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090:人物案例:韩延寿

 花言大帅 2023-04-08 发布于上海

学习内容:人物:韩延寿

【原文华译】神爵三年(壬戌年,公元前59年),这一年,东郡太守韩延寿升任左冯翊。当初,韩延寿刚做颍川太守时,前任太守赵广汉挑拨官民之间的感情,鼓励相互告讦,所以百姓之间有很多怨仇。

韩延寿改弦易辙,教化百姓互相礼让,召集年纪大、阅历丰富的长者和乡绅,一起商议嫁娶、丧祭的规格标准,基本依据古礼,禁止奢华。百姓都遵从他的教化。凡是纸车纸马和阴间各种用具,一律不许使用,就抛弃在道路上。韩延寿升任左冯翊之后,黄霸接任颍川太守,遵循韩延寿的方针,继续实行,颍川大治。

韩延寿为官,推尚礼仪,好古教化,每到一地,一定聘请当地贤士,以礼相待,广泛采纳大家的建议和谏争。韩延寿注重表彰孝悌和有品行的人,修治公立学校,在每年春秋两季举行乡射之礼,陈列钟鼓、管弦,人们上下赛场时,都作揖相让。

到了八月都试,考课军事,则设斧钺、旌旗,操练骑马射箭之事。修治城郭,收取赋税,一定事先发布告,宣布日期,以按期举行和完成为大事。吏民敬畏,奔走前往,按期完成。

他还设置了里正和伍长,督率百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不得窝藏奸人。闾里阡陌之间有什么异常情况,基层官吏都能掌握,奸人不敢入界。开始的时候,工作非常繁琐,但治成之后,官吏没有追捕之苦,百姓没有受刑之忧,大家都安乐称便。

接待属下官吏,恩施甚厚,而誓约明确。如果有人欺瞒他,韩延寿就痛自刻责:“是我先辜负了他啊!否则他怎么会欺骗我呢!”犯错的官吏知道了,自己更加悔恨羞惭,某县县尉就因此自杀而死。

韩延寿门下的一个职员也是因此自刎,得到旁边人即时抢救,幸得不死。韩延寿为之涕泣,派人请医生诊治,厚赐慰问他的家人。韩延寿在东郡三年,令行禁止,刑事案件大减,因此被提升为左冯翊。

韩延寿出行巡视高陵县(左冯翊管辖范围内的属县),当地百姓有兄弟二人为争夺田产诉讼,请韩延寿判决。

韩延寿为此深感悲伤,说:“我有幸做左冯翊,成为一方百姓的表率,但不能宣明教化,致使民间出现骨肉兄弟争讼的事!既伤风化,也让贤明的县令、县丞、啬夫(相当于乡长)、三老(掌教化的乡官)、孝弟(掌伦理的乡官)都跟着蒙受耻辱,责任完全在我!我应该引咎辞职,回家反省!”

当天,称病不再听取工作汇报,在官府宾馆里躺着,闭门思过。全县官吏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县令、县丞、啬夫、三老都自缚待罪。

于是争讼兄弟俩的宗族全都相互责备,两兄弟深切悔过,自己剃光了头发,光着上身,前往谢罪,愿意把田产让给对方,到死也不再争夺。于是一郡和洽,无不互相传颂诫勉,不敢再犯。韩延寿的恩德威信遍及周边二十四县,没有人敢再告状诉讼。韩延寿的至诚,令百姓不忍心欺瞒他。

韩延寿代替萧望之担任左冯翊。萧望之听说韩延寿做东郡太守时,挪用公款一千多万,派御史调查。韩延寿听说后,也布置他的下属调查萧望之在左冯翊任上时,挪用廪牲署(掌供应祭祀时所用粮食牲口)公款一百多万的事情。萧望之上奏说:“臣的职责在于监察天下,听到案情线索,不能不问,却被韩延寿打击报复。”皇上因此认为韩延寿有问题,下令他们二人各自彻查他们举报的事。

调查下来,韩延寿调查萧望之挪用公款,查无实据。而萧望之派往东郡的监察官员却查出韩延寿在考试骑射的时候,奢侈豪华,超过规定标准,又取官府内的铜器,在月食时铸成刀剑,就跟尚方所制作的御用刀剑一样。还有挪用公款,征发官方徭役供他私人差遣,以及装饰整治车辆甲胄,耗费三百万以上。韩延寿被控“狡猾不道”,斩首弃市。

行刑当天,官吏百姓数千人一路送到渭城法场,老人小孩扶着车轮,争相送上酒肉。韩延寿不忍拒绝,来者不拒,一共喝了一石多酒。命他的旧属向送行的人致谢,说:“有劳远送,延寿死无所恨!”百姓莫不流涕。


【学以致用】

01,韩延寿这个例子值得思考

如果你是老板,遇到这样的干部,你怎么评价?怎么用?

教员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事。

所以,知行合一太难了

02,史书上经常出现一个词语:以惑下愚。

这种手段就是这些心术不正的领导百试不爽的招。

跟那些被打倒的"老虎"一样,在出事之前,形象工程都做的很好,讲话有高度,也有态度,但背后又会是另外一套。

问题是,这种现在出现在企业当中,企业的最高领导会如何处理?

03,韩延寿的手段,到底是教化,还是绑架呢?

至诚至信,就是教化, 使用小的手段,不从根本上找原因,而从道德制高点出发,这就是绑架,道德绑架

04,兄弟二人因为田产诉讼请韩延寿判决,也没有见着他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用裹挟群众的方式要挟,你们这样闹,我就不干了,到时候来了一个不好说话的领导过来,你们自己掂量着办。

如果真的是这样,兄弟两个还怎么在村里、乡里混?还不被用别人拿唾沫星子淹死。

韩延寿这种人物原型,在当下时代很多,动不动道德绑架,动不动用情绪裹挟,把对方给逼的退无可退,最后可能悲剧就发生了

老百姓能知道什么呢?

信息来源有限,真实的信息不知道,知道的也是别人故意制造的,

所以呢,像韩延寿这种人物,表面上做了一点事情,但是对这个组织来讲,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就看老板能不能发现这一点,用制度来进行规避

另外,即便是萧何这样的人物,对老百姓是真心实意的,并不是把“道德”当武器的那种人, 那么,刘邦为什么要警惕?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他裹挟民意造反怎么办?

像韩这种人,虽不至于造反,但是以权谋私这种事肯定不少干,不然哪能被查出来。

谋取私利,就会有人受到不公平对待,并且对方还没办法说出来。甚至把别人求救的通道都给堵住了。

05,如果一个人只能靠道德绑架来解决问题,要么是这个人已经没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要么是这个人故意为之,那么就要小心他的一言一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