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怨武:湿气的特点是黏腻重浊,不好化解,所以会导致病情缠绵难愈。

 昵称65820384 2023-02-03 发布于河南

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Image内生的湿邪,相对比较复杂,这需要了解津液的概念和津液的代谢。
Image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对津液的论述如下: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津液包括各脏腑组织的正常体液和正常的分泌物,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

习惯上也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

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在体内,除血液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水液均属于津液范畴。

津液广泛地存在于脏腑、形体、官窍等器官组织之内和组织之间,起着滋润濡养作用。

同时,津能载气,全身之气以津液为载体而运行全身并发挥其生理作用。

津液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也有密切关系。

所以,津液不但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与液虽同属水液,但在性状、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又有一定的区别。

一般地说,性质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并渗入血脉,起滋润作用者,称为津;

其性较为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器官,起濡养作用者,称之为液。

“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想起好多年前看的动漫《钢之炼金术士》里面的主角爱德华,他要用各种无生命的成分去炼成人体,真是想象力非凡。

我于是查了一下人体的化学组成,其中水占了人体重量的65%。

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脱水后只剩25公斤,其中碳水化合物3公斤,脂肪7公斤,蛋白质12公斤,矿物质3公斤。由此可见,水对于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这些水一定要正常输布,因为一旦失常,必将形成痰湿。不正常之津液,即为痰湿。

我们理解了津液的概念,也就知道痰湿是从津液分布异常后变化而成的。

因此,要知道痰与湿的治疗规律,就一定要摸清楚津液的生理代谢是怎样的。

是什么脏腑参与了津液的代谢?
如果这些脏腑出现了异常,那么这个津液代谢的环节就会被打乱,一乱,就生痰湿。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素问·经脉别论》中对津液代谢过程的简要概括。

但实际上,津液代谢的环节远不止引文的这一部分。

我们需要了解津液代谢有几个重要的环节。

第一,津液从哪里来的,开头它是怎么样的?

第二,中间转换的环节是怎么样的,如何分布运输气化?

第三,到最后的去路又是怎样的情况?

津液代谢分为来路、中间转换环节以及从出路排出去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如果顺畅,津液是正常代谢的话,它就不会变成湿气。

但是我们不能保证参与津液代谢的所有脏腑都不出现问题。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和社会之中,总是会有事情干扰我们,让我们的五脏六腑其中一个或者几个出一点小问题,但就在一刹那间,津液就变成了湿气。

如果我们身体的正气充足,很快它就会自我调整,把这个湿气给化了。

但是如果我们的正气不足,有些脏腑出现了异常,它自己修复不了呢?那这个湿气就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假如给我们身体足够的时间去休养,把正气养回来,这个湿气很可能也会自己化去。

但更多的情况是,因为湿气的特点是黏腻重浊,不好化解,所以会导致病情缠绵难愈。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