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郝万山讲《伤寒论》笔记 第九集

 任持自性 2023-03-07 发布于陕西
​    郝万山讲《伤寒论》笔记 第九集
     第 09 讲  太阳病病程的时间规律

 上节简述:太阳病提纲,太阳病分类。
太阳病提纲原文:“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三个症状。脉浮对诊断表证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头项强痛是太阳经脉受邪、太阳经气不利的表现,是诊断太阳病的定位性症状。恶寒可以是表证的共同特征,也可以是里阳虚的表现。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可以诊断为太阳风寒表证。这就是提纲的意义。
 由于体质不同,感邪的性质有差异,临床上外邪伤人的表证阶段有不同类型。《伤寒论》在第2 条、第3 条、 第 6 条提到了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和风温的问题,这四个证候都是表证初起阶段的临床表现:
  表证初起      ① 太阳中风↘风寒邪气伤
  阶段临床      ② 太阳伤寒↗体表阳气
  表现             ③ 太阳温病↘温热邪气伤 
                      ④ 太阳风温↗体表阴液,

外感邪气初起证候:中风、伤寒、温病、风温这四个证候都以发热为主要特征。
①太阳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②太阳伤寒:恶寒、发热、无汗、身疼痛。
③太阳温病:发热而渴、不恶寒,现代叫温病。
④太阳风温:高热、汗出而热不退,现代叫风温。
~~~~~~~~~~~~~~~~~
讲义,第 11 页第 7 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阴数六故也。”
前半段讲病发于阴、病发于阳的问题,这里的“阴”和“阳”,归纳一下注家的认识:
                ↙ ① 三阳 阳证
      阳       ← ② 太阳
                 ↖ ③ 中风 符合 七日愈

                 ↙ ① 三阴 阴证
      阴        ← ② 少阴
                 ↖ ③ 伤寒 符合 六日愈
第一种:“病发于阳”认为病发于三阳,是阳证。“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证候应当是阳证,是三阳病。①太阳病,发热恶寒同时出现;②阳明病,但热不寒,或者是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或者是蒸蒸发热,或者是日晡所发潮热,阳明病也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③少阳病,或者是往来寒热,或者是头痛发热,或者是呕吐而发热,也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所以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是阳证,是三阳的病。
 “阴”,指的阴证,就是三阴。以恶寒为主要特征而不发热的, 一般来说是三阴的病,是阴证。
这样理解病发于阴,病发于阳,在临床中,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是阳证,以恶寒为主要特征的是阴证。把握辨别出阴阳就把握了辩证的大方向。有着指导临床的意义和价值。
有的书里把这一条在编排归类的时候,放到了太阳病篇的最前面,把它作为第一条,说六经辩证,分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分证实际就是阴阳分证,因此把“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放为第一条,是辨阴阳的总纲。《金匮玉函经》也是把它放在第一条的。但是这种解释和后面“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的叙述不相符。太阳病的自然病程是七天,少阴病, 特别是真阳衰微的少阴寒化证,六天绝对不能自己好,不积极救治,肾阳越来越虚,最后会导致亡阳而死。(PS:总括阴阳简捷正确,细对条文不合适。)

第二种:“发于阳是发于太阳,发于阴是发于少阴”。“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太阳病确实是发热恶寒同见,发于阳就是发于太阳,符合临床实际,符合《伤寒论》辨证;“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少阴病,特别是 少阴寒化证,在它的早期阶段,没有发热,只有畏寒踡卧,手足逆冷,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还有但欲寐 ,这样真阳衰微的少阴寒化证候,六天绝对不能自己好。要说发热恶寒是太阳病,无热恶寒是少阴病, 也符合临床实际。但是这种解释和后面“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也不相符。

第三种,“发于阳” 是发于太阳中风,风为阳邪,太阳中风证是风阳之邪伤卫阳,就叫发于阳,起病之初“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证候岀现发热、恶风寒,是风阳之邪伤卫阳,是太阳中风证;
