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道佛三家“修心”之法

 衆妙之門 2023-04-02 发布于陕西

儒道佛三家在对“心”性思想的共同认识中,根植于自然界的物质基础,从各自视角阐明了“修心”的重要意义和可行路径。

儒家静心而坐:

儒家自孔子认为“内圣外王”作为个人修身的标准。“内圣”的表述是个人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的良好、格物致知乃至通天达地的能力;“外王”则是儒家认为即便做不来内在的圣人,外在圣明的君王,至少也要做到贤达君子。

那么“内圣”的品质是如何形成的呢?儒家同样是在修心性上下工夫,如儒家的经典《大学》在开头这么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可以看出由“定”“静”入路之法。之后,孟子教人“存夜气”、“求放心”以及他现身说法的“我四十不动心”(公孙丑上),也可窥见收敛主静的意味。

儒家静心而坐修炼心性的方法是从“程朱理学”开始到明代王阳明之心学为完善。其中明代大儒高攀龙对修心之法完全成体系。他在《高子遗书》中实践《复七规》的目的是功能性的,是为了“休养气体、精明志意,使原本不匮”,即修养身心,也就是“定心气”之义。同时,高攀龙也注重动静的辩证关系:“动时工夫,要在静时做;静时工夫,要在动时用。动时差了,必是静时差,譬如吾人静时澄然无事,动时一感即应,只依本色,何得有差。”可以看出,宋明理学后是从心理的平衡和生理的平衡角度去锻炼身心,并且投入到社会的改造中和伦理建设中。

道家的贵生淡利,形神相保

道家(教)是我国特有的思想流派和土生土长的宗教, 道家(教)重视人本身的重要性,重视自然世界对人的作用,提出了“天人相应”“形神相保”“七情和合”“贵生淡利”等修炼心性的思想。如道教内丹派认为人体24节脊柱和24节气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即某个节气来临之际,行真气运行的方法,对应的脊柱间会有强烈的感应。

而孙思邈认为除了身体的保养外,还要重视“十二少”。所谓“十二少”:“少思、少欲、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孙思邈提出“十二少”的观点是针对人的“多”的观点提出的。孙思邈以道教(教)贵生淡利的理论为指导,提出了调节人心理偏差的朴素方法“十二少”,这是对心性修炼的概括。

《太平经》认为把神、精、形的关系看成君、臣、民的关系。“神者主生,精者主养,形者主成。此三者乃成一神器,三者法君臣民,故不可相无也。故心神动摇,使形不安,存之不置。”这阐明了在修炼过程中“形”与“神”的关系,这也为后世道教养身之法,提供了理论基础。道家(教)的修心注重内在的平淡和形神的辩证统一,在虚还化焏的工夫下,达到生理提纯,心理平衡的境界,从而称为“真人”。

佛教禅宗重因缘、明心见性求得解脱

禅宗中国化佛教。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方式,契合原先中国文化重“心性”、感悟的特征,省略了逻辑与思辨。在原先佛教基础上,逐步以中观为主要思想,结合《楞伽经》和儒家、道教的修心思维,既重视佛教原有的因缘观点,又重视“心”的透彻和佛性的明现。

禅宗佛教重视因缘的作用。因,指引生结果的直接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原因。如四大皆空:“四大”是印度哲学中对世界的基本元素的总结即风、火、地、水。世间万物莫过于此,因缘和合则能形成某物某人,因缘不合则消失不见。同样,思维时,因缘在虚空中会合,许多形象在虚空中出现、组合、消失。所以心理活动也存在于因缘的合与不合中,世人对虚妄的物质和精神追求也都不必执着,更不可扭曲异化。

禅宗提出了明心见性的概念,融合了儒道两家的“心性”思想。认为无须烦琐的论证和琐碎的宗教礼仪,只要靠“顿悟”,达到明心见性即可以有成就。禅宗慧能认为,人人具有佛性,人人都有如来藏。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身”的感受污染了本来的净心。禅宗认为心身关系是无处不在的,因为禅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里。所以说,禅宗所说的顿悟和明心见性,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心身体验,更重要的是投射到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