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笔记(勇于敢则杀)

 磐桓子 2023-02-14 发布于宁夏

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作为会遭到杀戮,勇于不作为可以活,这两种勇有利有害。天所厌恶的,谁知是什么缘故?就是圣人也难以明察。天的规律是,不争斗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回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筹谋。自然的罗网,宽疏却没有漏失。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有时勇于敢则活、勇于不敢则杀,两者逆反,还有相生相灭、相辅相成,这就是“天之道”;从人事而言,有勇无谋,鲁莽行事,逆天而行,必然会遭受灾祸,甚至灭顶之灾。俗话说枪打出头鸟,露头的椽子先烂,都可视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勇于不敢从善于敢理解,有勇有谋,敢作敢当,必然会创造机会,获得生存。从天地循环而言,四季轮回,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春夏利万物,秋冬害万物,这是天的“利、害”规律。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的喜恶,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圣人也无可奈何,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如何能了解天的喜恶,圣人也是人,被动从法与天。所以圣人只能说结果现象“或利或害”,而无法说清“勇于敢、勇于不敢”,唯独顺天应地。常言“天意不可违”,谁能奈何?还有保持第九章的持中守正。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道效法“道”本体,不争、不言、不召,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同道“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同义,所以善“胜、应、自来”,天就是自然而然的“繟然而善谋”,天的筹谋是无谋无不谋,因此“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普天之下万物都受天的作用“或利或害”,人居其一,从何处有遗漏疏漏呢?

祸福相依,利与害也是一体,而人世间,福祸无门唯有自招,人在恢恢天网中,无法躲避逃离,而自己所作所为都在身体中,现代“基因”科学讲人体的记忆存储基因链,人的言行思都记忆存储在体内,结果就是自身的福与祸。而“善恶无报”的理论,让人深感天地有私,对此,多用精神信仰安顿,但坚信人既然法地,道的宗旨必有其“或利或害”本因,圣人也难以说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