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圣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的目的和思路是怎样的?

 梁学伟 2023-04-04 发布于山东

我个人对中医的学习体会,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基础理论。而《伤寒论》相当于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其中列明常见故障的现象及处理方法,实用性强,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不高,不需要掌握高深的理论原理,弄清楚条辩的脉证与病证的对应关系,病就有对应的方药可医了 。学了《黄帝内经》,你相当于在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可能不会治病;但是学了《伤寒论》,你就相当于经过岗位培训,掌握了操作规程的工人,会使用操作相应的机器设备,有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内容,就可以治病了。

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的目的,就是简化中医的理,强化中医的用,限制诊断的主观及减少用药的误,即使你不太懂药理、病理,只要把病证、脉证辨清了,就能够在《伤寒论》中找到对应的方药去对治相应的经病。

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的思路是以津液及其能量的变化为核心,以风寒伤人的病程演进为顺序,以病证、脉证的表现为依托,以经方的方药为工具、为武器,对治病邪,调畅病人升降的气机,目的是排除病人脏腑物质、能量出入的障碍,把人体的机能恢复到受邪之前不病的正常状态,或阴阳协调、和的状态,阴平阳秘的状态。

任何生命体,任何人发热的病程演进得需要一个过程,任何高烧不可能一下就是40摄氏度以上,都是从无热到有热,由低烧发展成为高烧的,病证的反映也有一个过程,伤寒郁热之初期,尚未成势,还不是壮热。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长短,又与人体津液减少相关联,人体津液是随热势的增加,热的时间长度增加,而逐渐少,渴的程度逐渐增加,最后发展到阳明腑病,大便干结,大承气汤证。因而伤寒病初期这个程度的内热,是热而不渴,脉浮不渴,还不是壮热,热的时间又短,这个程度的热和热的作用时间都还不足以造成人体津液的损失,病变也就在舌象上还反映不出来,因此伤寒论很少出现舌象的条辩。

津液是人体机能的产物,是生命体新陈代谢,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载体,物质载体。津液是后天饮食所化,由脾胃所主,食物在小肠的生化反应是其精微物质及其携带的热量本源。津液之性集水火于一体,是人体阴阳的征兆,黄帝内经讲“水火者阴阳之征兆”,说的应该就是津液。人体发病,津液的变化都是由正常到不正常,是随着人体本能的排异反应,出阳来抵抗风寒之邪,伴随有烧、发热、体温增加,持续的时间而津液作递减的变化。津液出现减少、津液不足,使人由不渴,到感觉到渴的象出现,由太阳经病的恶寒,到阳明经病的恶热,再到少阳经病的寒热往来,到阴经病的恶寒,大都是人体本身物质、能量减少,津液减少及寒化的结果。脉由太阳伤寒阴阳俱盛的浮紧,变化到阳明经病的浮大,再到少阳经病的浮弦,到太阴经病的沉细,到少阴经病的脉微细,厥阴的脉细欲绝,这些生理变化,是人体的阴阳从太阳经病演进到厥阴经病气血变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太阳经病,以其脉上连风府,故有头项痛、腰脊强之证,见恶寒、无汗;阳明经病,以其脉侠鼻、络于目,故有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之证,见面赤,烦,谵语,狂,胃家实;少阳经病,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有胸胁痛而耳聋之证,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太阴经病,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有腹满而嗌干之证,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少阴经病,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之证见但欲寐;厥阴经病,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有烦满而囊缩之证,见消渴,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伤寒病在经的表现。

可以说伤寒论主要是围绕津液的变化及其引起的病证、脉证变化来进行辩证的,处方的。津液是伤寒论的物理、生理变化的核心。津液足的人,其津液的物理量足,所载的能量与物质足,当患者受太阳寒水的寒邪闭其腠理,怫郁而热,不能作汗出,就会恶寒,发高烧,脉浮紧,就是麻黄汤证了。

