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之奥妙

 旮旯二爷 2023-02-08 发布于青海


道德经:

不得不说,老子确实发现了“德”之奥妙,否则,很难解释他为什么能把《德经》写得如此精彩。

就论“德”而言,我个人认为老子已经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历代以来,几乎从未有人能够超越。

言外之意,“德”之奥妙,在《德经》当中,已经得到很好的诠释。

老子雕像

那么,“德”之奥妙,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先看《道德经》第55章原文,即: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在这一章中,老子讲到“德”之奥妙——他发现了“德”之奥妙。

他将有德之人或者德行浑厚的人,比作“赤子”,即婴儿。

他说,德行浑厚的人,就好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生命力最旺盛。这个时候毒虫不会去刺伤他,猛兽也不会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

老子画像

尽管婴儿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紧;他们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们整天扯着嗓子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

而这也正是有德之人,所处的状态。

老子继续讲道,懂得和气纯厚才叫“正常”,懂得“正常”,才叫高明;反过来,人为拔高生存质量,就会落于两边,有失和气,不再纯厚,这叫“反常”,若是以意使气,更是逞强了。

天下万物,一旦发展壮大之后,就会开始变老,这就叫不契合于“道”,凡不契合于“道”,都会很快走向衰亡——言外之意,婴儿的特点,就是不壮,所以才能长久。

由此可见,老子之所以把有德之人比作婴儿,就是因为他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老子雕像

也就是说,“德”之奥妙也类似于婴儿的奥妙,以下我们就从三个方面继续探讨这些奥妙,即:

一、有德之人,其言其行,皆契合于道

在道家文化当中,凡是人为的东西,都不会契合于道。

也就是说,道非人为。

因此,在老子看来,真正的有德之人,其言其行,皆不带有人为的因素,就好比婴儿一样。

当然婴儿也正是由于不带有任何“人为”的因素,他们才能够避免毒虫、猛兽、凶鸟所伤——反过来,若是带有“人为”,那么,就很容易产生对立,以至于有所伤了,这其实也是为什么毒虫、猛兽、凶鸟会伤其大人,却不会伤婴儿的真正原因。

而有德之人,之所以可以保全,也正是由于他们没有私心杂念或者带有人为的因素——其言其行,皆契合于道。

老子画像

这就是有德之人的奥妙之一。

二、“有德”才是正常的状态

如上所说,在老子看来,真正的有德之人,并不是具有什么超能力,而是处于最正常的状态。

言外之意,“无德”之人,就是处于不正常的状态。

这其实正是道家为什么称“得道者”为真人的原因。

进一步的说,有德之人,由于其言其行都契合于道,才不会落于两边,从而不再受到其它的干扰与影响——遵循“道”才不会有所障碍,不会受到其它所伤。

这就是“有德”之人的第二个奥妙之处。

三、有德之人,深知“物壮则老”的生命规律

老子讲:物壮则老。

反过来说,不壮则不老。

什么意思呢?

其实老子想表达的是“物壮则老”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老子雕像

言外之意,人为的干涉越多,衰败或衰老的程度就会越快,如婴儿之所以能够处于最旺盛的状态,就是由于他们还没有任何“人为”的言行与心念。

而有德之人,正是深知这一道理,所以,他们也像婴儿一样,遵循规律,最大限度减少人为的造作。

这就是有德之人的另一个奥妙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