“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阴”是指的太阳伤寒,原文第3 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起病之初,太阳伤寒就是无热恶寒。
“发于阳者,七日愈”,发热恶寒是太阳中风的初起阶段,太阳中风证自然病程一般是七天,“发于阴者,六日愈”,无热恶寒是太阳伤寒的初起阶段,别看它寒邪闭表,无汗高热,它的病程比自汗岀病程要短,反倒容易好,和后面“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是相符的。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很可能就是专门辨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初起的一个条文,只不过这样解 释,好像把这个条文的指导意义给降低了,因为有人把它上升到作为指导辨阴证阳证的总纲,这个纲领就比较高一些。
三种观点仅供参考。
~~~~~~~~~~~~~~~~~
浅浅的浅浅的谈谈阴阳五行
什么叫“阳数七”、“阴数六”,唐代孔颖达《尚书正义》中的一段话, 核心内容来自《易经 系辞》: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从无到有。
五行和五材的概念是不同的。五行和五材都有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
在五材中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事物,《左转》“天生五材,民并用之”。
在五行中,“行”是 运动的意思,木、火、土、金、水在五行中,它的含义不是指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材质,而是指气的运动、气的运动特征、气的运动方式。汉代《白虎通》“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 之义也”,
木、火、土、金、水代表的是天气的运动特征,《伤寒杂病论序》“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大自然敷布了五行之气,才有了万事万物的生生不息;人体禀受五种常规的气的运动,才化生了以五脏为核心的脏腑经络系统。 《黄帝内经》常常把五行又叫做五运,“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五行、五运、阴阳,是物始本源。
孔颖达所说的“五行之体”就是五行落实到“在天为气,在地成形”,落实到有形的体,“五行之体”。
看得见的“水最微为一”,是最微细的,所以它是一,大自然化育生命,最先必须有水,水的生数是一,就是最先有水。“火渐著为二”,熊熊的火焰,能看得到形状,火代表着热能、热量,如果大自然只有水,而没有热能,是不能够化育生命的,所以火的生数就是二。
“木形实为三”,树木有具体的形状了,所以木就是三。“金体固为四”,金属比木器更加坚固,所以它是四。 而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广博的大地上所化生的,所以说“土质大为五”。 这就是五行的生数。
在《易经 系辞》里,天代表阳,地代表阴,奇数是 阳数,偶数是 阴数,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所以说“天一生水”,是说阳数一,是水的生数;地二生火,是说阴数二是火的生数,三是木的生数,四是金的生数,五是土的生数,所以说“此其生数也”。五行化生五体,水、火、木、金、土的生数分别是一、二、 三、四、五。但是有了生数之后,物质并不是稳定的,
“如此则阳无匹 阴无偶”,没有阴阳的匹配,由气化成形是不稳定的,必须 要有阴阳相配合,所以“地六成水”,也就是一加五,(PS:五行周毕需加五)加生数合起来就是六,六是阴数,
“天一生水”是阳数,“地六成水”是阴数,这样 阴阳相匹配,水就形成了稳固的、看得到摸得着的、形而下的物质,以此类推,“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于是阴阳各有匹偶,而物得成焉”,由气化成具体的形状,“在天为气,在地成形”, 形而下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材质就化生了,所以“故谓之成数”。
 引用这段话,是想推出两个结论,一个是:七是火的成数,六是水的成数。另一个《黄帝内经》:“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所以水和火最能代表阴阳的特性,因此《伤寒论》 就以水的成数六来代表阴数,火的成数七来代表阳数,这就是第七 条所说的“阳数七,阴数六”的来源。
明白了“阳数七,阴数六”,再来探讨中风病大体七天好,病发于阳,阳数足了病就好了;伤寒病发于阴, 阴数六,阴数足了,够六天了,病就好了。这是古人对外感病自然病程为什么是六天、七天可以自愈的认识。

~~~~~~~~~~~~~~~~~

讲义 13 页第 8 条,“太阳病,头痛至 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这里所说的太阳病,或者是中风,或者是伤寒,有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这里是以头痛代表太阳表证的所有的症状。没有经过治疗,也没有发生合并证和并发证,到第七天的时候,太阳病自己好了。 “以行其经尽故也”就是说这 个病的自然病程结束了。
