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公二年“莒子入向”

 九芯琉璃 2023-02-28 发布于陕西

对于隐公元年,在这里补充一点。
  读《春秋》时我一直不明白,就鲁国当时的国情来说,鲁惠公之后为什么不立隐公而立桓公?
  当时的桓公还小,不足以打理政务,而隐公已经成年,并且拥有足够的能力,为什么惠公选桓公而不选隐公?
  当时的情况,很明显,立桓公为王,鲁国必定会分为两个派系。隐公是摄政王,以辅佐为名,实则跟国王没有什么区别;但桓公虽然没有摄政,但他是先王承认的继承人。
  在这种情况下,鲁国会分为两派很正常,鲁惠公做出这样的决定到底是为了什么?
  今天我又查了《公羊传》才明白,竟然只是因为出身的关系。
  《公羊传》中提到:“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竟然仅仅是因为桓公的母亲鲁夫人身份高贵,这才选择了桓公。
  在奴隶制社会,这种身份上差别,导致隐公虽然有学识、有能力,但也只能退位让贤。让我不由感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真的幸福了很多。
  话不多说,我们接着说隐公二年,发生的这几件事情:
  首先“二年春,公会戎于潜。”说的是鲁隐公和戎人之间首次在潜地会面。虽然戎人这方想要再一次加强和鲁国鲁惠公时期的友好关系,但隐公却婉言拒绝了他们,两方首次结盟以失败告终。
  鲁国的朝政并不是很稳定,在分为两个派系之时,有些人对隐公是没有那么尊崇的,有人支持隐公,自然也就有人不服从隐公。
  拿隐公元年的一件事说:“郑共叔之乱,公孙滑出奔卫。卫人为之伐郑,取廪延。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请师于邾。邾子使私于公子豫,豫请往,公弗许,遂行。及邾人、郑人盟于翼。不书,非公命也”。
  当时共叔段之乱,公孙滑(说的是共叔段的儿子)逃亡到卫国,借卫国的军队讨伐郑国廪延,郑国同样派出王师攻伐卫国,并且向邾国借兵。
  邾国只是一个小国家,依附于鲁国,所以邾子(说的是邾子克)又询问鲁国的意思。
  当时隐公很清楚自己国家的处境,并没有同意。但公子豫还是一意孤行,选择前往,并且和邾国、郑国在翼地达成结盟。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鲁国不仅要担心外患,还要担心内乱。
  这种时候戎人的请求结盟按理来说对隐公是一件好事,但一直以来非常明智的隐公竟然拒绝了戎人的结盟请求,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继续接着往下说,在之后的事迹中寻求答案。
  “夏五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这件事说的是莒国和向国之间的一件风流趣事,其中也牵扯到了一个国家的灭亡。
  莒子娶了向国的女子姜氏为妻,但是向姜在莒国呆的并不安分,于是自己又回到了向国。(向国是为姜姓,这里称向姜就是向国女子姜氏的意思)。
  在现在看来,这就是女子在男方不想呆了,回了自己娘家,也算是没有在离婚的情况下单方面的向男方提出分手。
  但在春秋这个时候,向姜的这种行为无疑就是在打莒子的脸。
  所以在夏季五月的时候才会发生“莒人入向”这件事,莒国派无骇带兵入侵向国,在灭了向国以后又把向姜带回了莒国。(无骇是当时莒国的
  由一个女子引发的国家灭亡,所以我才说这是一件风流韵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