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无法描述,不可说)好文章细读

 旮旯二爷 2023-02-24 发布于青海

​那要从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开始说。

其实伏羲当年已经找到了宇宙中万事万物的运转规律,但是碍于无法描述(不可说),所以用了象来表达。

结果人们就开始执象,开始沉醉于八卦,去研究卦象之间的变化,交互。

相当于伏羲想用象,去承载宇宙规律,结果人们跑去研究了象本身。最终被象所束缚。

所以老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破象立道。

老子抛开了伏羲的象,告诉人们,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转规律,是那个底层核心。

所以其实,不论象,还是道,本质上说的是一件事情,其实他们都是一元的,只是不同的名字,不同的表达罢了。

《金刚经》的三句义,其实想说的,也是这么个事儿。

“佛曰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佛说的世界,并不是去理解的那种世界,只是我们称之为世界。这和象,和道,其实是一样的。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开篇第一句,就告诉人们,我今天用道来描述,但劝人们不要执道。

当然,老子在写道德经的时候,没有标点符号,所以第一句话,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理解。

理解一:“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以表述出来的部分,都是“非常道”。其实就是三句义,告诉人们,你所能描述的道,都是不全面的道,仅仅是本源那个恒定的道中很小的一部分。

理解二:“道可,道非,常道”

有人说这样可以,有人说这样不行,这才是极其常见的现象。这其实是在描述阴阳一元,一件事物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万事万物都在阴阳间此消彼长。阴,阳,即阴即阳,非阴非阳。这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对错,因为时空不一样,你所看到的也不一样。

理解三:“道可道,非常道”

凡是可以说出来的道,都不是常道。(这部分都叫非常道)佛家所讲,佛法不可说。也是如此。

所以,《道德经》和《易经》,其实是同一本源。

《道德经》的源头,就是《易经》。不止道德经,其实儒释道本源也一致。

老子讲天道,孔子讲人道。老子是从天道出发回归人道,孔子是从人道出发走向天道。

这些都是表象,都是非常道。至于说道是什么,每个人都要透过表象去理解那个底层,才能慢慢体会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