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季养肝护肝做好这3件事,简单实用!

 林海阳光养生馆 2023-02-22 发布于福建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阳气升发。中医素来有“春宜养肝”之说,“肝者,通于春气”,春季养生宜顺应其向上、向外、舒展等季节规律,以养肝为要务。

01
为什么要养肝?

肝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肝主疏泄与藏血,在春季调肝能够改善肝阳气的生发和输血功能,也能够调节人体脏腑的机能,使肝气调达、气血调畅,能够使人的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肝脏还具有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

02
身体哪些表现预示肝损伤?
1
皮肤、巩膜、尿液发黄

肝细胞可以产生胆汁,而胆汁的主要成分就是胆红素,这是一种橙黄色的色素。

肝脏出现问题时,胆红素代谢不畅,会出现皮肤、巩膜、尿液发黄,即“黄疸”。

2
恶心、呕吐、厌油

肝脏是强大的消化器官,其功能受损后,处理食物的能力也随之下降,会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腹泻等不适,但经常被误解为肠胃炎。

3
乏力

疲乏是肝脏功能受损的常见表现。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疲惫,包括一系列不适,如乏力、倦怠、没有精神,不能通过睡眠或休息得到缓解。

4
口臭

肝脏出问题还会导致口臭,我们称之为肝臭。


这种气味特殊,非常难闻,类似于鱼腥味或刺激性的内脏霉烂气味,也可以说类似大蒜味或烂苹果味。出现了肝臭,往往提示肝功能已经非常差了。

5
出血

肝脏参与凝血机制,肝脏出现问题,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呕血、便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03
如何养肝?

多吃辛味菜

1

中医上的五味包含酸苦甘辛咸,辛温食物能䃼肝阳,有促进肝阳升发的功效。可适当食用一些“辛味”的时令菜,既为食物,亦为药用。

① 韭菜

韭菜味辛,能温中行气、散瘀、补肝肾。平时四肢冰冷、腰膝酸冷、便秘者可以在春季多吃一些韭菜。

② 葱

葱味辛,含有挥发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能起到助肝升发的作用。


③ 芥菜

芥菜性味辛温,吃起来有一种辛辣的芳香气味。适当多吃芥菜,有益于肝气循环,增强代谢。

④ 芹菜

芹菜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消肿、凉血止血、解毒宣肺、健胃利血、清肠利便、润肺止咳的功效。

食用时可以保留芹菜叶一起食用。


注意

① 辛味适合平时脾胃虚寒的人食用,肝阳亢盛、易怒、烦躁、口干口苦、肝热较重的人,不宜过多食用。

② 怕上火的人,可以搭配白萝卜、豌豆尖等食材,这些食物多有清热或消滞的作用。既有助于升阳,又不怕上火。

2

吃花

① 菊花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功效。


此外,其还有一定的降压功效,对于肝阳上亢导致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菊花茶,平肝降压。

注意:低血压患者要少喝。

② 玫瑰花

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理气解郁、镇静安神、和血养血散淤、柔肝调经的功效。

玫瑰花有“解郁圣药”的美称,脾气急躁或心情抑郁时,可适量饮用玫瑰茶,适合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女性,可以缓解痛经,调节情绪,保持肤色健康红润。

注意:经期、孕期最好不要饮用;玫瑰花有收敛作用,便秘患者不宜过多饮用。

穴位按压

3

① 太冲穴

取穴:沿着第1、2趾间向足背上摸寻到有凹陷(约2横指宽)处即是。


操作:用大拇指同时掐揉左右脚的太冲穴,使之有酸胀感或胀痛感,持续3~5分钟,早、中、晚各1次。

功效:调动肝经的元气,疏肝理气,利于舒缓情绪,并缓解伴随情绪不佳而来的胸胁胀闷感。还可平肝熄风,缓解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常见的头晕头痛、急躁易怒等症状。

② 大敦穴

取穴:脚拇趾靠第二脚趾那一侧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

操作:盘腿端坐,左右拇指分别按揉左右大敦穴30次,感到有酸胀感即可,早、晚各1次。

功效:可疏肝理气,激发人体少阳之气,达到清肝明目之效,缓解因肝火旺盛而引起的目眩、腹痛、肌肋痛。

③ 肝俞穴

取穴:取正坐姿势,背部从低头时最高隆起处那块骨头算起,第九个突起下方左右各两横指宽的位置。

操作:两手置于上背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侧的肝俞,按揉手法要均匀、柔和,以局部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1次,每次按揉2~3分钟。

功效:治疗肝脏疾患,疏肝理气,养肝明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