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事吟唱,调侃打趣的荔浦童谣,你享受过几种这样的待遇?

 夫子303 2023-03-23 发布于广西
      荔浦童谣同全国大多数童谣一样,有很大一部分是即事吟唱的,虽然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词句,但往往有较强的针对性,于是,某一种情形出现在眼前时,人们便立即想到曾听过或唱过的童谣,于是脱口而出加以吟唱,或调侃、或打趣,让人们在说笑中受到教益。  
      
      一、童谣的产生
      在荔浦众多的山歌中,童谣的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究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
       1、大人教授传唱。
      以前的很多童谣,都是大人出于某种目的,模拟小孩的口气作词,然后教授部分孩子会唱之后,于是广为传唱开去的。对于小地方的童谣,时政童谣应该还是比较少的,大多数是大人为了教育小孩而编唱的。这些童谣或调侃孩子的某些不良习惯,或打趣其某些行为,让孩子在调笑中受到教育,从而改掉这种不好习惯。
    
      2、儿童自己编唱
      这类童谣多为游戏过程中产生,并在传唱过程中不断被改编完善,在传唱改编过程中,可能很多也有成人参与其中。另有一些便童谣则是孩童在传统歌谣的熏陶下,碰到一些事情时,情不自禁地自己编唱创作而成。这类童谣也多以调侃、打趣为主。

      二、荔浦调侃、打趣童谣选
      以前小时候,碰到什么事情,看到什么现象,总有人会用几句童谣来调侃、打趣那些孩子,被调侃、打趣的孩子,虽有短暂的尴尬,但很少有人因此而变得自卑的,更少见有恼羞成怒者。因为这种情形,并不是只针对某一个人的,任何孩子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或许是遭到同龄人或大人的调侃、打趣多了,见惯了,也就习以为常了。而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起来的孩子一般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强。

      1、读书娃仔脸彤红,看牛娃仔背尿筒。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农村孩子去乡村小学读书,都是成群结伴而去;放学时,学校又多集队排队而回。虽然学校要求回家途中不得打逗,不得追逐,但哪天放学回家,又少得了这一场面?追逐跑动的孩子,总是脸蛋红红的,于是便有人以“读书娃仔脸彤红”来调笑他们。
      看牛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往往都会带个一节或两节竹筒做的水壶,装好水去岭上放牛。在岭上放牛时,喝完了壶里的水,又会用竹筒到岭冲去装水来喝。那时市面上还没有牛鲾壶(荔浦人对军用水壶的俗称),装水上山讨柴割草或者放牛,用来装水的都是竹筒,少数老者也会用葫芦。所以就有了“看牛娃仔背尿筒”一说,将装水的竹筒,调侃成尿筒。

      2、不读书咧人牛恁蠢,读书咧人蠢过牛。
      这首童谣上句专门调侃那些不读书或读书不多,缺少基本礼节、礼数的人,做事鲁莽,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知体谅他人,像牛一般野蛮。而下句则批评那些读书人,白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见识、心胸反不如一个不读书、没文化的的,有的甚至品德十分败坏,连野蛮的牛都不如。
      这两句童谣,上句也常用来劝小孩要上学读书,不然就会蠢如蛮牛;而下句也常用来反唇相讥那些读了书的人,都读枉费钱了。

      3鼻涕浓,吹火筒。吹上天,吓神仙。吹下地,吓土地。吹进房,吓死老伯娘。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到冬天,没有小孩子不流鼻涕的,有些人甚至长年都没有几天是不流鼻涕的。甚至以前我都认为,冬天,人整天流鼻涕是正常的,正像冬天会落雪一样,是必然的一种结果。

爱干净的人,流了鼻涕马上会擤干净,擦干净;有些人,则是流出来了,又吸回去,如此反复,实在吸不回去了,用手往左一抹,右一擦了事,那真如谜语所说:“两只白狗,躲在巷口。五个小鬼,抓了就走”以致每天嘴唇上都锅巴一片。

      所以人们见到鼻孔下面,常出没两只白狗的孩子,总爱以此调侃。很多情况下,人们只说前面两句。流鼻涕的孩子就会把反复流进流出的鼻涕擤掉了。
      【注】①火筒,荔浦人用竹筒制的一种用于吹火,使火燃得更旺的工具。吓,hěr,荔浦话音,与黑同音。吓着的意思。

