、《解放宣言十条》等等,并制作了一面面红旗,准备迎接北平的解放。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后,电车公司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党和政府及时派贾庭三同志偕同9名工作人员前来电车公司接管。他们首先领导电车工人砸碎了官僚机构,对官僚资产阶级分子和国民党特务进行了清算斗争,开展了诉苦运动。旧任官股、商股常务董事各暂留一人在公司办公,只备咨询。随后,将官股常务董事高在田调往训练班学习改造,商股常务董事刘一峰不久也离开公司。

3月中旬正式成立接管组,对旧北平电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资产实行接管。3月15日,将旧有职工中有反动行为、罪恶昭著的马振源、贾溥龄、谢子华、李执芳、王金海等逮捕,同时号召反动党团登记,对历史反革命分子予以管制。同年6月23日至30日,公司举行临时职工代表会议,开展民主管理。6月24日接管组改组,企业改为在党组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首任经理贾庭三。

1950年初成立第一届全公司有工人参加的管理委员会,加强民主管理。在管委会会议期间,代表们以愤怒的心情对过去骑在工人头上作威作福的前营业处长李天铎,予以严厉批判后,驱逐出公司。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枪毙了罪大恶极的国民党军统特务、伪工会头目马振源,为电车工人伸冤雪恨。

北平刚解放,电车工人为了尽快地恢复生产,满足市民乘车需要,提出“迎'五一’出车百辆”的响亮口号,同时发起修造百辆电车运动。工人们日夜奋战,攻下了无数技术难关,克服了材料设备不足等重重困难,终于在1949年4月20日提前完成百辆车的修造任务。

在胜利完成百辆车运动后的4月25日凌晨,一小撮反革命分子不甘心自己的灭亡,竟敢纵火烧毁了59辆电车,妄图以此达到他们破坏公共交通、造成全市停车、扰乱社会治安的罪恶目的。然而,困难吓不倒电车工人。中共北京市委领导和公司经理坚定地表示:第一,绝不使一个工人失业;第二,政府投资恢复。听着这有力的保证,在旧社会经受失业威胁的工人们受到巨大鼓舞,满怀信心,又掀起了第二次百辆车生产热潮。仅仅过了半年时间,在同年12月25日,第二次百辆车修造任务又胜利完成。

继完成百辆车任务之后,为了适应客流量日益增长的需要,电车修造厂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又接受了制造新型有轨电车的任务。技术人员在工人的密切配合下,结合参考原有车辆的技术参数,自行设计制造了国产“52”式有轨电车。由于这种车加装了司机座椅,将过去的手制动改为汽制动,从而大大改善了司机的劳动条件。“52”式有轨电车制造成功,不仅打破了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而且显示出在政治上获得解放的电车工人,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发展生产,扩大生产。

1954年以后,电车公司又陆续对站、线、轨进行了技术改造。

随着全国的解放,妇女也得到了解放。1950年公司招收了第一批女售票员。随后,又培养了一批一批女司机、女调度员、女配电工、女修理工等。女同志开电车、卖车票,在旧社会是绝对办不到的事。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妇女才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北京电车公司于1953年和1954年先后两次改革组织机构,以后又不断地进行改革,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不断加强企业的生产管理,电车工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1958年9月11日晚11时,一辆满载乘客的电车到了西单车站,当售票员打开车门时,发现一位非常面熟的同志走上车来。“啊!这不是周总理吗?”对,正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总理坐在乘客们中间,慈祥的脸上带着亲切的微笑,问售票员工作累不累,并风趣地说:“这是我第一次乘坐电车。”电车开到西四站,总理下车时,还亲切地与售票员握手道别。

解放后,有轨电车发展很快,到1957年年客运量已达到1.57亿人次,车辆达到250辆,共9条路线,总长79.8公里。但是,有轨电车毕竟有不足之处,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对公共交通的要求。因此,中共北京市委决定以新型的无轨电车取代落后的有轨电车。在有关单位的支援下,经过努力设计制造,在1957年2月26日,新型的“北京一型”无轨电车胜利运营。它以车速快、无污染等优点,受到首都人民的欢迎。仅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北京内城原有的一、二、三、四(环行路)、五、六路有轨电车,都被无轨电车代替了。到1959年末,无轨电车的运营车数已达297辆,超过有轨电车历史上的最高车数。

从1959年起,为了适应客流量增长的需要,又有“北京一型”通道式大型无轨电车投入运行。

1966年以后,无轨电车的发展受到影响,一段时期“以汽车代电车”的呼声甚高。说什么无轨电车机动性差。“不适应战备的需要”、 “天罗地网多(指架空线网),影响市容”等等。甚至煞有介事地说:“要在几年内用汽车把电车代替完。”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才被纠正过来,还是要搞“汽车电车并举”.

80年代初,又有一种新型的“BD—562型通道式无轨电车”投入运行。到1980年底,这种电车已有42辆投入运营。

到1981年,北京电车公司共有18条营业路线。从东郊的纺织工业区、电子工业区至西郊的北京动物园、首都体育馆;从永定门火车站至北郊的和平里居民区,电车路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川流不息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公司的规模和完成客运的生产实绩,大大超过了解放前的28年。

1981年公司已有电车、汽车822辆,为解放初期的17倍。线路总长度为200公里,比解放前增长了5倍。每天的客运量平均为120万人次。现在3天的客运量,差不多相当于1948年全年的客运量。职工人数扩充到1.3万人,增长了10倍。解放前,有轨电车是北京城里主要的机动交通工具。现在在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的领导下,公共汽车、电车、地下铁道、出租汽车和客运三轮摩托车等,都迅速地发展起来。全市共有公共交通车辆4214辆,每天的客运量总计是652万人次。这是多么巨大的变化!

时光飞逝,现在首都的交通事业已经是飞速地发展,密布全市的各种公交线路方便了我们每一个市民的出行。这段血泪的历史希望它永远只存在于记忆中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