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珍玉医案(八)

 百草堂图书馆 2023-02-23 发布于内蒙古

十三、健脾化湿法治愈手足胀麻一例

李某,女,45岁。

初诊1998817日。

主诉及病史∶手足胀麻4月余,现手足胀麻木,时有下肢浮肿,失眠,多汗,大便偏稀,日行12次。

诊查∶舌红苔薄黄,脉沉弱。

辨证∶脾虚湿盛。

治法∶健脾化湿。

处方∶黄芪25g 人参10g  炒白术9g  云苓9g  炒苡米9g  桂枝6g  泽泻6g  当归9g  砂仁9g  甘草3g。水煎服3剂。

二诊1998821日。药后手足胀麻减轻,眠好转,仍多汗,大便偏稀。上方加炒山药9g,炒白扁豆6g。水煎服3剂。

三诊1998824日。药后手足胀麻明显减轻,大便好转,汗出减少,眠尚可。舌淡红苔少,脉沉弱。上方加炒白芍9g,柴胡6g。水煎服3剂。

四诊1998828日。药后手足胀麻基本已愈,其余诸症明显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

拟上方意,处方如下∶黄芪25g 人参10g  炒白术9g  云苓9g  炒苡米9g  桂枝6g 炒山药9g  当归9g  炒白芍9g  柴胡6g  砂仁9g  甘草3g。水煎服3剂。药后诸症愈。

【按语】脾主肌肉四肢,手足为病从脾考虑是为正法。但关键在于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胀则病在气分;营者血也,卫者气也,故脾虚气血不足是为病本,同时兼见多汗,则表示以气虚为主;大便偏稀及下肢浮肿是气虚兼有湿之象。故治疗以健脾化湿为治。方用黄芪、人参、炒白术以益气健脾,当归补血,云苓、炒苡米健脾化湿,泽泻淡渗利湿,均为有湿而伍,下肢浮肿,则是湿偏于下,故用泽泻渗湿于下,桂枝温通血脉以利气血运行,砂仁芳香醒脾以助脾运湿化。二诊加炒山药,炒白扁豆以加强补气健脾祛湿的作用,且炒山药有涩性,对脾虚所致多汗便稀者更为适宜。三诊加炒白芍,柴胡以敛肝和营,又防脾虚肝乘之变。本病诊断较易于掌握,但分清楚轻重缓急,针对病情分先后用药,却是先生治疗本病取效快之关键所在。先生常说∶扶正药不等于祛邪药,祛邪药亦不能等于扶正药;但在一定条件下扶正可达祛邪之目的,祛邪亦可起扶正的效果;在一定条件下又有邪不先祛则扶正无意,正不先扶则祛邪无以助。因此,临床上必须以分清邪正主次,掌握应用扶正祛邪药的先后主次方能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针对本病是脾虚与湿邪并存的病机,先生指出∶健脾药都有祛湿作用,但祛湿药不一定健脾,有的还能耗伤脾气。因此,把握好益气健脾与祛湿化湿的轻重先后是先生治疗本病取效的关键。这一点更值得我们去细心体会、理解、把握。

十四、疏肝理气、解郁清热法治愈右目肉一例

袁某,男,57岁。

初诊199778日。

主诉∶右目胬肉3天,现右目胬肉攀睛,伴目红不痛,目干涩,多。

诊查∶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肝经郁热。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清热。

处方∶当归9g 炒白芍9g 柴胡6g 郁金6g 郁金6g  菊花6g  木贼草6g(包煎)  生地9g 密蒙花6g 炒车前子9g(包煎)砂仁6g 甘草3g。水煎服3剂。

二诊1997718日。服药9剂,右目胬肉明显减轻,唯感目哆多,时有视物模糊感,眠少。舌红苔薄黄,脉数弱。亦拟上方意,上方去炒车前子、郁金,加丹皮6g,黄芩6g。水煎服3剂。

三诊1997722日。药后右目胬肉基本已退,目移多减少,眠好转,唯时头晕。舌红苔薄微黄,脉弦数。拟疏肝益气养阴为法,以善后。

处方∶当归9g 炒白芍9g 柴胡6g 黄芪25g 台参15g 炒白术9g 生地9g 木贼草6g(包煎)丹皮6g 砂仁9g 甘草3g。水煎服3剂。药后诸症愈。

【按语】肝开窍于目,目疾从肝治是中医临证治疗之常法,但先生指出∶中医学的发病思想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临床分析病情不能忘记任何疾病都必须有邪正两面。对于右目胬肉这一类确有“有形之物”存在的病变,亦不能只把目光盯在此有形之物上,而应该分析这一有形之物产生之内在机制。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不能一味劫夺,扶正祛邪方为要法。故先生以逍遥散疏肝解郁以治病之本,密蒙花、木贼草之类以祛邪治标;邪祛大半之后,以四君子汤加减,以培补后天之源,从而使肝目得养,以防再发。本病治疗,扶正祛邪为原则,但主次先后分明,用药有的放矢,从而达到邪祛正复,病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