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爱,流淌在血脉之中——读《梦回青山》之感

 唐白甫grpj8q5p 2023-02-03 发布于新疆

有一种爱,流淌在血脉之中

——读《梦回青山》之感

/安岛

在中国近代史上,活跃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名字叫知识青年,简称知青。
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近两千万城镇初高中毕业生(甚至小学毕业生),为了减轻城市就业压力,被敲锣打鼓地欢送到农村、边疆,上山下乡插队落户,长达十余年之久。
他们与共和国同龄,是年轻的共和国在苦难中崛起,在曲折坎坷中砥砺前行的亲历者,无私奉献者。
那时的他们才十五六岁,正是人生最美好花季雨季,正是读书求学的黄金时期。但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放下了心爱的课本,积极响应领袖的号召,满怀战天斗地的热情,义无反顾地奔赴到贫穷偏僻的农村,奔赴到人烟罕至的雨林边疆,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开荒种粮的重担,用对领袖和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对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无限信仰,撑起了共和国的脊梁。他们用自己的泪与汗,心与血;用自己的青春与才华,执着与坚强,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璀璨篇章。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当年那些朝气蓬勃的热血知青,如今都已两鬓堆霜。为了真实的再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为了让勤劳俭朴,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奋勇向上的知青精神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强烈的责任感,戴起老花镜,拿起生疏的笔墨,锲而不舍的撰文著书,并自费出版发行,填补了这段空白的文学史。

元旦前夕,我收到了邵阳市知青文化研究会创始人龙国武先生送来的邵阳知青回忆录《梦回青山》。拜读之后,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梦回青山》是由朱鹏涛、龙国武、陈建湘三位老知青共同编辑完成。其中,1965年下乡知青,娄底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兼驻京办主任,娄底市慈善志愿者协会会长,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朱鹏涛任编辑部主任(出资人)1968年下乡知青,《湖南知青纪念文集》《中国知青纪念文集》的主编龙国武先生;1975年下乡知青,邵阳市政协研究室原主任,省作协会员陈建湘先生担任主编。
全书收录了邵阳市九县三区70多位知青作者70多篇回忆散文和20多首诗词,共42.8万字。这些诗文生动而形象地记叙了当年上山下乡时的真人真事,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如1965年下乡知青,邵阳市原副市长李兰君在序言中所写的那样:“回忆是一壶老酒,经历是一道下酒菜,二者混合下肚,爽心醉人。”品读之后,确实如饮陈年老酒,口齿留香,余味绕梁。总觉得有一种精神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总想把它们倾诉出来,于是便欣然拎笔,写下了几点感受。
一,有一种爱,流淌血脉之中
邵阳市4万多名知青,大多下放在远离市区的城步县,绥宁县,山高林密,人烟稀少的苗瑶等少数民族山区。抬头就是山,出门就是沟坎,仿佛远离红尘,与世隔绝。从生产队到大队,公社,有的要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翻山越岭,行走数十里。交通极其不便,物质非常匮乏,生活十分贫穷,一年四季大多以红薯苞谷充饥。
这里既是贫困县,又是革命老区,很多地方都留下红军长征时的足迹。陆定一的《老山界》就在这片与广西交界的大山里,是193412月,毛主席所在的中央红军突破湘江之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沿途撒下了很多革命的火种。
30多年后,这些纯朴善良的山民,又像当年对待红军那样对待毛主席派来知识青年。有的生产队长,大队支书主动腾出房间,把知青安置在自己家里,同吃同住,嘘寒问暖,像亲人一样关怀倍至。

