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的孩子天生就喜欢欺负别人吗?从发展心理学看校园欺凌。

 自在飞花轻似烟 2023-03-15 发布于黑龙江

《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的作者格雷厄姆·拉姆斯登是英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从事了18年的教育心理咨询工作,在这之前还做过11年的小学老师。在书中,他分析欺凌者、受害者,以及他们家长、同学、老师的需求和想法,带领我们全面认识欺凌现象。尤其是通过研究欺凌者的心理世界,通过探讨欺凌行为的目的——为什么有人会选择欺负别人,来寻找可以系统解决欺凌问题的办法。

一、     什么是欺凌

挪威心理学教授丹·奥维尤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过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描述,就是“当一个学生反复地、长期地遭受一个或多个学生的负面行为时,他就被欺负或伤害了。”这里提到的负面行为,奥维尤斯的解释是 “当有人故意伤害或企图伤害他人,并让他人承受痛苦和不适的时候,就发生了负面行为。”

通过对青少年的调研和与孩子们的交流,作者总结出了六项典型的欺凌方式。

第一,言语欺凌,就是用语言骂人、造谣、挖苦别人。

第二,非语言欺凌,这个指的是人们在传递消息时的非语言的部分,有语音语调,眼神,表情,身体姿势。

第三,暴力欺凌。就是直接伤害别人的身体,打击受害者的行动能力,造成心理和生理的双重痛苦。

第四,精神欺凌。精神欺凌的根本作用是削弱别人的意志,典型的做法是拿走受害者的重要物品或者隐藏他们的财物,让受害者感到无助。

第五,社交欺凌。欺凌者们常常在自己欺负受害者的同时,还威胁和鼓励其他人一起孤立受害者。这种性质的欺凌负面影响非常大,因为融入集体和被别人接受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需求,持续被欺凌和孤立会摧毁这种基本需求和孩子的自信。

二、     为什么有的人会选择欺负别人

第一大原因和人类先天需求有关。

英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格里芬和伊凡·提利尔,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人类先天需求理论,说人有九种侧重于情感和成长方面的需求,包括安全、自主掌控、地位、个人空间、关注、融入大环境、依恋关系、能力和成就、意义和目标。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正常的满足,那么有的人就会用欺凌来填补这些空缺。

在这九个基本需求中,最重要的是安全感。经过作者分析,缺乏安全感是欺凌者选择欺负别人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每个孩子出生后通过与父母的交流互动,确认自己可以获得足够的食物、良好的照顾、稳定的生活环境等等,这就是安全感。但是如果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不能给予孩子基本的物质和情感关怀,并且对孩子朝令夕改,说话不算话,甚至使用暴力,那么这种环境下培养出的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危机感。有些孩子就会借助欺凌行为,通过欺负别人让自己获得安全感。

第二大产生欺凌行为的原因是心理健康问题。

一项针对校园欺凌的调研发现,大部分欺凌者都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或多或少在童年的时候有不好的经历,比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被虐待、被辱骂等。而这些遭遇改变了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当环境中发生一些小冲突或者鸡毛蒜皮的小事时,他们的大脑会受到刺激,感受到其中并不存在的矛盾、攻击和威胁,从而形成防御心理,并且想尽办法对抗别人,保护自己。

三、     如何减少校园欺凌现象

学校对欺凌问题的处理策略需要形成一份政策文件来描述学校应对和处理欺凌行为的方式、流程,列举出欺凌的种类。政策文件要进行公开宣讲和分发。当发生欺凌现象时,学校应该开展全面调查活动,让所有教职工和学生、家长都参与进来,按照政策文件来处理欺凌行为。

作者从整个学校体系入手,研究并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案,校方可以从教职员工、家长和学生三个方面给予支持。

面向教职工的支持系统,包含三个要素:支持教职工处理欺凌事件;支持教职工与家长建立联系,与学生加强沟通;还有赋予教职工在学校履行职责的权利,包括全面走访了解事件情况,与校领导层汇报和讨论处理办法,跟进事件进展等。

教职工还要尤特别关注经常发生欺凌事件的地点和时间。为了察觉到这些“死角”,作者建议老师把自己代入欺凌者的角色,在学校里到处走、到处看,寻找可以欺负别人的时间和地点,并且做好标记。校方可以安排教职工守护和留心这些地方,最好能安装摄像头以震慑和减少欺凌行为。

面向家长的支持系统,涵盖了欺凌者和受害者双方的家长。

对受害者的家长,支持的重点可以放在学校和家庭怎么合作,对受伤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持续的保护。

对于欺凌者的家长,我们得从他们那里了解到孩子曾经经历过什么,为什么要欺凌别人,从根源上对症下药,才能保证以后不会继续发生相同的事件。

面向学生的支持系统,这里提到的学生指的是受害者和欺凌者双方。

首先是支持受害者,要从情感和社交两方面给予他们支持,这是大部分学校都会采取的措施。与受害的孩子沟通时要足够细心、敏感,告诉他们,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不用逃避,大家都会帮助他们。

其次是支持欺凌者,这里的支持是帮助他们改正的意思。一般来说要经历六个阶段。

第一个是前预期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是“我不要听,我不要改。”作为家长和老师,要自然地把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灌输给他们,告诉他们这么做的好处。

第二个是预期阶段。这个阶段,在父母和老师的行动和语言引导下,欺凌者会思考,不欺负别人是真的有好处的吗?所以我们一定要践行之前给孩子提到的承诺与价值观,让孩子产生信任。

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会问——“我要怎么做呢?”家长和老师一起花点时间去规划切实可行的方案,比如让孩子尽量忽略平时他们很想欺负的对象,克制内心的冲动。当感觉很压抑,有情绪想要发泄时,通过其他方式排解。

这一阶段我们还要想办法统一周围人的表现,让大家用积极的目光去期待欺凌者做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不再欺负别人。

第四个阶段——行动阶段。我们要督促孩子按照前一个阶段的规划行动起来,大家给他们创造有利的条件,并在孩子表现不错的时候给予高调的鼓励。

第五个阶段——维持阶段,根据心理学家的建议,在改变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做些其他的事情分散注意力,而不是心里一直想着不要欺负别人。可以想办法让欺凌者融入一个有爱的大集体,安排欺凌者在班级里负责一些工作,让他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也获取了别人的关注。

最后是终极阶段,这个阶段有些欺凌者可能故态复萌,老师和家长要保持积极心态,再陪着孩子循环来到第四个行动阶段,按照之前的规划遏制欺负别人的行为。

除了与欺凌行为直接相关的老师、家长和学生,学校也需要构建面向目击者的支持系统。比较实际的操作包括定期开展校园活动,宣传友好和平、反对欺凌的文化。

为了全面了解校园里的欺凌现象,学校有必要建立起数据收集和评估系统,包含定量和定性的数据。有了数据库以后,就是对数据进行持续的维护和评估,把它运用于学校政策和流程的制定。

三、     总结

打造没有欺凌的校园是一项长期运动,通过这本书,我们了解到那些欺凌者在很多方面也是受害者。希望我们可以用这些知识去支持受害者,同时帮助那些欺凌者,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