有许多疾病,属于自限性疾病,比如说病毒感染,就属于自限性疾病,不用去治疗,只要没有发生合并证和并发证,而机体的康复和抗邪能力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到了一定的时间, 它可以自己好。比如说病毒性肝炎就是这样,特别是甲肝,不用去治疗,就是喝凉开水,只要护理好,没有发生严重的合并证和并发证, 一定的时间它自己会好。
病毒性感冒也是这样,所以在汉代,在自然界 没有人类污染的情况下,许多疾病的病程有明显的自然节律,张仲 景这一条就是记载的太阳病的七日节律。

美国医生哈尔贝克,在规律饮食作息的前提下,每天每次留尿做人体试验三十年,从尿样中检测出内分泌活动、尿中激素的含量,有特别明显的昼夜节律就是24 小时变化周期,同时证明了7 日节律的存在。
“中国在二千五百年前的《黄帝内经》中早已描述了人体生理、病理的昼夜节律、七日节律、四季节律、年节律、六十年节律、三百六十年节律;大约在一千七百年前《伤寒论》中“太阳病头疼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明显提出了病的七日节律。”
为了找到控制人体内分泌活动的七日节律的因素,哈尔贝克试图在人体内找到生物钟所在地。在动物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动物松果体的分泌具有七日节律,把松果体摘除掉之后,内分泌腺活动仍然具有七日节律;发现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具有明显的七日节律,把动物的肾上腺皮质切掉,其他内分泌腺仍然具有七日节律。哈尔贝克依然没有找到原因。

控制人体的这些节律的因素在中国古代早有答案就四个字“天人相应”。

 地球人,是地球上所化生的,我们的呼吸, 血压,心率,脉搏,内分泌活动,胃肠蠕动,具有昼夜节律。控制昼夜节律的因素就是地球母亲自转一周的结果。女性的卵巢活动,排卵、月经有月节律,根源就是月球绕地球一周的运动。一个朔望月和一个恒星月,平均的天数是二十八天,
有人说,月球对人的万有 引力微乎其微,它的引力还不如我们眼前的这本书对我们的引力大,所以月球对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大家不要忘掉,月球对一个人的影响确实是微乎其微,可是人类是地球上所化育的生命。月球对地球上水的影响,满月的时候,黑月的时候,江河湖海的涨潮退潮,那是显而易见的,而生命就是由水所化生的,任何一个生命体都留存了它整个进化过程中的全部信息。月球对人,一个单个的人它的影响确实是微乎其微,但是月球对整个生命形成过程中的影响, 不可能忽略不计,人的卵巢活动之所以有月节律,完全是和月球运动一周有关。
为什么不都是满月的时候来月经或者是黑月的时候来月经呢?一旦形成一个个体之后,就有了自 己的节律,也不一定都是二十八天,一旦形成一个个体,就不一定能够和大自然完全同步,就有个人的节律了。
中医学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这些人体的生理节律和病理节律就存在养育我们的大自然。脉象的春弦、 夏洪、秋毛、冬实,这叫四季节律;四季节律的叠加就是年节律。之所以有四季节律和年节律,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运动的结果。
谈谈七日节律是怎么来的:
七日节律是月节律的四分之一,黑月的时候和满月的时候江河湖海的涨潮退潮是不一样的,因此对生命形成过程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上弦月的时候就是初七,下弦月的时候就是二十三,对地球上水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对生命形成过程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这样就把一个月分成了黑月、满月、上弦月、下弦月,二十八天分成了四份,一份正好是 七天,所以七日节律就是月节律的四分之一,正像四季节律是年节律的 四分之一一样,七日节律就是这么来的。
七日节律在日常生活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猫怀孕以后预产期六十三天,是九个七天。鸡蛋三个七 天,老 虎怀孕一百零五天,十五个七天;兔子怀孕二十八天,四周。人体的一个受精卵直径不到 一毫米,从受精的那天开始,进行细胞的有丝分裂,四十周,二百八十天,一个活泼的婴儿顺利产出,就是在这四十个七天,人类胚胎在发育的过程中,重演了人类出现以前几十万年的动物进化史。 
人类胚胎的早期,和鱼的胚胎的早期不大容易分得开,有腮,肺的呼吸还没出现,再以后,和爬行动物的胚胎有些类似,再以后才像一个脊椎动物,再以后尾巴脱落消失,才像一个人的胚胎,所以说,“腹中虽一日, 世上已千年”,
经过这样长期的演化,七日节律、周节律是明显存在的,许多外感病有明显的七日节律,传染病的肠伤寒,一般病程就是三周 四周,都是以周为节律的。
例:
北京在二、三十年代肠伤寒流行, 常常导致肠穿孔、肠出血,导致死亡。北京汪逢春先生,开的方子是平正轻灵,疏通气机,芳香化浊,只不过是防止并发证,合并证的发生,同时保护正气,保护脾胃,在饮食上,每天只能吃三顿 粳米粥,或者是熬得稀烂的大米粥,吃点咸菜末,不许吃任何纤维素的东西,绝对不许吃肉。它的自然病程不是三周就是四周。到自然病程结束,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自然就好了。所以生理的病理的七日节律是普遍存在的。

两种医学不同的研究思路:
西医在人体内来找生物钟的所在位置,
中医“仰观天文,俯察地理, 中知人事”昼夜节律、七日节律、 月节律、年节律,大自然有这样的节律,人体就有这样的节律,植物就有这样的节律,细菌病毒、其他动物也有这样的节律。

