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为何熟读《孙子兵法》,一开局也会注定出局?

 莫为天下先 2023-02-20 发布于湖南
图片

《道德经》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近期大热的电视剧《狂飙》又把流传千年的《孙子兵法》带到人们的眼前。人们在追捧《孙子兵法》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剧中熟读《孙子兵法》的大佬高启强那么强大,为什么最终还是让自己走上绝路?这就是有术无道。只读《孙子兵法》,不读《道德经》,人没有走上正道,就失去了在社会上扎根的根本,能力越强,摔得越重。

人在这个世界上立足,什么是本?修身为本,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有道有术,才能长久。

其实,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看清这世界、看清自己的,如何做到呢?

本章讲到的是一个人修身修到的最理想的境界是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达到这种状态,才能真正看清万事万物。

我们先来理解本章的字面意思。

致虚极,守静笃。说的是对自我状态的调整,调整到什么程度呢?调整到极致的虚空状态,心身合一,平和安祥地沉浸在这个状态中,内心没有一点其它的声音发出来。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那里发生发展着,我就是这样静静地,没有任何评判地观察万事万物缘起缘灭的过程。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观察到世间芸芸众生,最终都又回到其根源,回到起点。

归根曰静。回到本源,叫做静。

静曰复命。静的这个状态,我把它叫做复命,等待生命的再一次起源。

复命曰常,生命这样不断轮回,我把它叫做常,这是常态。

知常曰明。我们认知到这种常态,我把它称为明。

不知常,妄作,凶。如果我们认知不到事物缘起缘灭的这种常态,就会不明就里的去做事情,这样所带来的后果,一定是凶多吉少的。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认知到事物有发生、发展、消亡这种恒常的状态,我们就有足够宽广的心胸来包容一切。能够包容一切,就可以做到公正,公正了看世界才能全面。全面了就能做到像天一样,好像什么都有,又什么都没有。因此,天就是道。道是永恒的,没有物的躯壳,就不存在消亡。

接下来,我们深入探讨本章《道德经》有哪些深意,能给到我们哪些启示,提升我们哪方面认知,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运用。

人为什么要虚和静呢?

李连杰年轻的时候演过一部电影《少林寺》,电影中,李连杰进了少林寺,干很多杂活,他非常羡慕那些正在练武的和尚,跟着偷偷学。很多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很生气,李连杰的父亲被人杀了,要报仇是应该的。老和尚太坏了,为什么不让他直接学呢?

不理解很正常,读完《道德经》,就会理解到。

一心想报杀父之仇,一心学武,这是躁的表现。静不下来,心就不正,勉强练武,后患无穷,一是看不清,二是学得偏,三是武功一旦练好,没有道德的加持,就可能借用武力做偏离大道的事。

很多武侠小说中也会有这样的场景,练武的人一开始都要跟着师父干三年活,然后,师父才有可能正式传授武功。

练武似乎离我们现实生活太遥远,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一样。儒家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本。身不修,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可能做好。所以,纹身戴金链子的大佬跟拿《孙子兵法》认真做笔记的大佬高启强没有什么不同。高启强手法再高明,依然和别的大佬结局一样,断送自己的生路。

人间正道是沧桑。

心不正,开局就注定出局。第一步走错,此后步步错。

只有致虚极,守静笃,才能真正做到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里的万物,当然包括自己。这时,我们既能看到别人的状态,也能看到自己的状态,自然也能看到自己和他人的所作所为,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前面讲过,我们中华文化的核心是阴阳观,圣人是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阴阳互动,变化无穷。虚和静为阴,能够做到虚和静才能真正做到无为,无为一直是老子对为政者的期望。

我们现代人能静下来五分钟吗?十分钟呢?

一年?三年?十年?

你能想象一个人为了一件事,能够等待三年,十年?

西方人要不停地动,我们中国人却要求静,谋定而后动。儒家用了一句话,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虚和静虽非易事,却是古人的基本功,也是我们中国人最智慧的地方所在。

从古至今,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必须能够保持虚、静状态,待时而动。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举一个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新即位,做了国君。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兵争霸权。

无奈楚庄王不听那一套,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听音乐,什么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就这样过了三年。他知道大臣们对他的作为很不满意,还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谁的死罪。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实在看不过去,决心去见楚庄王。楚庄王正在那里寻欢作乐,听到伍举要见他,就把伍举召到面前,问:“你来干什么?”

伍举说:“有人让我猜个谜儿,我猜不着。大王是个聪明人,请您猜猜吧。”

楚庄王听说要他猜谜,觉得怪有意思的,就笑着说:“你说出来听听。”

伍举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心里明白伍举说的是谁。他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过了一段时期,另一个大臣苏从看看楚庄王没有动静,又去劝说楚庄王。

楚庄王问他:“你难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吗?”

苏从说:“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我就是触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楚庄王高兴地说:“你们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好,我哪会不明白呢?”

打这以后,楚庄王决心改革政治,把一批奉承拍马的人撤了职,把敢于进谏的伍举、苏从提拔起来,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一面制造武器,操练兵马。当年,就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整个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

这个故事看完,有人觉得楚庄王太能装了,作为国君不理朝政,有人劝还不听,三年之后才做事,显得自己有能耐?

也有人说,楚庄王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的。

是有原因的,这就是无为的智慧。

无为在我们博睿迪称为从动。

从动是这样的,开始做一件事情之后,一定进入“休”的阶段。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休”是在冬藏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并非什么事情都不做。在别人看来,楚庄王三年间吃喝玩乐,实际上却在韬光养晦,运筹帷幄。

如何做好韬光养晦的从动工作呢?

在保持虚与静的状态的同时,观察。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如何观复?分析当下情境有哪些人事物,观察情境中每个人的变化,看别人如何动,再待时而动。没有这些准备工作,勾践卧薪尝胆,别说十年八年,再尝二十年的胆,也没有用。

楚庄王当上国君,从动的准备用了三年的时间,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便一击即中。楚庄王赏善惩恶,平内乱,除外忧,最终成就霸业。

我们做事情都是这样,比如游泳,在开始游泳之前,一定有一系列的准备,去哪里,自己去还是跟别人一起去,带什么东西,怎么去,游泳前的准备工作,然后才能下水。

我们看电影的时候,经常看到人质被劫持,这时就需要狙击手。狙击手从发出子弹到击中目标,只有短短几秒的时间,准备工作却需要做足,除了狙击手自身的准确度,风向,风速,还要避免气流对子弹的影响,这些都要计算到位。从动一旦准备完毕,进入主动状态,子弹发出,然后,又归于从动。

由于篇幅较长,本章分为两部分去讲,今天所讲的内容是,为什么要致虚极,守静笃?如何做到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也就是,怎么样去观察,才能真正看清万事万物呢?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