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吸气上提胸腔,呼气降肋骨”!这话都听过,但做对的人真的很少!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23-04-13 发布于河南

在练习体式时充分饱满的呼吸,可以让身体充分延展,充满力量,且不会紧绷僵硬,关注自己的呼吸,可以让意识更集中,思想更专注。

图片

除此之外,瑜伽体式练习一呼一吸之间还是一组互相平衡的作用力。就像体式练习中的发力一样,有向远送的就一定有向回收的,有向左的就一定有向右的,有向上的就一定有向下的。互相制约的同时也互相平衡。

比如我们说:吸气延展脊柱,呼气加强前屈,一个向外拉长,一个向里折叠,既让后侧得到延展,也让前侧保持收紧。这也是一种对抗力,是通过呼吸来体现的。

图片

今天和大家聊的是通过呼吸来体现的另外一组力:吸气提胸腔向上,呼气降肋骨。

提胸腔向上,这句口令词大家听得非常多,平时在练习中几乎每个体式都会提到。不管是山式,还是前屈后弯,吸气提胸腔向上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点。

和“吸气提胸腔向上”中的吸气,提胸腔向上相平衡相制约的就是“呼气降肋骨”。

我们把胸廓,肋骨,胸腔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方盒子。

可以想象一下,随着吸气把方盒子的上端向上提上去了,这时下端向下沉,上下才能形成对拉的力,互相平衡制约。只有这样才能让方盒子稳定;增加盒子的长度,也就是我们说的肋间肌打开,延展;让方盒子依然在它原来的轨道上延展或收缩,比如可以防止肋骨外翻、塌腰。

那具体如何做呢?我们可以先到山式或简易坐,这一类脊柱在中立位的体式中去感受。

图片

以简易坐为例:

  • 坐在垫子上,坐骨压实地面,骨盆端正,脊柱延展,双手掌放在肋骨下角上。

  • 吸气时提胸腔向上,呼气时保持胸腔上端的上提不变,把肋骨角的位置向下向肚脐的方向收。

向下很好理解。向肚脐的方向,不仅是向下,还有把两侧肋骨角向身体中线向中间收的意思。你可以想象两侧肋骨角的位置各系了一根线,呼吸的时候,你用手把这两根线向肚脐的方向拽。这根线的走向就是肋骨角在呼气时的运动轨迹。也就是我们说的降肋收肋。

在肋骨角向下向肚脐方向收的同时,耻骨向上提,也向肚脐的方向靠近。

总结一下这里的几个力和方向:吸气胸腔上提以后固定住,一直处在上提的状态,呼气两侧肋骨角向肚脐的方向走,同时耻骨上提,也向肚脐的方向走。

如果你实在找不到降肋骨这一系列的身体感觉,你可以伴着呼气微微做一点点拱背来强化这种降肋骨收核心的感觉。好像猫牛式中的“呼气卷尾骨拱背”一样。

图片

当你做对了以后,你就会发现:胸腔扩张,脊柱延展,腹部收紧,核心稳定,腰椎稳定,盆底肌上提。一气呵成。

这时候你不就需要刻意的憋气,维持腹部和核心,你只要维持稳定饱满的呼吸就可以了。

在脊柱处在中立位的体式找到感觉,就可以把呼气降肋骨带到其他体式中去了。比如后弯和前屈。在前屈可以创造更多的空间,同时为髋关节的折叠提供更多的动力源泉。在后弯中,可以创造更多的延展,同时稳定腰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