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用大肠杆菌菌种详解

 访山品茗 2023-03-26 发布于河南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人类肠道定植菌群之一,也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最常用的模式生物和工具。为了适应分子生物学实验多样化的需求,衍生出了五花八门的大肠杆菌菌种。常用的大肠杆菌菌株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菌种有利于高效转化质粒和分子克隆产物,质粒的产量和稳定性较高,非常适合分子克隆;另外一类菌株能够大量表达外源蛋白且外源蛋白的稳定性高,适合用于蛋白表达和纯化。不同的菌种具有不同的抗性、生长表型和应用范围,有时不同种类的菌种可以相互代替,但有些菌株却不适合跨领域使用。本文将详细解释常用菌种的特性和应用范围,让你能够更加从容地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菌种。

1 分子克隆菌株

下文在介绍不同菌种的特性时,会首先列出每种菌株的基因型,如果你是初次看到细菌的基因型并且感到有些茫然也没有关系,我会把最关键的部分挑出来重点阐述。

所有适合做分子克隆的菌株基本都两个共同的突变:endA1和recA1。endA1编码核酸内切酶I,具有该突变的菌种能够减少质粒被非特异性核酸内切酶降解,提高质粒的产量和质量;recA1编码ATP依赖的重组酶,缺失该基因能够降低质粒发生意外重组的概率(质粒内部重组或者与大肠杆菌基因组发生重组),大大提高了质粒的稳定性。但是克隆菌株都不具有lonOmpT突变,这两个基因都编码了蛋白酶,而几乎所有的蛋白表达菌株都具有这两种突变,因此能够提高外源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稳定性。分子克隆菌株一般都可以非常方便地制作效率很高(>109 CFU/μg DNA)的化学转化感受态细胞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

克隆菌种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lacZΔM15突变。这个突变去除了β-半乳糖苷酶lacZ基因氨基端的第11~41位氨基酸,使得菌种本身不能使含有X-β-Gal底物的平板变蓝。当转化了含有lacZ基因α-片段的质粒时,如果是空载体则会发生α-互补,重新组成具有酶活的半乳糖苷酶,催化平板变蓝。如果插入片段破坏了α片段,则菌落呈现白色。具有lacZΔM15突变是可以进行蓝白斑筛选的分子基础,虽然现在由于In-Fusion克隆、Gateway克隆等技术的流行使得这一特性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DH5α
F– φ80lacZΔM15 Δ(lacZYA-argF)U169 recA1 endA1 
hsdR17(rK–, mK+) phoA supE44 λ–thi-1 gyrA96 relA1

抗性:
生长速度:很慢,生长至1 mm直径菌落的时间>15 h

菌落表型:光滑边缘

大质粒转化效率:<10% pUC19


DH5α是最常见的分子克隆菌株,但是我个人不用它已经很多年了,因为它有一些局限性,而且有更好的替代。菌种本身没有任何抗性基因是一个最大的缺点,这一点在人员众多且相互之间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验室尤为刺眼,因为制作感受态的过程很有可能受到不明来源的污染。生长速度很慢,pUC19质粒转化效率最高可以超过109 CFU/μg DNA,但是大质粒(>10 kb)的转化效率急剧下降,如果你用DH5α转化大质粒的连接产物经常得不到任何克隆很可能是这个原因。

DH10B
F– mcrA Δ(mrr-hsdRMS-mcrBC) φ80lacZΔM15 ΔlacX74 recA1 endA1 
araD139 Δ(ara-leu)7697 galU galK λ–rpsL(StrRnupG

抗性:链霉素
生长速度:很慢,生长至1 mm直径菌落的时间14~16 h

菌落表型:光滑边缘

大质粒转化效率:~30% pUC19


DH10B是DH5α菌株非常好的替代。链霉素抗性,制作感受态时可以大大降低污染概率。pUC19质粒转化效率最高可以超过109 CFU/μg DNA,nupG突变允许更大的质粒进入细胞,适合大质粒(>10 kb)的转化克隆。

TOP10
F– mcrA Δ(mrr-hsdRMS-mcrBC) φ80lacZΔM15 ΔlacX74 recA1 
araD139 Δ(ara-leu)7697 galU galK λ–rpsL(StrRendA1 nupG

