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华农禅 | 采头道春茶,尝一口鲜气

 润物无声3189 2023-03-31 发布于福建

茶文化源于中国,盛于唐宋,而“茶禅文化”始于寺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图片

东华禅寺作为南朝古寺,禅宗祖庭,一直践行着禅宗丛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文化。

所谓“生活处处皆禅意”,吃、穿、住、行、用,禅僧们无一不亲自参与其中,悟在其中。



图片
图片
东华春茶的第一口鲜气
来自于“明前”

一山一芽一抹香,一人一篓采茶忙。

图片

清晨,东华禅寺众僧已集体出坡采茶,抬眼一望,满眼尽青翠,鼻间留茶香,深吸一口,鲜气满满,心旷神怡。

图片

几番春雨的洗礼后,茶树吐舌,初冒嫩芽。

大家挎着背篓,忙碌的采摘这春天的第一道馈赠品

图片

春茶易得,头采难求,故“明前茶,贵如金。”

图片
图片
图片


东华禅茶

东华明前绿茶,作为一年之中的头道茶,于清明前采摘,只取“一芽两叶”。

茶芽柔嫩,色泽翠丽,外形扁平,味醇气香,属早春珍品

图片

东华茶注重有机、纯天然、无污染,精选乌牛早嘉茗1号及龙井43号两个品种。

春茶嫩芽数量有限,为了保证头采春茶的鲜嫩、优质,在春茶开采的时候必须与时间赛跑,以免茶芽生长迅速,鲜嫩感下降。

图片

广东省翁源县东华山风景区群山环抱,内呈盆地结构,背有靠山,面朝流水,挡寒纳凉,风水场极佳。



图片
图片

由于植被丰茂,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自然生态优势,成为了茶树种植的绝佳之地,现种植生态山茶树1000亩,有机茶园500亩

图片
图片
NONGCHAN
农禅·并重
图片
图片

对于爱茶之人来说,每一块茶田都有茶魂,善护其魂才可孕育出好茶。

东华山的有机茶树年年岁岁受晨钟暮鼓、经咒佛号的陶冶,且由僧俗佛子们亲手种植、施肥、灌溉、呵护着成长,早已拥有了一颗“佛子茶魂”

图片

茶园从不用农药、除草剂、化肥等化学用品,全由四众弟子常年人工除草、施天然有机肥、泉水灌溉、定期修剪维护成长,以供佛、待客、结缘、自用等。

图片

一壶头采春,才知春光美,择一良辰美景,泡一壶春茶,香气扑鼻,入喉回甘,茶叶的清香弥漫整个房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东华禅茶

捧一杯香茗,尝一口春光,可与三两知己,天南地北,闲话家常,是非名利早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只有当下的惬意时光。

小小一片茶

宛然有天地

一饮涤昏寐

清朗悟菩提

图片

茶吸收了天地日月的精华,经过了水与热、生与死的历练,才与我们相遇,成为了沟通天地的生命。

朝辉夕阴,年岁相伴,人与山水互生契机,
人、茶、禅相互融合、启发,以至“茶禅一味”之境

万行大和尚开示道:

“祖师爷说,茶禅是一味。茶禅一味,而不是禅茶一味。禅茶只是茶的一个类别,一个品种而已。

为什么说茶禅一味?就是说喝茶、禅、打坐、道,是一个状态,是一个感觉,是一个境界。

你会喝茶了,就会修道,会修道了,就能够与佛沟通。

图片

喝茶有清心、提神、醒脑、祛寒除湿之用。

东华山的师父们常参禅静坐,以清茶为伴,寓禅于茶,以吃茶作养神、参禅之法。

百丈怀海禅师在《百丈清规》中正式确定了煎茶、品茶的礼仪。

由此可见茶在禅门中的重要地位。

图片

茶叶在沸水中浮沉、聚散,如“晴天之浮云,回潭之青萍”,人亦如茶,于娑婆飘摇,随因缘聚散。

茶既出世,亦入俗。

品茶,即是品尝人生,人们早已熟悉了这种似苦还甘的味道。

饮茶时最重要的,莫过于拿起与放下

图片

一杯茶之体验,经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行于身心,一啜一饮,甘露润心,一酬一和,心心相印。

即茶,即禅,即心,即佛。

图片

文案 | 一心

摄影 | 罗诚东

排版 | 明慈

审核 | 文化部


相关文章


东华茶油 | 听着佛音长大的“国宝级”食用油》

《茶以载道》

《农禅 | 东华禅茶 茶禅一味——东华禅寺明前茶第一次采摘实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