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兔年,21天健康习惯养成计划》,已经谈了《八部金刚功》和《如何正确地打坐》,今天结合童老师自身的体会,聊聊睡眠。 如你所知,这人世间有两味大药,不花钱,却能办大事。一是太阳,二是睡眠。根据中医理论的说法,太阳,可以补阳气。睡眠,可以补阴气。阴阳二气平衡,人就健康,反之,就会出问题。所以呢,睡眠是大药,可以治疗百病。而失眠,却可以导致百病。睡不好觉,成天迷迷糊糊,工作也不顺利了,身体也不舒服了,反正,各种不爽都来了。我们来看看老祖宗怎么说。其实,《黄帝内经》对睡眠的生理机制,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来阐述的,有非常精密的论述。如下。春天,天气回暖,万物复苏,就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意思是要晚一点睡觉,早一点起床。夏天,白天的时间变长,就要「晚卧早起,无厌于日」,意思是要与白昼时间同步,要晚些睡,然后早早起床,沐浴清晨的阳光。秋天,天气转凉,阳气由疏泄转向收敛,就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是早些睡觉,以顺应阴精的收藏,同时早一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舒张。冬天,气候寒冷,就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早些睡,然后等太阳出来了再起床,以免扰动阳气。你看,老祖宗是教导我们一定要顺应四季节律设定自己的作息时间,并不是每天都要「早睡早起」! 聊到这儿,有同学问了,说老祖宗讲的都对,可我就是睡不着,咋办? 莫急,在这方面,老祖宗也有交待。睡不着觉的原因,简单说,就是四个字——用大白话说就是,白天为阳,夜晚为阴。天黑了,阳得收收心,回家找阴,一起睡觉觉。反之,该睡觉了,阳还在外面瞎溜达,剩下阴一个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惦记着阳何时回家,怎么也睡不着,这叫阳不入阴,也就是老婆管不住老公了。心,属火,主藏神。心安静了、安稳了,整个人的神才能定下来、才有安全感,才能睡好觉。肝,主藏血、主疏泄。肝,负责疏通全身气机,维持气血循环,涵养肝气,濡养筋经,调节精神情志。综上,如果你心血虚了、肝血也虚了,那么阴就少了,因为血为阴。阴少了,阳就相对多了,心火肝火就旺了。然后你就睡不着了。张仲景张老师在《金匮要略心典·卷上·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寐则魂藏于肝。虚劳之人,肝气不荣,则魂不得藏,魂不得藏,故不得眠」。清代张秉成老师在《成方便读》中进一步指出:「烦由心生,心火动则相火随之,于是内火扰乱,则魂无所归。故有夜卧魂梦不安之证」。童老师是没啥办法,不过我们可以问问医圣张仲景老师。话说,张仲景老师《伤寒杂病论》专门记载了一个「酸枣仁方症」,专治失眠。此方症的核心病机就是——肝阴之血不足,魂不守舍,「虚劳,虚烦不得眠」然而,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香港老字号宝芝林的老药工,根据这个方症,熬制出一款专门治疗你失眠的膏方,这就是——膏方配伍:酸枣仁,百合,茯苓,桑葚,枸杞,莲子,黄精,桂圆。酸枣仁,《神农本草经》说它可「补中益肝,助阴气」。其味甘,入心、肝经,能养心阴、益肝血,为养心安神之要药。故重用为君药。百合,世人只知其有润肺的功效,但不知道也有调理失眠的功效。单方大师霍列五老先生,就非常善于《用百合治失眠》。他说:「百合能养阴润肺、补中益气、清心安神,常用于阴虚久咳、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状」。其余煮药,桑椹可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清虚火。莲子可清心火。茯苓可清心安神祛湿。黄精补气养阴。桂圆可补心益气、养血安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