       4、又哭又笑,黄狗射尿。捡得个烂草帽,戴起来哈哈笑。
      小孩的哭,很多时候是要挟,是放烂,正当手段得不到的东西,就想通过哭来达到目的,于是便会出现刚哭完,得到满足了又笑起来的情况。还有些情况是,确实受到了一些损伤或委屈,如摔了一跤,但其实并不很痛,但习惯性的就放声大哭,听到别人说了些什么,马上又破涕为笑了。
      有时,正哭着的孩子,多唱几次这几句童谣,就马上又忍不住笑了起来。如果唱了几次,依旧在在嚎啕大哭的,可能是真的伤心,或受到较大委屈了。

       5、花脸猫,偷糖糕,偷到门角背去烧。烧不熟,就会烂哭。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荔浦农村的小孩子总是自顾自玩的,那些能走会跑的小孩,很少有专人在家带的。于是村里的孩子们,便各自结伴,自己玩自己的。上山下河,钻岩爬楼,自制玩具,各种游戏,甚至偷桃摘李,无不玩得天昏地暗。有些胆大的,甚至去偷拆生产队的打谷机的飞轮(轴承),去制作一种人坐上去就可以自动冲下坡路的三轮滑滑车,偷拆生产队的喷雾器的喷杆去自行制作鸟枪。当然,也有趁家中大人不在家时,邀小伙伴一起去偷自家的果子吃的。
      但偷鸡摸狗的事,却很少发生,因为只有道德败坏的人才会去干那些事,因为在那时,那些进村偷鸡摸狗的蛮子(荔浦人对小偷的俗称),一旦被抓,不是被村民们痛打一场,就是被送到大队或公社,被绑着去串村游街示众。
      在这种自由放浪环境下的孩子,身上脏,自不必说。但奇怪的是,脸脏的人却是比较少的;那些每天脸上都是脏兮兮的人,总差不多是固定的那几个。当然,偶尔弄脏了脸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事,有些人的脸,有时会弄得像个大花猫公一样。这时,人们便会用这几句童谣去调侃他们。有时也会反反复复,就只唱前面那两句。

      6、裤子落落,有酒喝  
     以前小孩穿的裤子,多为无须自已綯系裤带的自动收缩的缩筋带(松紧带)裤头,或需要自已綯系的鸡肠带(灯芯带)裤头。有些小孩子的肚子本来就比较圆,同样的松紧的裤头,吃饱时还扎得比较紧,消化了一段时间,裤头就会松下来。还有一些缩筋带裤头,穿久了,老化了的松紧带收缩力不够,裤头便总是下坠的。于是人们就常用这句话来调侃他。
    【注】落,luō,荔浦话音,下坠,下滑的意思。荔浦人指裤头下坠的样子。

      7、穿翻衣,走田基;穿翻裤,走大路。
      无论什么时候,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对生活细节总是不那么注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小孩,只要到了小学年纪,很少还有家长会专门抽空去管他们穿衣、吃饭和洗澡等生活琐事。于是便常有了那些匆匆忙忙起床,随便笼起一身衣服就出门,直到别人发现自已穿反了衣服,或者裤子才知道的事。
      于是,人们便常用这句歌谣来打趣那些穿反了衣裤的人。当然,发现自已穿了翻衣还比较好办,当即脱下来,翻好了再穿就是了。穿翻了裤子或穿反了裤子的,就尴尬了,得找个厕所或背角无人的地方才能换了。
      【注】田基,荔浦人对田埂的俗称。

      8、来得迟,吃点芋头皮。
      荔浦盛产槟榔芋,现俗称荔浦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荔浦农村家家户户都种有红薯芋头,闲家没事时,便煠红薯、芋头吃,有时也煠来当作晌午或早餐吃。荔浦农村人们普通比较好客,来的都是客,可以说,碰到谁家煠红薯、芋头,都是见者有份。但迟来的人,就不一定有口福了,所以人们便常用这句童谣来打趣那些迟来没有吃的人,一场尴尬也就在一句调笑中过去了。
      因红吃红薯时,有些人会不剥皮便吃完了,而吃芋头时,就一定要剥了皮才能吃,所以吃完芋头,就只剩下芋头皮了。吃点芋头皮,其实是说,没有东西可吃了。
      【注】煠,zǎ,荔浦话音。荔浦人对长时间用水煮东西的俗称。

      9、分人没分众,吃拉肚拐痛!
      小孩子带东西到学校吃,或带到外面跟小朋友玩耍吃时,有些喜欢将自已带去的东西与伙伴们一起分享,有些则喜欢偷偷吃独食,有些则公开吃独食。这时,便常有人用这句歌谣去调侃那些吃独食的人。很多正吃独食的人,被人这样调侃时,往往不好意思再吃独食,而将东西分给伙伴们了。
     【注】肚拐,荔浦人对肚子的俗称。

      10、 白天莫讲人,夜晚莫讲神。讲人人到,讲鬼鬼来。
      孩子们在一起时,有时会议论同伴的一些事,特别是女孩子。当一群孩子正在议论某人的一些事情,特别是一些不好的事情时,不巧正聊着的时候,被谈论的那人便来了,于是人们便常用这句童谣来调侃。你有过样样的尴尬时候么?

