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古发现的最早汉字是陶文而非甲骨文,陶文是中国5000年文明铁证

 历史探奇 2023-03-24 发布于河南

记得读小学时,我们学校曾经开设了一门毛笔书法课,它深深的吸引了我。每次挥毫泼墨时,我沉浸在笔尖流淌出黑色笔迹的感觉,痴迷于笔尖与纸张摩擦时动听悦耳声,尤其喜好她典雅迷人的带有中国风的淡淡的墨水香味。看到我们流传千年的汉字在我笔下栩栩如生地演绎出独有的韵味,我便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可惜后来电脑普及了,每每提笔忘字时便会懊悔自己对汉字的冷落。现在啪啪啪敲击键盘的声音出现在喧嚣的办公室中,刻板单一的印刷体出现在屏幕的荧光上方,取代了行书的婀娜多姿,取代了楷书的横平竖直,自己愈发怀念那个没有键盘的用手书写千秋的时代。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之所以传承千年而不断,我们的文字功不可没。今天“毅说人文与历史”小编就查询了资料,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最早的汉字起源的考古发现。

历史学者普遍认为:最早的文字应有至少两个来源,图画和记号,而记号是更早的。这两个来源继续发展下去就是象形字和指示字。

钵形器的彩绘符号

下图所示的结绳之法,是以绳结的多少表示物体的多少,以绳结的大小表示实物的大小。比如,我要卖三头大牛,就用绳子打三个大节。如果要卖三头小牛,就打三个小结。

原始社会刻木、结绳记事示意图

古文明与古文字考古发现,中国古史从元谋人讲起已170万年。但文明史应以有文字为标志,之前一般认为中国最古文字是商的甲骨文,开始于公元前1300年至前1000年之间。

但是按照文字发展趋势(先有象形字然后有形声字),而甲骨文中有大量形声字,可见甲骨文出现前早有文字。

现已证实在甲骨文前有一种陶文,这种文字比甲骨文早600年到1000年,约在夏朝晚期。那么文字萌芽时期可能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下图就是发现的比甲骨文还早的一种文字:大汶口陶文。

大汶口文化的陶文,注意左上角的那个图

上图左上角图的现在解释

这种陶器图画文字就是发现于山东泰安的大汶口文化(公元前3000左右)时期的文字。这时已有文字萌芽,但尚无“成文历史”,可以说是“文明”与“野蛮”两种文化交错阶段。

大汶口文化遗址的陶文离今已5000年左右,所以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是合乎科学的。

大汶口文化博物馆

山东大汶口文化是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代表,它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遗存之一,因解放初期发掘的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范围在山东、江苏、河南一代。大汶口原始社会的居民在之前人结绳、刻木的基础上,开始使用一种刻在陶器上的最初的文字。大汶口文化中使用的陶文,时间上早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殷墟出图的甲骨文龟壳

从笔画形体上看来,甲骨文又继承了陶文的某些造字方法,因而,陶文成为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图画文字。

截止到今天,在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总共发掘出了9种文字分类(符号),其中一部分可以解释并翻译成现代语言。

从大汶口文化遗址的渚城前寨中发现了一个陶器,它的上面刻涂的文字与大汶口文化遗址的陵阳河陶文中的字的结构几乎一模一样。由此可以推断,这些纷繁复杂的陶文在当时当地已经有很规则的结构并约定俗成下来且在民间流传开了。大汶口文化遗址同样的字反复出现于不同的地点,这就是文字已经普遍的使用的一个铁证。

大汶口遗址的墓葬

要想翻译5000年前的陶文并非易事,迄今为止考古学家对某些新出现的符号的意义也是莫衷一是。像著名的考古学家裘锡圭,郭沫若就对同一种符号的意义持不同的意见。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考过发现去验证并佐证考古学家的猜测。

尽管如此,陶文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这是肯定的。我们也可以骄傲的说,我们的汉字是有着5000年的历史,我们的国家是有着5000年的文明,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为此而自豪。

原始社会农耕文明

以上就是“毅说人文与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陶文知识分享,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下反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