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临床精要 (病机)5.3.​9.【百病生于气】

 感悟_johnson 2023-02-15 发布于福建

内经临床精要 (病机)5.3.9.【百病生于气】

2.七情为病,治当重视·调理气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从生理上说明了情志与脏腑的关系。五脏之气和整体之气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情志分属五脏,但任何一脏之气受损,又可波及本脏较密切的脏腑或整体之气。《灵枢·口问》"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表明七情最易损伤脏腑气机。

本段经文中九,气有六气为情志所伤。可见情志为病的证候表现虽然非常复杂,但其病机主要责之于五脏气机失调和心神失常。"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均表现出五脏气机失调,升降出人阻滞和紊乱的病理,甚者损伤脏腑气血阴阳。现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病证。故临床治疗情志所伤病证时,首先应当调理脏腑气机。,《素问·至真要大论》"结者散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等法,即为调理气机而设。当然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情志过激致病,常首先使心神受干扰或损伤,而后致其他脏腑气机失调。出现各脏腑功能失常及精神情志异常的病证,因此治疗情志之病,还当重视养心调神。

神志之病还可根据五行相胜理论,运用"以情胜情"的调神方法,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的"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为后世临床运用"以情胜情"方法治疗情志失常疾病打下了基础。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