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闹的街

 段庆红 2023-03-15 发布于山西

热闹的街

仅仅只是一个小区的面积,其喧哗程度已经可以和繁华都市媲美。此起彼伏的喊叫声,仿佛生怕别的声压倒,以最高分贝解说着自己的产品。
什么什么便宜了,什么什么新鲜了,听不清喊的什么,却在一味地重复。'北京欢迎你’的歌曲以清晰度的优势盖住了那些听不清的叫卖。集中地儿是小区门外往北一段路。
这是一个有着六年光景的新小区,从开始的没有完全住进家户到现在住满,热闹劲儿也在一路飙升。小区不大五脏俱全,超市,药店,火锅店,服装店,小面馆。其实热闹主要来自街上挨挨挤挤的生意人,卖菜的几个摊位每天摆放着满满当当的新鲜蔬菜水果,微信支付宝不停的提示着到账的信息。应季的大棚的应有尽有。
'煎饼果子’的生意从一开始就生意兴隆,煎饼果子最初叫'煎饼裹着’,后来才叫了煎饼果子。一辆小车,一对儿年轻夫妻,男的把一勺面糊糊均匀摊在饼铛上,翻两下,打个鸡蛋,放根火腿,盖一片薄脆,添几片生菜,抹酱,铲子快速卷起,拦腰斩断,一个热气腾腾的煎饼果子就成了。女的负责打包。有时候女的在摊面做。一个应该是四元到六元不等。
紧挨着的是卖油条油糕的豫南一家,远远就闻到了香甜味。女主人四十多岁,负责炸,娴熟到可供前去买油条的人不用排队,捞油条的应该是她的父亲,她儿子在招呼喝胡辣汤豆浆八宝粥的人。看那家什物件,想必做这个生意已经很久了,'再来一根油条’,听到这样的话音时,她的两只手又快了一倍。
卖肉的也是一家子,一个简易搭就,老爷子不慌不忙,说话慢条斯理,却以不怎么张嘴大声说话的姿态一个都不落的问候着每一个顾客,'你要什么肉?五花还是瘦一点的?’,'你呢?’,待对方选好,他一刀下去,肉不多不少。这是多年的积累。他老伴负责绞肉剁排骨。一台机器不时的关掉,响起。有时候家人齐上阵,一起忙活。
西边一溜儿则是本地老人摆着自己种的白菜萝卜,大都在七十岁左右,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科技产品的出现,他们学会了用微信收款,卖出去一颗白菜或几个萝卜,表情立刻转晴,迅速再整理菜,重新摆放,等着下一个买家。他们的菜以新鲜出炉著称,说的最多的就是'这是刚刚刨出来的’,'这才才刨出来’,带着泥土味儿和泥土的温度。
自从去年提出允许摆地摊儿后,'摆摊儿’成了热词。一种烟火气息瞬息在小城升腾。一个醒目的'粥’字也在街上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这条街不长,包括拐过去不过几百米而已。由于生意人集中,好像这段路很长很长。

偶尔还会有像集会似的摆出来一些杂货,卖秋衣秋裤,卖花草盆景或是称斤书。人们喜欢逛这样的所谓的自由市场,光是看就已经算是充实了,问问这是什么花儿,那盆必须放阳面吗?这书多少钱?有没有某某作家的书?挨着翻翻看看,遇上中意的赶紧买下。
每个早间七点多还会堵车,行人,车辆,上班,上学。行色匆匆在这一刻发挥的淋漓尽致。滴滴声你催他赶,谁也不想多等。
当雪再一次光顾,同样呈现出银装素裹分外特别的景,一排树不差毫分的长出花骨朵儿。生意人似乎忘记了天的变化,依旧各就各位用热气腾腾来驱赶冷嗖嗖的天。
'要几根油条’?
'要多少排骨’?
'这可是新新鲜鲜的哦’,
'哈哈,放心去吃吧’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