作者肖丁勤在《九年知青路,一生苗乡情》中写道:19631010日,年仅16岁的李林森与12名稚气未脱的知青上山下乡来到城步苗族自治县最边远最贫困的清源公社。大队干部将他安置在自己的家里,视同儿子一样对待,每有好吃的必要劝菜,总要让他多吃点,她才心满意足。在这远离父母亲人的苗乡山区,让他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与家的温暖。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李林森也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这些忠厚善良的父老乡亲。
在担任记工员时,他公正公平,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每天的工分及时登记入账,到了月底,他就爬山越岭,串门走户,挨家挨户的与社员核对工分数目,做到日清月结,准确无误。他起早贪黑,不辞劳苦,风雨无阻地奔走于村民家中。其间,不知跨过了多少条沟涧溪流;不知翻过了多少荒山野岭。仰望苍天,谁又能数得清他赶了多夜路,摔了多少次跤?叩问大地,谁又能分得清那一串串工分表格里浸透了他多少心血与汗滴?
每当他看到村民那种信任和喜爱的目光时,自己那些奔波的艰辛,那些摔跤的伤痛,那些瀑雨灌顶,泥浆裹身,怪兽惊魂的惆怅……顿时烟消云散,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1969年冬,当村民得知李林森与林场女知青何日降恋爱准备结婚时,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纷纷捐物捐工,短短几天时间就为这对知青夫妻修建了一栋崭新的梁木结构的新房。并为他们举行了一个隆重而简朴的婚礼,让这对新婚夫妻感动得热泪盈眶。

1972年底,李林森招工回城后,仍然心系大山,念念不忘。想方设法,用各种形式来报答那些心爱的苗寨亲人。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李林森每年都要捎带一些有关科学种养的实用书籍,学生文具,以及糖果酒肉等礼品到清源去探望那里的亲人。
1998年,他再次探访清源时,听说一个少年上学途经一处山涧木桥不慎失足落水摔伤。他非常心疼,立即自费修建了一座宽阔的预制板石桥,解除了学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
2012年,他又在清源侯家田村的三岔路口,为过往乡亲修建了一座避风遮雨的凉亭,被村民亲切地命名为“林森亭”。
再如1968年下乡知友伍其苏,1978年招工返城后兴办实业,小有成就,就慷慨解囊,倾情报答大山里的亲人。为下乡时的第二故乡绥宁县武阳公社大干大队修建公路捐献了近400吨水泥,为该大队第二生产队修建老年活动室捐赠现金10万元。
在绥宁,城步的深山老林里,在山民与知青之间,像这种流淌在血脉中的大爱与亲情,像这种恩恩相报的感人故事,比比皆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知友何永成在《下乡二三事》里记载:一个秋日的下午,我们十几位知青在山坡上的红薯地里劳作,突然发现远处冒起了浓烟。我们立即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疾驰30余里,赶到临县的着火点,经过殊死的搏斗,山火终于扑灭了,装有1万多斤稻谷的粮仓保住了。但我们却衣衫褴褛,到处是火烧的破洞,头发眉毛烧得焦黄,脸上手上黑一块红一块,伤痕累累,双眼被烟火熏得通红,惨不忍睹,一个个累得瘫倒在地上,气喘吁吁。
还有姚锡云的《重返丹口农村访亲人》,朱鹏涛的《往事如潮常入梦》,龙国武的《征战之地》,陈建湘的《致逝去的青春》,许厚文的《戊申三十年祭》,杨慰慈的《回望岩壁界》,李伦平的《我放神仙排》,赵河澄的《感恩云山》,伍其苏的《我的知青生活》等脍炙人口的佳作,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丰盈而鲜活了这一主题。

世界吻我以痛,我报世界以歌。”大山给予我爱,我报大山以恩。这种以爱报爱,以恩报恩的美德,如四季轮回,日月经天;如血脉奔涌,清泉潺潺,源远流长,经久不绝。
二,有一种扎根,叫谢绝上清华
“看到这个题目,读者也许就会纳闷: 清华大学这个世人仰慕之地,竟有人谢绝不去,这不是天方夜谭吧?要不,就是这个人脑子进水了。
是呀,要是换成别人,打死也不会相信。可不得不信,因为我就是那个脑子进水的人。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成为过往的时侯,我把这件近乎天方夜谭的事写出来,或许能唤起同龄人对那个难忘时代难忘岁月的记忆;亦或能让后辈人从中看出点什么'理想’'信念’之类的痕迹;亦或给人们增添一段茶余饭后的笑料……”
这是武冈县知青刘新华《谢绝清华》中的原文。
这确实是一件毋容置疑的真人真事。
1968年底,16岁的刘新华和武冈近千名老三届毕业生下放到边远的山村,成了一名知识青年。开始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过起了披星戴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生活。