在人体一元本能太极的周行运动中,精气处于戌乾亥之乾健的时位状态,是人体藏的精处于最多的状态,精处于未耗散的状态,太极未被扰动,阳气处于未出的状态,阴之动为厥的状态,津液尚未因病邪而耗,厥阴无阳出,巳亥厥阴风木的时位,是人体的原始健康状态,正气最足,“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不能够病于人,是人的病气为零的状态。道家称厥阴风木是太虚元象,指初始万物的景象。是太平的状态。

人生病为逆,伤风、伤寒先犯太阳经,太阳经为表,皮肤为人体之表。伤风是,当人体出汗皮肤毛孔打开之时,或风邪袭击卫气虚弱之人,打开人体皮肤毛孔,受寒不能够及时关闭皮肤毛孔,正气又不能够抵御寒邪入侵,人体皮肤毛孔闭合的功能失效。风为百病之长桂枝汤能够增加人体卫气,恢复人体皮肤毛孔闭合功能,药用是为了止汗,用于伤寒病的太阳中风,这也是桂枝汤是天下第一方的原因之一。古人称人体皮肤毛孔为玄府。厥阴的功能是阖,是闭合阴,止汗,就是闭合阴液的流失。厥阴与少阳相表里,是一对随动关系,少阳出则厥阴阖,厥阴之邪退而不现。厥阴不能阖是风邪加人体的卫气虚所致,现风邪之象。本之不齐在人体躬。

适用于正气尚足,表有病,脉浮、大、紧、弦。热病的根源是寒邪凝滞了太阳寒水,人体的水汽循环出现障碍,汽化的水到达体表寒化之后不能够回流,郁阻后来人体正常机能送达的汽水,阳气怫郁,人体自身出阳的调节功能动作,但是外寒太厉害了,人体自身出的阳,没有解除寒邪,持续的出阳,反而使人的体温不断升高,高温一方面消耗人体的能量能源,同时也消人体的津液,水火者阴阳之征兆。因为人身本身的能量存储,津液存储,在不进饮食的阶段,存量是有限量的。体温就不能无限升高,而且人体的器官也有承受不了超高的温度,犹其是娇脏肺和心脏,高烧常伴有肺、心的病变。因而人的体温,高烧必然有一个峰值阶段,就是阳明病,脉浮长。斗争达到顶峰过后,正、邪都可能会出现疲态,正气会显疲态,脉就会弦、细;或邪气减弱了,脉就大了,但不紧张了,斗争的双方就会有一方支持不住,就出现病的转进或者解和散的象了。阳明病的前期是太阳病,太阳病是正邪双方特续加力,体温持续上升的阶段,邪气甚,人体的津液足,能量足,正气足,脉是浮的,紧张的,双方较力,如循长杆,比少阳的脉弦,就粗大一些,而比阳明的脉就相对细一些短一些,但会硬一些。少阳脉的极端是如新张弓弦,少阳有寒热往来,有寒,有热,有邪气,也有正气,脉就会紧张一些,细一些,但这个紧张与太阳病的脉比就细多了,一个是弓弦,一个是长杆。少阳病是久病正气消耗,能量不足,津液不足,久病必虚正气,邪气随着深入人体的进程越深入也越弱,人体对外邪有阻尼作用。

热的进程,发烧的过程是,初始,是恶寒,但是摸起来有点热,接下去就会是烦,就会不恶寒了,感觉到热了,恶热了,躁动不安,极热,高烧到最后是谵语,发狂。

津液如果火太过,其携带的能量太多,则灼耗津液,人就会渴,大便干燥,便难。津液如果火不足,其携带的能量太少,势力不足,则不能温化寒水,不能卫护皮腠,易成皮水、风水之患。当患者本身津液的物质量、能量供给不足抵抗外邪之耗用,得蓄积一段时间,物质量、能量攒到足以开腠理到时候才能出汗,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风水,风的作用是不稳定,时大时小,时有时无,越婢汤才会有续自汗出的病证。

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说:“胃为十二经脉之主,脾治水谷为卑脏,若婢”。《黄帝内经》说:“脾主为胃生其津液。是汤谓之越婢者,以发越脾气,通行津液”。成无己认为越婢汤方为发越脾气,无疑应该更符合人体津液运动的自然之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