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变化

 基层检验网 2023-03-25 发布于重庆

在日常工作当中,我们常见到中性粒细胞发生形态上的变化,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核象变化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核象---指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核象变化反映疾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分为核象左移与核象右移两种。左、右移的区分线在杆状与分叶核之间。

1.中性粒细胞核象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和杆状核阶段以前的幼稚细胞出现称为核象左移。

(1)  再生性左移--核象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多者。表示机体迫切需要.骨髓能释放大量粒细胞至外周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大出血等。

(2) 退行性左移或变质性左移--核象左移,但白细胞总数不增加或降低者。表示骨髓释放功能受抑制。常见于严重感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加伤寒、败血症等。

核象左移根据其程度可分为: 

(1)轻度核象左移:仅见于杆状核粒细胞增多,>6%        

 (2)中度核象左移:杆状核粒细胞> 10%,伴少数晚幼粒、中幼粒细胞。

 (3)重度核象左移(类白血病反应):杆状核粒细胞>25%,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并常伴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质的改变。

2.中性粒细胞核象右移

核右移--外周血中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同时分5叶核以上的细胞>3%时(正常时多为3叶核)。

这是造血功能衰退或造血物质缺乏的表现,核象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的减少。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和用抗代谢药物,炎症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右移。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右移,提示预后不良。

二、毒性变化

在重症传染病、各种化脓性感染、恶性肿瘤、中毒、大面积烧伤、放射性治疗等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可发生毒性变化。具体表现为中毒颗粒、细胞大小不均、空泡、杜氏小体、核棘突 。

1. 细胞大小不等

指中性粒细胞体积大小悬殊的情况而言。常见于炎症。其发生机理可能是在内毒素的作用下,骨髓内幼稚中性粒细胞发生不规则的分裂增殖所致。

2.中毒颗粒   

瑞特染色后,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出现深紫蓝色或紫黑色的粗大而分布不均匀的颗粒.有时也较小或稀疏散在于中性颗粒中。常见于严重的化脓性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

3.空泡  

细胞受损后胞质发生脂肪变性,染色后脂质溶解后的结果。可出现在核上或胞质中。 

4.杜氏小体    

细胞严重毒性变时胞质中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

 5.核变性   包括核固缩、核溶解、核破碎等。

核固缩指细胞核固缩为均匀而深紫色的块状;核溶解则可见细胞核膨胀,着色浅淡,伴核破碎的则核的轮廓不清。临床意义同空泡变性等。

 6.核棘突 

中性粒细胞核有各种形态的芽状突起,称为核棘突。正常人白细胞如大量出现此种现象,则预示有严重中毒或感染存在,如转移癌、晚期结核病、严重放射线损伤等。

三、退行性变化

表现为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和核溶解、染色质模糊、疏松。如胞质破裂后消失,只剩失去结构的肿胀的胞核,则成裸核或蓝状细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