     你以前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呢?你还知道有哪些有趣的童谣呢?不妨分享一下。    

关注荔浦,关注夫子,敬请锁定夫子303公众号。

     如果你有什么见解,因系统暂未可留言,你可以添加夫子微信fuzi303讨论,敬请不吝赐教。

———————————————       

夫子公众号相关文章:

1、荔浦话语音变化规律

2、荔浦话字典

3、荔浦话不是很土,而是很古!

4、即将灭绝的荔浦话语音,你占几成?

5、荔浦话的一些特殊现象浅析

6、否定副词未(美)和没(门)在荔浦话中的特殊用法

7、程度副词“死”和“几“在荔浦话的用法浅析

8、in(星)/en(生)不分的修仁话恰与荔浦话音变相反q

     9、荔浦芋头,"粉"怎及"蓬(pōn)"丰富准确!

    10、谦虚的荔浦人,总是自降辈分称呼他人

    11、礼失而求诸野——漫谈秋社与丰收节

    12、二月社,做艾粑。哪天是社?什么人过社?为什么过社?

    13、荔浦人,不要再说我们是浦城、大浦城了,那都是人家的!

    14、你知道荔苑、京港、亚华这些展示荔浦人念旧情怀的地名在哪么?

    15、荔浦话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题及详解)

    16、落雨瀎溤mièmà,到处湿溤浇,跟大家聊点荔浦话用字

   17、知道蕹菜、荸荠、芫荽(盐须)是学名,你还认为荔浦话很土么?

   18、烧甲车、土狗、灶鸡,荔浦话这些名称你知道么?

   19、幪脸妹、羊咩咩、大水虫、蚜虫、屎𧊅荔浦话这些小动物你认得么?

   20、“莫过、未必”等看似土俗,实则古典的荔浦话句式、词汇知多少?

   21、瘦螂扛、肥咕鲁荔浦话这些词尾补语你一辈子也学不全

   22、荔浦话的刷刮、刷黑、搞刷、刷人的意思你分得清楚么?

   23、荔浦话中鬼、鬼老二、鬼脚跑断的“鬼”,都只是人称代词

  24、 菖蒲老艾配香芒,端午节或起源夏至,你知道么?  

   25、生薏米是新采摘的,还是晒干的?生的反义词你知多

   26、我屋有块田叫六工,一工田的面积是多产,你知道么?

   27、再论一工田、一担禾田(一挑禾田)的面积是多少?

  28、一塘路程是几远,为什么平乐有二塘,却找不到头塘和三塘?

  29、广西金秀、鹿寨县从头排、二排直至十排的地名怎么来的,你知道么?

  30、又到八月社秋,你们那还有过社的习俗么?

  31、荔浦人询问、恭维式的路遇打招呼方式,你那还兴么?

  32、用普通话来判断荔浦话读音对与错,是个极大的误区

  33、荔浦话经典童谣儿歌(一),你唱过几首?

  34、一蔸树子高又高,挂着几个牛卵泡 这些荔浦经典谜语,你猜过几首?

  35、荔浦话柿、涩、焯、焗等这些生活常用字,你都会读么?

  36、荔浦话“关事”与“未关事”、“关哪个事”系列词语,你分得清么?

  37、荔浦人“做二月二”与“二月社,做艾粑” 十步艾粑速成法跟你的做法一样么?

  38、荔浦话“骞”与“轩”,你知道怎么读么?

  39、荔浦有“禤”与“眭”两姓,荔浦人怎么念,你知道么?
  40、荔浦人讲一塘楼板、一塘瓦壳板面积是多少?你知道亩与平方互换歌诀么?
  41、荔浦俗语歌谣"屎尿屁篇",俗中见雅,俗得深刻。你还知道哪些?

  42、荔浦话被悄悄干掉的“监”,只在“间开”时还知道这个音读“鉴”

  43、传承与创新,荔浦传统童谣一歌多个版本介绍之月亮光、月亮球球、排排坐、长竹篙

  44、传承与创新,荔浦传统童谣一歌多个版本介绍之燕子鸟、摇呀摇、一箩穷、大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