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震寰先生 太极丹道的修炼必须遵循“无为入,有为炼,返无为”的模式和步骤进行。 何为无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主观而为、不妄为、不人为、不强为之意。 无为是法自然、顺自然、自然而然的,是先天性的,无知无欲、自然而为的。 无为入,有为炼,返无为人的生命由形和神两重结构组成。形是生理结构,由精气构成,是生理为物质的层次;神是心理结构,是心息的层次。性命双修就是了性了命,了命未能先了性。静性修性而能明心见性后,在静定之中生出真炁,真炁如原始星云般旋转中心一穴,称作“气穴”。在此之前的修炼为“无为入”,是静功的层次,这个“无为入”修静功的方式,以无极静桩功为最佳的选择。 当无极而太极,无中生有,静中触动,静生动时,就要转入“有为炼”的阶段。此时在高度宁静的状态下,必须凝神入炁穴,让阴阳交合,神气相交,由性功转入命功的修炼。这时所得的丹为玉液还丹。 为何要立即转入“有为炼”的阶段呢?因为“无为入”在了性的过程中专修静功性功,很可能忽视命体之固。为了防止命体有坏而前功尽弃,由性功转入“有为炼”的命功修炼层次是非常必要的。 张三丰在《大道论》中提醒我们:“伯端翁云,闭息一法,若能忘机绝念,亦可入定出神,奈何精气神属阴,宅舍难固,不免有迁徙之苦。”说的是修炼静心闭息,调息进入无我无人、无天无地的状态,而忘机绝虑、绝念的大静大定的基础功法。修炼也能出“神功”,无奈这种功法对精气神还没进行修炼,仍属于阴神,也就是说这种功法没有经过凝神入气穴、阴阳交合、神气相结丹运行周天的修炼,未能炼阴化阳,肉身未得到修炼,即没有坚固起来而有坏,难逃迁徙死亡之苦。张三丰《大道论》曰:“男女媾精,万物化生。”(这是天地之道)但“顺则成人,逆则成仙”,顺逆之间,天地悬隔,只要用逆,阴阳自然成就,并非邪经旁门。兹余所说,大泄真机,皆列圣口传心授之旨,人能照此下手行持,自能夺天地玄妙之功,穷鬼神不测之奥,成金丹之口诀也,除此之外,再无别诀。 为什么“无为入,有为炼,返无为”的顺序不能错呢?先哲们在修炼中已有体悟,并留下文字告诫后人。 张伯端《悟真篇》云:“夫修命,主要在乎金丹,始于有作,终于无为。”“但见无为为妙药,岂知有作是根基。”刘一明《悟真直指》云:“古真云,'性命必须双修,功夫还要两段’,盖金丹之道,为修性修命之道,修命有作,修性无为,有作之道者以术延命也,无为之道,以道全形也;固金丹之道,必先有为,于后天之中返先天,还我本来命宝,命宝到手后,不为造化所移,于是抱元守一,行无为之道,以了真空本性,直超最上层之妙道矣。” 张三丰《道言浅近说》曰:“夫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还无为而已。”又在《玄机直讲》中云:“夫功夫下手,不可执于有为,有为都是后天的,今之道门多流此弊,故世罕真传。亦不可著于无为,无为便落空,今之释门,多中此弊,故天下少佛子。此道之不行,由于道之不明也。”《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可知返无为是最后的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层次。 修炼“只落有为是落空,只落无为是顽空”,“有为头头错,无为头头空”,“有为无为是真为”,所以先从无为始,再从有为入,最后有为归无为,后天返先天。无为就是无中含有,顺应自然,修炼再进入“无无”境界,即无极态,就是道。无为才能处中,无为才能无不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