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查阅丨黄韧带骨化合并硬膜骨化分区切除

 一柳叶刀 2023-03-23 发布于湖北
前言

Introduction

黄韧带骨化是胸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手术解除脊髓压迫是胸椎黄韧带骨化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黄韧带骨化最常用的手术是后路椎板切除,但有脊髓和神经损伤的高风险。

尤其是当合并硬膜骨化时,整块椎板切除术可能导致广泛的硬膜撕裂;另一方面,骨化硬膜和黄韧带常粘连,骨化物漂浮法手术时钻头磨损硬膜表面的骨化组织时,容易损伤硬膜和脊髓。

该文章根据黄韧带的解剖分布特点,将椎板分为不同的区域。提出椎板分区切除方法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硬膜骨化。
图片
黑色方框表示一个减压节段, ①“第一安全区:椎板上部1/3(蓝色方框②“第二安全区:骨化黄韧带外侧(色方)③过渡区:介于安全区危险区之间的区域(灰色方框)④危险区:黄韧带骨化最严重的区域(红色区域

手术方式

Surgical technique
1.后正中切开,剥离至双侧关节突,置入椎弓根钉棒
2.高速磨钻磨除病变节段的“第一安全区
3.在第一安全区内的硬膜两侧探查并确定第二安全区内侧缘
4.部分或全部切除过渡区,并使用神经探钩探查危险区边界
图片

5.沿第二安全区两侧的内缘,磨出两条2-3mm的纵向骨槽,完全隔离危险区

6.分离骨化硬膜下缘,脑脊液部分释放,蛛网膜下沉

7.在硬膜和蛛网膜之间插入神经探子,抬高骨化结节,尖刀切断骨化硬膜下缘

8.夹持骨化结节,尖刀沿着骨化硬脑膜的内侧表面完全切除骨化

图片

硬膜缺损处不予修补,用明胶海绵覆盖。放置引流管,椎旁肌、深筋膜、皮肤紧密缝合。


手术结果

Surgical results
共对4890个节段进行了减压。55个节段伴有硬膜骨化。手术时间平均171.9min;出血量平均488.3mL。所有患者术后首发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平均改善率为62.6%,优16例,良21例,可11例。
图片

术后X线片显示内固定位置合适。CTMRI扫描显示骨化结节完全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脑脊液漏。48例中发生12例。12例一过性脑脊液漏在保守治疗6-8天后停止。没有发现神经损伤并发症。


结论

Conclusion

椎板分区切除法根据黄韧带的解剖特点将椎板分区,之后从安全区到危险区的有序减压,减少了术中对脊髓的刺激和损伤,安全、有效、完整的手术切除黄韧带骨化合并硬膜骨化。

参考文献

Pan Q, Zhu Y, Zhang Z, Mei W, Wang Q.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in the treatment of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 associated with dural ossification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Jan 30]. Eur Spine J. 2023;10.1007/s00586-023-07549-z. 
本文仅限文献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组稿:康坤龙
图片
审校: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