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人手札·一知半解即无知。

 解语渊 2023-03-14 发布于福建

请记住:有一样东西你没法上网搜索,那就是你脑海里并不存在的观点。
在职场上,新人往往是最谦虚的,他们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会虚心请教别人,甚至举一反三,把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横向迁移到其他领域中去,所以他们总是进步得最快。
然而,随着经历的增长,很多人会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于是不再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开始凭经验和直觉做事,即使面对的是新鲜事物,也会用自己熟悉的模式去“套”,然后宣称“这个东西我知道”。
此时他们的认知心态逐渐发生了改变,就像在一个装了半杯水的杯子上加了一个盖子,是永远不可能装满的。
这种状态,我们可以统称为“无知”。
陷入无知状态的人,既不知道自己有几成功力,也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欠缺,更不知道该如何进步,这样就很难和别人协作。
你可能会说,这个道理你明白,而且你肯定不会犯这种错误。但这种现象其实非常普遍,也很容易导致人们犯下一些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错误。
“达克效应”(“邓宁-克鲁格效应”)的主要结论是,无知或能力差的人往往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
2、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掌握此项技能的人的水平;
3、无法认知并正视自身的不足,以及这种不足的程度;
4、能够经过恰当的训练大幅度提高认知水平,进而认识到并承认自己之前的无知。
(可以说,知识的欠缺让我们对世界构建了扭曲的认知地图,而这些误解会严重影响我们的选择、行为和观点。)
——不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以及对具体知识的无知还不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元无知”,也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需要注意的是:
——这个过程并不是自然发生的,一个站在“愚昧之巅”的人,在故步自封的状态下才是最自然、最舒适的。这个时候,只有真实有效、有冲击力的反馈,能让他跌下“绝望之谷”,破除错觉,让他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主动学习。
这种给处在“愚昧之巅”的人的有效反馈,是非常重要和稀缺的,需要你时刻保持警觉,才能发现那些不起眼的蛛丝马迹其实都是对你的提示。
不过可惜的是,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的知识有所欠缺,却并不在乎。
因为我们很容易盲目自信地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有了共享的云端知识库,借助手机搜索,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把云端的集体记忆视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但实际情况可能是,你只掌握了一些肤浅的方法性知识,而没有积累足够的事实性知识(类似以前的常识,但又不同程度,或者说事实更接近真相或就是真相本身的一个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