在艰辛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他发现村民仍然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一年到头,除了春节,平时很难吃上一餐肉食。心里五味杂陈,决心扎根农村,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科学知识,引导农民科学种田。他积极写标语出墙报,宣传科学种田,宣传农业学大寨,力求改变观念,鼓舞斗志。他的开拓进取精神,他科学文化特长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与赞赏。与此同时,他在思想政治上不断成熟进步,1971年入了团,1972年入了党,当上了团支部书记。翌年,又担任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接连参加省地县先代会,团代会,贫代会。不仅屡次坐在张平化,毛致用,尹子明等省地领导旁边做大会发言,还相继当选为团省委委员,团地委常委,省贫协委员,县贫协副主席,县知青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这一连串的荣誉,增强他帮助贫下中农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的责任感和史命感,更加坚定他扎根农村的决心与信念。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诠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用自己的青春与才华证明: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到农村去,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于是,1971年的涟源钢铁厂招工,1972年的资江氮肥厂招工,1973年的邵阳二纺机厂招工都被我谢绝了。看着同学们一个个离开农村进了工厂,过上了上班穿皮鞋,下班看电影,周末逛马路,月底拿工资的轻松日子,其实我心里并不好受,但生性忠诚倔强的我并不后悔。”

谢绝了一次又一次招工招干后,又迎来了推荐上清华大学的机会。19736月下旬,参加完省团代会,一回到生产队,脚还未迈进家门,就有人告诉了他这一惊人的喜讯。
在这个艰难的抉择面前,刘新华将何去何从呢?他能经受得起这个巨大的考验吗?
“事情的结局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还是让我原汁原味地展示一下我当时的3篇日记,重现当时的情景吧。
1973625  雨天
一回队,贫下中农便纷纷对我说,大队和公社推荐我读清华大学。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但绝不是一些人认为的“获得了脱离农村的机会”,而是感到了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无限温暖。我早就下定了在农村干一辈子的革命决心,目前农村比较落后艰苦,正需要大批有志知识青年扎根农村,建设农村。今年更是“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战斗岁月,我怎能够让既定的决心因此而动摇呢?让其他的先进青年去吧。

