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执政治国宽厚,人民就淳朴敦厚;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奸诈。灾祸啊是福与之依存;幸福啊灾祸藏伏其中。谁能知道是灾祸还是幸福?它没有规律。正的转变为邪的,善的转变为恶的,人们迷惑,已经很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伤人,有棱角而不刺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闷从字形是心在门内,和心有关,释义有“不吭声、不声张”的意思,从执政而言是合理有效的治理,道德经常用无为而治的圣人之治,而上一章“以正治国”亦有此意,埋头苦干任劳任怨,达到目的是国泰明安人民淳朴;后一句是执政者严苛残酷,致使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奸诈狡黠。文章叠词是非常美的辞法,阅读朗朗上口,同时叠词给人意思强化的作用。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这是广为人知的“福祸相依”出处,最易联想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寓言故事。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睿智的塞翁,得之安然失之坦然,一切都在福祸间转换。人生一世,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些总结,让人心生悲观,唯有学习塞翁失马的精神“得之安然失之坦然”,不然又能奈何。 福祸之间谁能清楚了解和掌握呢?他没有规律啊。福祸的观念,还取决于个人价值观。了凡四训“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福祸无常,只因人招,唯有教育引导人积善行善不求福远离祸。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正反过来就是奇,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用奇治国国乱,用正大战必败。做人不正变成奇,那就会成了奇人怪人,不正常的人,再过分就是“妖”,更是祸害甚深的恶人。人们迷惑困惑很久了。圣人“方、廉、直、光”保持“不割、不刿、不肆、不耀”。做人方正是有原则准则,处事外圆内方,自然会不伤人;很多问题致使人要崭露头角,但不能因此刺伤人;做人耿直好爽,但不能肆无忌惮;做人有闪光点,但不夺人之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