抗性:链霉素
生长速度:很慢,生长至1 mm直径菌落的时间>14 h

菌落表型:光滑边缘

大质粒转化效率:~30% pUC19


经典的分子克隆菌种,基因型与DH10B高度相似,事实上有观点认为TOP10与DH10B几乎不可区分,可以互相代替。我个人的经验,TOP10与DH10B不太一样,生长速度略有差异,蛋白表达特性更好。这里说的蛋白表达并不是指IPTG诱导的大量蛋白表达,而是有些能够持续低水平表达蛋白的质粒(非T7启动子、低拷贝数)在TOP10中可以很好地可溶表达,因为检测到了明显的下游产物,但是用DH10B就要差一些。链霉素抗性,制作感受态时可以大大降低污染概率。pUC19质粒转化效率最高可以超过109 CFU/μg DNA,nupG突变允许更大的质粒进入细胞,适合大质粒(>10 kb)的转化克隆。

ccdB Survival 2
F– mcrA Δ(mrr-hsdRMS-mcrBC) φ80lacZΔM15 ΔlacX74 recA1 
araΔ139 Δ(ara-leu)7697 galU galK rpsL(StrRendA1 nupG fhuA::IS2

抗性:链霉素
生长速度:慢,生长至1 mm直径菌落的时间>14 h

菌落表型:光滑边缘

大质粒转化效率:~30% pUC19


适用于含有ccdB毒性基因的质粒复制。很多Gateway质粒的att位点之间都含有ccdB毒性基因,当转化常规克隆菌种制作的感受态细胞时,没有克隆成功的质粒会导致宿主细胞死亡,从而实现低背景克隆。转化扩增这些质粒必须使用ccdB survival类似的菌株。

XL10
Δ(mcrA)183 Δ(mcrCB-hsdSMR-mrr)173 endA1 supE44 thi-1 recA1
gyrA96 relA1 lacTetr Hte [F′ proAB lacI qZΔM15 Tn10(Tet r) Amy Camr]

抗性:四环素氯霉素
生长速度:,生长至1 mm直径菌落的时间约12 h

菌落表型:粗糙边缘

大质粒转化效率:>30% pUC19


目前最喜欢用的主力克隆菌种,优点很多。生长速度快,四环素和氯霉素双抗性,感受态污染的可能性极低,大质粒转化效率高。特别的,XL10具有特殊的粗糙边缘菌落表型,与上述所有菌种都不一样,可以非常很容易地通过菌落形态辨别杂菌污染。还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隐性优点,提取质粒时加入P2溶液(氢氧化钠和SDS混合溶液)后菌悬液裂解彻底,表现为溶液高度透明,而上述所有菌种裂解之后都不能完全澄清,因此XL10的质粒产量更高。

NEB Turbo
K-12 glnV44 thi-1 Δ(lac-proAB) galE15 galK16 R(zgb-210::Tn10)TetS 
endA1 fhuA2 Δ(mcrB-hsdSM)5(rK–mK–) F′[traD36 proAB+ lacIq lacZΔM15]

抗性:
生长速度:极快,6.5 h可见菌落


商业化菌种中生长速度最快的菌种,按照NEB自己的宣传转化后6.5小时即可见菌落,单菌落培养4小时后即可提取质粒。注意,这个菌种只有endA1突变但是没有recA1突变,可能不适合复杂序列质粒的稳定扩增,不太推荐作为日常菌种使用。

2 蛋白表达菌株

所有适合蛋白表达的菌种都有lonOmpT突变,这两个基因都编码了蛋白酶,这些突变能够提高外源蛋白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稳定性,提高蛋白的产量和完整度。但是蛋白表达菌种一般都没有endA1和recA1突变,且这些菌种制作的感受态效率通常都不高(<107 CFU/μg DNA),所以不能用作克隆菌种。


BL21
lon- F– ompT hsdSB (rB–, mB–) gal dcm

抗性:

