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祛风通络、利鼻开窍—口禾髎穴

 岐黄天使A 2023-02-18 发布于浙江

穴名释义

口禾髎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国际编号LI19。

禾,五谷的意思,这里指粮食;髎,骨头缝隙、孔穴的意思。本穴位于鼻孔下方,口唇上方,人中的旁边。向内对应两齿牙根间凹陷的地方,进食时,粮食进入口中,鼻子闻到食物气味,本穴的位置就在这个地方,故名口禾髎穴,又名长颊、和窌、长髎。


经穴定位

口禾髎位于面部,鼻孔外缘直下,横平水沟穴(人中)。

【精准取穴】

在面部,横平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鼻孔外缘直下。

【简便取穴】

平水沟穴(即人中穴),在鼻孔外缘直下,即为口禾髎穴。

水沟穴在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的交点处。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浅层分布有下颌神经的分支眶下神经。深层分布有面神经颊支,面动、静脉的上唇支。

功效作用

口禾髎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具有祛风通络、利鼻开窍的功效。

【主治病症】

1、局部病症:口禾髎位于鼻、口之间,可治各种鼻和口的疾患,如鼻炎、鼻塞、流涕、过敏性鼻炎、鼻衄、嗅觉减退、腮腺炎、牙关紧闭、口㖞、面神经麻痹等。

2、牙龈肿痛、齿痛、牙周炎、舌强不语、咽干、咽痒、牙龈出血、口疮、口部疱疹等也可取口禾髎来治疗。

3、口禾髎是大肠经的穴位,可治便秘、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胃肠、肠腹疾患。

4、颈椎、腰椎的疼痛,尤其是急性的疼痛,在扎人中穴的同时针刺口禾髎穴,然后应用动刺疗法,可起到缓解急性腰痛、颈椎痛的作用。

口禾髎穴归属手阳明大肠经,有开关通窍的功效,主治面瘫、三叉神经痛、颞下颌关节紊乱、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病症。

穴位配伍

1、口禾髎穴配兑端穴、劳宫穴,治鼻流清涕或鼻腔出血。

2、口禾髎穴配地仓穴、颊车穴,治口㖞、牙关紧闭。

3、口禾髎穴配迎香穴,治鼻炎。

【古籍摘要】

1、杨继洲·明《针灸大成·卷六》:“主尸厥及口不可开,鼻疮息肉,鼻塞不闻香臭,鼽(qiú)衄(nǜ)不止。”

2、皇甫谧·西晋《针灸甲乙经·卷十二》:“鼻窒(zhì),口僻,清洟(yí)出不可止,鼽衄有痈。”

【操作方法】

1、按摩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口禾髎穴3-5分钟,每日数次,可治鼻塞、慢性鼻炎等。

2、针刺法

用毫针直刺或斜刺d口禾髎穴0.3-0.5寸,可治疗口噤、口㖞、鼻炎等。

【注意事项】

1、穴位按摩时,按压力度不宜太大,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止暴力操作。

2、针刺治法需由专业医生操作,患者切勿自行操作。


【参考文献 】

[1] 孙国杰.针灸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腧穴主治(GB/T30233-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 赵吉平,李瑛.针灸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针灸经穴定位(西太平洋地区)[M].黄龙祥,胡卫国,胡骁维,等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5] 潘文,针灸甲乙经语译及腧穴临证实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8.

[6] 沈雪勇.经络腧穴学.第4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7] 刘乃刚.精准取穴不出错. 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提示: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