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进退之道——舒生读《论语》第146

 liuhuirong 2023-02-03 发布于湖北

曾国藩的湘军打下了天京,朝廷对其功劳予以重赏,赐封他侯爵,赐封曾国荃伯爵。曾国荃不服气说:“大哥,我出生入死打败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战功显赫,我也应该如你一样被封为侯爵,你能不能到朝廷帮我说说。”曾国藩说:“九弟,你现在要赶快归隐,要隐遁。” 曾国荃不以为然,曾国藩说:“你连续多年出生入死,身体抱恙,需要告老还乡去养伤。”曾国荃说:“我身体没伤,还能继续战斗。”曾国藩又说道:“有人构陷湘军才是朝廷的心腹之患,现在朝廷已经盯上我们湘军了,准备拿我们开刀,所以要赶快归隐。”经过曾国藩多次劝说,曾国荃也意识到其中危机,决定归隐。归隐时,曾国藩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舍,动词,舍弃的意思。行,为,这里是统帅,治理的意思。军,古典时代军事单位,王有六军,诸侯大国有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暴虎冯河:出自《诗经》: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暴虎,是空手打老虎,冯河,是不用工具,徒身渡河。这里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的人。这里也贡献了个成语:用行舍藏。

这一章也是个情景剧。话说,某一天,孔子对颜回说,有用我的,则将所学之道行之于世。没人用我,便将此道藏之于身。能做到这样的,也只有你我二人了吧。这是在一旁的子路听得有点着急了。把文弱的颜回看得那么重,那我子路也有用武之地啊。便说:老师,如果您要带兵出征,您会带上谁呢?心想老师一定会说带上自己了。故意给老师设计个问题,求表扬。可是孔子一眼就看穿了子路的小心思,就想敲打敲打子路。孔子说:不怕死的人我不带,我带的必然是一事当前,知道害怕,小心谨慎,细心谋划的人。

这里有三个地方值得关注。一个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有人简单解释为“用我我就认真做事,不用我我就藏起来”,这样解释是不对的。如果仅仅用其人而不用其道,孔子是不愿意的,关键是行道。孔子在《季氏》一篇里面说过: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这里,行义以达其道,就是“用之则行”,隐居以求其志,就是“舍之则藏”。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就是说“身出则道在必行,道屈则身在必退。”一切都以道是否能行作为进退准则。

人们常常因为怀才不遇而感到焦虑、压抑、纠结。而在孔子看来,自己的抱负和本事在自己身上,如果遇到知音,就会兢兢业业,敬事而信,发挥好自己的优长,造福百姓。但如果道不同,不是一路人,那就敬而远之,不相为谋,将自己一身的本事藏起来。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行道于朝和藏到于民都可以。所以孟子说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可以速则速,可以久则久,可以处则处,可以仕则仕,孔子也。”孔子自己身体力行,就是这么做的,用我之道,我就出来做官做事,不用我了,我就回来传道受业、教书育人。

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值得尊敬,关键在自己内在的修养。首先是懂得不强求,人与人相遇本来就靠的是缘分,因缘聚合,缘分到了自然会遇到,缘分不到强扭的瓜不甜。没有遇到而硬是往上凑,那就不好了。所谓“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无论是对上级还是对朋友,你做到自己该做的,他不听你的,那就算了,不要反复唠叨,非要人家听你的。否则必然自降身份、自取其辱,反而被别人看不起。其次,人要守住自己的独立人格,有自己的原则,这样的人才是值得敬重的人。任何时候,不做违反自己原则和底线的事。有时候表面看是个巨大的机会,但需要委曲求全,长远看那就是个坑。再次,还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如果别人不用自己,要懂得反省,不在于没有机会,而是自己不够优秀。只有自己专注于提升自己的价值,机会自然会到来,这种由内而外散发的优秀,是最吸引人的。最后,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并不是说坐在家里等待,而是要去积极作为,一旦有机会,能行道,便想办法去争取,这无可厚非。就像孔子可以为了行道,而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见南子,但同时发现自己的道不能行,卫灵公给再多的俸禄,也留不住他。就是这样一个可敬可爱的“倔老头”。

第二个方面,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其实这个可以顺着上面的意思。可以说,这八个字是干成事的法门。仔细观察身边那些能成大事的,无不具有这样的品质。首先是要“惧”,不是惧怕,而是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始终心存戒慎恐惧之心。曾国藩在解释“敬”的时候说,“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清代名臣张廷玉也把“敬慎谦和”作为修身之要。“敬”和“慎”可以作为“临事而惧”的注脚。一事当前,认真慎重去思考谋划,小心谨慎去处理每个环节,这样做事当然能提高成功率,值得学习。

第三个方面,还是因材施教,子路为了求表扬,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挂在嘴上,孔子便有意打击他。告诉他仅凭匹夫之勇是不行的。而子路一直不重勇德,儒家讲三达德,即仁、智、勇。但是,勇,不是一味蛮干,更不能好勇斗狠。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要惜身,懂得自我保护,不做无谓的牺牲。不到舍身取义的时候,绝不轻易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勇是子路的优点,但也是他的弱点,仅仅一个勇,当然不够用,最终子路就死在不怕死上。

可进可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