兼容T7启动子:
菌落表型:光滑边缘


最基础的蛋白表达菌种,外源蛋白的表达量很高,但是只适合非T7启动子质粒的蛋白表达(pGEX-4T1、pMAL-c5X等),所有T7启动子的载体(pET全系列)都不能表达,原因是缺少λ噬菌体溶源片段DE3。大肠杆菌T7噬菌体T7启动子需要T7 RNA聚合酶才能启动转录,大肠杆菌本身没有T7聚合酶基因,具有DE3溶源片段的菌种都包含lacUV5启动子控制的T7聚合酶。


Rosetta2
F– lon- ompT gal dcm lon hsdSB(rB–mB–)[malB+]K-12(λS) 
pRARE2(CmR)

抗性:氯霉素

兼容T7启动子:
菌落表型:光滑边缘


BL21衍生菌种,基础的蛋白表达菌种,只适合非T7启动子质粒的蛋白表达(pGEX-4T1、pMAL-c5X等)。Rosetta系列菌种最大的特色是包含一个氯霉素抗性的质粒pRARE,额外补充了7种大肠杆菌稀有的密码子AGG, AGA, AUA, CUA, CCC和GGA,对应的tRNA基因是argU, argW, ileX, glyT, leuW, proL, metT, thrT, tyrU和thrU。这种特性使得Rosetta菌种特别适合表达真核生物的蛋白,尤其是BL21表达有困难的蛋白,因真核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与大肠杆菌不同。


BL21(DE3)
Rosetta2(DE3)

在各自原始菌种的基础上增加了DE3片段,兼容pET系列载体。

BL21(DE3)pLysS
Rosetta2(DE3)pLysS

在上述DE3菌种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氯霉素抗性的质粒pLysS,对于Rosetta系列来说pLysS和pRARE质粒整合为一个质粒pLysSRARE。pLysS质粒以较低水平在细胞内表达T7溶菌酶,T7溶菌酶是T7 RNA聚合酶的抑制剂,低水平地持续表达T7溶菌酶能够抑制未受IPTG诱导时有可能发生的背景表达,使得IPTG的调控更加严谨,这一特性使得这些菌种适合表达有一定毒性的蛋白。Rosetta2(DE3)pLysS是个人最喜欢用的菌种,用来表达植物蛋白可溶性通常比较高,菌落边缘粗糙,生长速度快,Bugbuster裂解菌液完全澄清,明显与BL21、Rosetta2等菌种区分。

BL21(DE3)pLysE
Rosetta2(DE3)pLysE

在DE3菌种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氯霉素抗性的质粒pLysE,对于Rosetta系列来说pLysE和pRARE质粒整合为一个质粒pLysERARE。pLysE质粒以较高水平在细胞内表达T7溶菌酶,有效地抑制了泄露表达,使得IPTG的调控比pLysS系列更加严谨,这一特性使得这些菌种适合需要对蛋白表达精准调控的场景。

3 菌种操作注意事项

菌种的日常操作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头号问题就是需要比较严格的无菌操作,严防感受态细胞污染或者突变。从上文也可以看出,我个人非常重视菌种的抗性基因,没有抗性诸如DH5α在我看来就是严重的缺点,因为菌种划线、培养和制作感受态的过程中有无抗性会显著地影响感受态的纯度。如果你自制的感受态经常在平板上长出其他颜色、气味、大小的奇怪杂菌,需要高度怀疑菌种已经污染,推荐改用任何有抗性的菌种。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菌种或者商业感受态买回来之后,应该立即划线,然后挑选单菌落在相应的抗性培养基中培养至饱和,然后保存菌种冻存-80℃,保存得当的甘油菌可以持续10年都有活性。千万不要每次制作感受态之后用当次的饱和菌种重新保存菌种,然后下一次制作感受态时从最新的菌种划线。这样做大大增加了菌种的增殖代数,会使菌种累计突变,繁殖数代之后菌种将面目全非。永远只从最原始的菌种划线!

最后的最后,一定不要用蛋白表达菌种做分子克隆或者用于保存质粒。没有endA1和recA1突变使得这些菌种可以迅速累积突变甚至重组,仅仅扩增数代就有可能出现异常,包括点突变、序列缺失、重排、原本可以表达的蛋白完全不表达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