1973628  晴天
晚上,大队支委赵良智给我送来了大学招生登记表,再三说明这是省里点名的,要我马上填写。为了实践自己的誓言,我就反复向赵主任表示了扎根农村的决心。赵主任不同意,劝我别把读清华大学这样的好机会可惜了。我俩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好把登记表收下。赵主任一走,我连夜赶到大队部,又到公社招生小组,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大队党支部和公社党委很支持我的行动,并积极鼓励我。是啊,农村建设需要我留下,贫下中农欢迎我留下,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很多人为我惋惜,是的,这样的好机会确实难得。可是,试想革命前辈为革命出生入死,放弃了多少对个人有益的机会,我何能例外呢?
1973910  晴天
昨天听说,用我那个推荐指标读清华的不是下乡知青,而是我们公社石竹大队团支部书记柳XX,通知书前几天已经送到公社,想必他已经走了吧
……
一次重大的人生抉择,就这样令人难以置信地发生了。”
我们可敬可爱的刘新华又经受住了一次巨大的考验。
时过境迁,世事难料。1979年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终止知识上山下乡运动,看着大批的知青席卷返城,此时的刘新华心底才萌生几许悔意。“虽然我尽力安慰自己,人生无愧,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可对自己,对家庭,对后代,能理直气壮地无愧吗?”
我觉得这才是有情有义,真实可信,敢于直面人生的刘新华。谁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的这种悔意并未影响他在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反而觉得像邻家兄弟一样,更加的亲切可爱。
像刘新华这样决心扎根农村的感人事例,在邵阳这个英雄的知青群体中屡见不鲜。很多知青特别是女知青,她们找个当地青年农民恋爱,就在当地结婚生儿育女。山里的凄风苦雨使她们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她们流了汗水流心血,献了青春献子孙。由于省吃俭用和过度劳累,她们有的英年早逝,长眠不起,与青山融为了一体。他们扎根农村,辛勤劳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邵阳知青中的董加耕,邢燕子;他们是邵阳知青乃至整个中国知青群体的骄傲与荣光。
三,有一束脱贫火种,叫知青文艺宣传队
五十年前,在中国农村人民公社的字典里,还没有脱贫这个名称。但邵阳知青却用文艺宣传队的形式,为贫困山区撒下了脱贫致富的火种。
邵阳知青大多数是重点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他们在校时就是文艺骨干,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他们在邵阳这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耳濡目染的熏陶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不敢说样样精通,但也小有所成。来到广阔天地以后,这种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他们在大队公社干部的支持下,纷纷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利用晚上和农闲时间,自编自导自演了很多丰富多彩,脍炙人口的节目,有快板,相声,小品,诗歌朗诵,表演唱,舞蹈等等。这精彩纷呈,寓教于乐的表演,深受广大社员的喜爱,场场爆满,逗得观众棒腹大笑。让社员在欢笑中开阔了视野,改变了观念,激发了他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穷则思变的火种。
如知青自编自演的快板:
打快板/响呱呱/不夸张三李四王五麻/只夸夸我们的老队长/老队长有梦想/种的水稻粗又壮/种的红薯赛西瓜/老队长力气大/移开大山闯四方/闯四方先修路/修的马路宽又长/一通就通到天安门广场/老队长情绪高/游了故宫游长城/牵着婆娘满城跑……
打快板响呱呱/俺不夸村东王大嫂/俺不夸村西李大妈/要夸就夸我们的俏村花/俏村花叫赵小华/勾魂眼水蛇腰/前面凸起后面翘/走起路来像舞蹈/养头猪儿比牛大/馋得我们天天想肉洽(方言,吃的意思)……
1965年下乡知青陈龙龙的男女声表演唱《检尺姑娘》:大青山飞来了一只山雀/贮木场出现了一位检尺姑娘/她拿着号锤尺杆/用心声在谱写青春的乐章/她出生在资江之畔/落脚到这深山林场/她说自己是一只山雀/大青山啊,让她鼓起了爱的翅膀/过路的山民诙谐地打趣/喂,姑娘,怎么老跟木头做伴/她俏皮的远望那层林叠嶂/嘿,本姑娘天生就爱木头郎/一把标尺把天涯丈量/指纹留在每一根原木上/姑娘一心嫁给大青山哟/贮木场就是她的婚房/把电杆插向荒原雪山/把枕木铺向四面八方/姑娘的心孕育了栋梁千千万/贮木场呵泛起了爱的绿浪/山雀子在林中絮语呢喃/姑娘检尺的歌声在万水千山回荡/一声声,一声声/声声倾吐对祖国的衷肠
