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必修功法,“三条内路”,仔细阅读一下

 tjboyue 2023-02-20 发布于四川

梦中寻白马,回首见禅机。一种拳风,就会有一种气质,最终你会发现,它应了你的性格,武人能练出自己,这是愉快的。拳劲巧妙的人,举动优雅,气质深敛。拳路大气的人,精神抖擞,气场十足。人如是,拳亦如是。

扬鞭指霸桥,策马不肯归。左边一圈,右边必然一圈。前面一按,后面必然一掤。矛盾,不是死撑硬拽,而是顾盼。顾盼是一种意,多练云手,轻松沉稳,却暗含呼应,练出一种对称呼应劲,这是好的。圈也好,矛盾也罢,都是形容词,你要练的是,动态呼应。

以一当十,以十当一。一个人功架再整,各部位还是灵动的。反过来说,一个人的身法,再如何灵动,它依旧是整的,球劲不散。站桩不是傻站,多体会抱圆的活力。你看俩人推手,圈劲又整又活的,必然占优势。

Image


心内有心,身后有身。什么叫后发先至,后背发力,掌根催劲。后背一掤,丹田一抱,掌根一吐,劲力立刻输出。脊背的劲,突然启动,比手还快。所以慢练太极,一定要体会内路,内在有劲路,练出传导型体感,是极具价值的。

练单鞭时,感觉劲特顺,很爽,路就在里头,别停,多找找,找到感觉了,拳味出来了,劲路就建立了。所谓动力定型,源自对劲的感觉,体感比念头还快,念头还没来,体感早到了。做人也是,不听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

一个人最快启动的,并非是念头,而是身上的经历,是你的身体经验,促成了行动。你练过的劲,盘过的架,一定有痕迹,这种动力轨迹,被身体记住了,形成了内路。电光火石之间,来不及思考,身上的经验,自动化勃发。

Image


一,打拳时,用胯调整脊柱。两个大转子,相互旋拧,就像给脊柱拧发条。所以说,弹抖不是乱晃,而是脊柱瞬间拧紧,又瞬间释放。脊柱是杠杆,胯像个天平,好比骑车,车把上立筷子,随时调整,这叫虚实。

二,盘活膻中,牵动用膈肌。打拳时,膻中穴不停旋动,膈肌像个盘子,带动肋间肌,也不停旋动。内家拳的功劲,来自内部,膈肌划圈,始于膻中旋动。打拳时,好似用手掌,按摩膻中穴,牵动膈肌,带动肋骨,再扩散到胛肱,一层层扩散。

三,用小腹控制重心。打拳时,利用小腹旋动,去腾挪重心。裆劲想要灵动,首先小腹圆活。打拳时,不停揉动小腹,去带动重心划圈。长期打拳,将小腹丹田劲,与重心腾挪劲,混成一个东西,你的球劲就有核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