《伤寒论》 “头痛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临床确确实实观察到的一个病毒性感染到了七天时就好了,“行其经尽”就是自然病程结束了。作为医生应当及时辨证、合理治疗,截断病程,减少病人的痛苦。
外感病的自然病程,特别是病毒感染是七天,婴幼儿常常是这样,七天高烧不退,等到第二个七天第十三、十四天还是无名高热不退,那差不多到第三个七天,第二十天、二十一天就可以退。
张仲景在第八条说:“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若欲作再经”,讲义上是说如果太阳之邪不解,将传于阳明经,这个解释,它的含义有些局限。前面说七天叫“行期经尽”,则  “欲作再经”可以理解成这个病将要进入第二个病程。七天是一个自然病程,如果七天没有好,就要进入第二个七天,可以理解成“欲作再经”的广泛含义。进入第二个七天,病邪可以在太阳没有传经,在太阳进入第二个七天;病邪也可以传阳明,传少阳,传太阴,传少阴,传厥阴,可以传任何其它一 经,而进入第二个七天。不管病邪仍在太阳,还是病邪已经传其他任何一经,都可以针足阳明,足阳明对于截断病程有普遍的意义,并不局限于邪入阳明经。针足阳明,主要是针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一个很好的强壮穴,有很好的提高免疫机能的效果。
免疫机能底下的老年人,用艾条灸足三里,每天灸两次,每次灸半个钟头,用两根艾条一块烤。叁个月后复查,免疫机能全部恢复正常。足三里穴是一个提高机体免疫机能的非常非常好的穴,免疫机能提高,无论哪一经的病,不管邪气传于哪一经,都可以起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这就是太阳病病程
……………………………………………
打开讲义第13 页,第九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欲解时”,就是这一经的病,容易好的时间段。

                      子午流注图:
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
"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大约早9点 -15点"
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大约15点﹣-21点"
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
太阴病,(三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
少阴病、(二阴)欲睡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点"
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大约凌晨1点﹣-早7点

少阳病的欲解时是从凌晨三点到九点,阳气开始生发的时候,少阳的阳气也是最旺的时候,少阳病的加重在这个时间也是比较重。
少阳病的病人,清晨正邪斗争最激烈,所以口苦、咽干、头晕也加重。如果少阳有邪气,特别是一些少阳气虚的人,早晨阳气该升的时候升不起来,会情绪低落,精神忧郁,也是在早晨加重。
少阳病,病程第七天,在清晨自然界阳气生发、少阳的阳气也开始生发,少阳阳气旺盛,正邪斗争最激烈,在这个时间,要该好的话,就为正气驱邪外出创造了有利的时机,所以少阳病的欲解时就在清晨,少阳病正邪斗争最激烈的时间也是在清晨。

中午自然界阳气最旺盛是三阳,所以人体太阳的阳气也在中午最旺盛,对于太阳病来说,当第七天要自己好的时候,在中午前后这段时间,太阳病容易出现汗出、热退。

阳明病,加重的时间是在下午, 日晡所发潮热,从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这段时间阳明经的阳气最旺盛, 如果这个病不到好的时间,到了下午会高热, 这就是日晡所发潮热,会谵语,会腹满痛,会绕脐痛。如果这个阳明病,用过泻下药,什么时间容易好呢?那就是在下午当阳明经气旺盛 的时候,再配合上药物,最容易发生正气驱邪外出的这种机转,所以阳明经的欲解时是在下午。

三阴病都是阴证,三阴病大都是阳气虚 的证候,阴证,血分证,都是在夜里加重,夜里当阴尽阳生的时候,特别是子时,阴盛到了极点,就意味着阴气要转衰,阳气虚到了极点,就意味着阳气要转复,所以三阴证,在夜间最重。同时在夜间伴随着阳气的开始生发,三阴病要该好的时候也在夜间。
比方说一个拉肚子的太阴病的病人夜里可能拉得很厉害,而到了这一天夜里,他不拉了,那就意味着阳气恢复了,阴寒退却了,这个病就好了。

六经病的欲解时,实际上和六经病加重的时间是一致的。道理就是:在这个时间这个经的阳气最旺盛,正邪斗争最激烈,在这个时候病还不好,过了这个好时机这一经的阳气强势已过症状就会加重;病要好的时机,是这一经的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为它驱邪外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欲解时”有什么用呢?少阳病就早晨多用一些药,治疗忧郁证的病人,有些抗忧郁药,就建议早晨来用;太阳病中午好的话,上午九、十点钟吃药,这就便于中午汗出热退;阳明病中午稍稍过后用药,这就便于清热,泻下;对于三阴病,晚上、傍晚的时候用一些温里散寒的药,这就是时间治疗学。
时间节律,人体的时间生理节律,时间病理节律,是基于人和大自然的节律处于同步的状态。现代人和大自然的节律不同步了,时间节律治疗,疗效并不理想。时间医学的问题,还没有谈完,下次课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