1964年下乡知青伍智勇的《踏莎行》就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演出情景:
琴笛悠扬/笙箫婉转/知青剧组勤排练/女娃妆化老媒婆/俊男丑角开心演/气灯高悬/剧场爆满/新奇节目倾情献/掌声阵阵似涛声/惊飞宿鸟离巢远
文艺宣传队为当地广大村民倾情表演的情景,在《梦回青山》散文集里,大约三十多位作者,有过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在此不一一举例。
四,有一种青史流芳,叫知青石
为了铭记知青历史,弘扬知青精神,2007年底,由武冈部分知青倡仪,拟在武冈城墙风光带,矗立一块巨石,镌刻上知青名号,作为永久的纪念。倡仪发出后,立即得了很多知青的响应,征得武冈市委市政府的同意与支持后,大家出谋划策,捐款捐力,到处寻找石源。几经周折,终于在新宁县水庙村的一条河床里,找到了一块高2.8米,宽1.5米,重约8吨的赭黄色巨石。运抵武冈城后,聘请老知青,副市长李良时题写了“知青石”三个虬劲飘逸的大字;又特邀省书法家会员,武冈市书法美术协会副主席钟利民配上一方“武冈知青”的篆体图章,知青石的背面是一篇介绍武冈知青上山下乡年份的精短文字。
文案写好后,又请了两位石刻师傳将题字,图章,短文雕刻到巨石上。他们花了4天时间,刻坏了8个钻头,才顺利完成。
一切准备就序后,只待立石。他们选在200888日,中国首次举办世界奥运会开幕的日子,举行隆重的立石仪式。仪式轰动了整个武冈城,数千名知青和数万名市民来到现场庆贺。他们敲起锣鼓,燃起鞭炮,载歌载舞,热烈庆贺这一知青盛事。场面壮观,红旗招展,万人空巷,热闹非凡。鼓乐声,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这种万人空巷,激情澎湃的声势;这种“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情,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苏轼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无独有偶,与此相呼应的是,2005年夏天,邵阳知青李林森,也在他下乡的城步县清源侯家田村矗立了一块巨大的石碑。石碑上镌刻着由省纪委《三湘风纪》杂志主编,知友许厚文起草,邵阳市文联副主席樊家信修定的碑文:
城步清源,南临八桂,北望儒林。山清水秀,物阜民淳。一九六三,时在双十,十二学子,下乡清源。次年又继,三十八人。崇山为伴,溪泉为邻。苦难砺志,辛劳耕耘。短者三载,长十六春。酸甜苦辣,刻骨铭心。吾赴清源,二八青春,插队落户,袁家山村。先习放牧,复教童蒙,朝山冲里,再任记工。文革风起,深山无宁,余归学田,植树造林。姻缘有定,天许何君,绿水为凭,青山作证,盛友书记,助我成亲。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生儿育女,得享天伦。一九七二,招工回城,依依惜别,父老乡亲。九度春秋,苦中情真,清源山水,泽余恩深。人去心留,星移情存,天涯咫尺,魂牵梦萦。人生苦短,韶华为珍,苗乡情结,历久弥新。余近花甲,思切寻根,重访清源,勒石寄情。禀告上苍,昭示后代:钱财粪土,情义千金。
碑文言简意赅,情深义重,字里行间,犹见知青拳拳赤子之心。
这块石碑是李林森199611月,特邀参加城步县40周年县庆时开始构思,历经九年的艰难筹备,从选材选址,撰文雕刻,一番番风雨,一腔腔心血,几经坎坷,才梦想成真。九年勒石成碑,印证了九年下乡插队,寓义深远。
站在村口,远远望去,那高大的石碑,与巍巍青山,潺潺绿水交相辉映,熠熠生辉;那金光闪闪的碑文像一面面红旗在蓝天白云里高高地飘扬。
掩卷沉思,意犹未竟,不禁击节吟哦起来:
声声慢 知青岁月
山山岭岭,村村队队,铭刻知青岁月。秋收春种,费尽心与血。一日三餐稀粥,问肠胃,可知肉味?最难忘,赤脚修水库,风雪寒夜。
满眼凄凉堆积,犹听到,荒野狼嚎鬼泣。艰难困苦,何足畏惧叹息。挺起胸张开臂,迎风雨,经受洗礼。知青人,一个个,顶天立地。
后记
《梦回青山》一书出版发行后,在全国知青群体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各地知青文化研究会纷纷向编辑部致电致函,或写诗作联,表示热烈的祝贺。
著名知青作家,2006年即编辑云南知青返城风潮纪实巨著《飓风刮过亚热带两林》的曲博先生,随即回赠给我们邵阳知青十余套他的个人专著,每套6本。这些著作是:
《边疆书简.南宛河忆事》2003年,中国文史出版社
《自然启示录.散文随笔记》
2011年,人民日报出版社
《空谷回声.曲博纪实文学集》
2012年,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五失集.云建兵团农场八年知青日记》
2013年,三联中文出版社
《喁望集.亲情及知青尺牍》
2014年,人民中文出版社
《墨魂.曲博中篇小说集》
2017年,三联中文出版社

作者简介:安岛,本名杨国安。中学高级教师,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市诗词协会,楹联协会,书法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平时喜欢舞文弄墨,自娱自乐。诗词,散文,书法作品散见于省市网刊和报刊杂志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