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中医四大名著·金匮要略》值得熬夜品读!

 治骨以来 2023-04-15 发布于江西

推荐!《中医四大名著·金匮要略》值得熬夜品读!

第九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成因、脉症、分类与预后

一、成因与脉症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患饮证的病人,饮水过多,会很快感到气喘胀满。凡吃得少而饮水多,水会停在心下,病重的心下悸动,轻的呼吸短促。脉象双弦的是寒证,都是大下后造成里虚的缘故。脉象只一侧弦的则是饮证。

病人指体质虚弱之辈,若饮水过多,脾气一时转输不及,水津聚集于胃,上泛胸膈,肺失肃降,必然会突发气喘胸满。若脾运尚健,水津渐被转输于身体各处,喘满遂消,此属暂时性停水,与《伤寒论》“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之状相似。但脾胃虚而食少之人则不然,由于脾胃虚弱,纳运失职,则食少,又饮水过多,脾运更加无力,水谷不化为精微,反停蓄心下成饮。“水停心下”,有轻重之分,饮邪轻微,仅妨碍气机的升降,故短气;重则饮邪凌心而心下悸动。

痰饮病多见弦脉,但与虚寒性的弦脉不同。由于大下后里虚阳微,为全身虚寒,故两手俱见弦脉且无力,揭示了正虚;痰饮病乃饮邪偏注于体内某一局部,故左手或右手脉弦而有力,反映了邪实。

二、四饮与脉证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異?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问:饮病有四种,是什么意思?老师答道: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四饮以什么作为区别?老师答道:若病人身体向来肥胖,现在消瘦,水饮流走肠间,发出沥沥的声音,这称为痰饮;饮水以后,水流在胁下,咳唾痰涎的时候,牵引胁下疼痛,这称为悬饮;饮后水液流行,渗入四肢,应当汗出却不汗出,身体感到疼痛和沉重,这称为溢饮;咳嗽气逆而倚床呼吸,气息短促不能平卧,病人外形像浮肿的样子,这称为支饮。

根据饮停的部位及主症不同,痰饮病可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凡水饮流走胃肠者,属狭义痰饮。未患痰饮病前,脾运正常,饮食入胃后,变化精微充养全身,则形体丰满;既病之后,脾运失常,饮食不能化生精微充养形体,反停聚为饮,所以形体消瘦。饮流肠间,与气相击,故沥沥有声。水饮流注胁下者,属悬饮。两胁为肝肺气机升降之道路,饮流胁下,妨碍肝肺气机,致肝气不畅,肺气不降,故咳唾并牵引胸胁疼痛。水饮流行于四肢肌肤者,属溢饮。肺合皮毛,司汗孔开阖,脾主肌肉四肢,若肺气失宣,脾气不运,水饮归于四肢,渗溢四肢肌肉之间,阻遏卫阳,汗孔开阖失常,则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而沉重。水饮贮于胸膈者,属支饮。饮聚胸中,凌心射肺,致肺失宣降,心阳不展,则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肺合皮毛,水饮犯肺并外走皮肤,故其形如肿。

三、留饮与伏饮

留饮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心下有水饮停留,病人背部寒冷,其范围如手掌大。

留饮,即水饮久蓄而不去者。心下有留饮,即饮邪久留于胸膈、胃脘而不去,由此必然阻遏胸膈、胃脘等处阳气的通达。诸阳皆受气于胸中而转行于背,今心、胃的阳气不能通达于背,饮邪便乘机流注于心、胃在背部的腧穴,督脉上升之阳受阻,故出现背冷如手大。

“心下”所指部位,似以胃脘为主,涉及胸膈。“背寒冷”非饮病独见,凡是外邪郁闭阳气,或气虚阳弱下达,都可致背失温煦而觉寒冷。但心下有留饮的背寒冷,则以范围局限“如手大”为特点。

伏饮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膈上有痰,胸满,气喘,咳嗽,吐痰涎,发作时则恶寒发热,背痛腰疼,眼泪自行流出,病人身体颤抖,而且摇动得很厉害,这必然是有痰饮潜伏于内。

伏饮,是指痰饮之邪藏匿于体内深久,难于根除,发作有时的病情。饮伏膈上,抑遏心阳,阻碍肺气,常有胸满气喘、咳吐痰涎等症。若逢气候变化,感受风寒外邪,便可引动内饮,导致伏饮发作。风寒外袭太阳经脉,经腧不利,正邪相争,则恶寒发热,背痛腰疼。风寒外束,饮邪内伏,内外合邪,郁遏肺气,不得宣降,其气上迫,致使满喘咳吐加剧,并见眼泪不能控制而自出。外寒内饮,妨碍阳气宣通,经脉失于温养,故肌肉掣动剧烈,以至全身都摇动起来不能自主。

四、饮病预后

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脉象弦数,又有寒饮,在冬季和夏季,就很难治疗。

饮病脉弦为其常,若脉弦数,多为寒饮夹热。冬寒有利于热却不利于饮,若用温法又恐增热化燥;夏热有利于饮却不利于热,欲用清法则虑伤阳碍饮。

第二节治则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患痰饮病的,应该用温性的药物来调和治疗。

广义痰饮病,多系中阳不运,津液停聚为湿,湿凝成痰,积留为水饮,由于阴凝饮邪,最易伤人阳气,其临床表现,虚实并见,故其总的治疗原则,首当用药性偏温者,采取调和的原则。

温药作用表现为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三方面,使患者表里阳气温升宣通,水饮得化,水谷精微营贯周身,旧饮去而新饮不生。

所谓“和之”者,有调和、调理之义,非燥之、补之也。若刚燥则伤正,“饮当去水,温补反剧”。“温药和之”者,是在温药之中,兼用行气、消饮、开阳、通导二便和清郁热的药物。其具体治法,如温中降逆、行气利水、消痰涤饮、通导二便等。实寓有对痰饮病辨证论治的精神。

第三节证治

一、痰饮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心下有痰饮停留,胸胁支撑胀满,头目晕眩,用苓桂术甘汤主治。

“心下”包括“胃之上,心之下”、“膈膜中”。膈膜、胃脘有停饮,则阻碍气机上下循行,饮邪弥漫于胸则胸满,淫溢于胁则胁满。所谓“支”者,正如徐彬所云,“撑定不去,如痞状也”。饮阻于中,则清阳不升,故头目眩晕。

本条为脾胃阳虚所致的狭义痰饮,故用苓桂术甘汤温阳蠲饮、健脾利水。

该证的主要脉症:头目眩晕,或心悸、心悸静发而动止、短气、胸闷,或咳嗽气喘、咳吐清稀涎沫、胸胁支满,或脘腹逆满、气上冲胸、呕恶,胃脘满闷而有水动声,而色黧黑有水斑,目下发青或背寒冷如手大,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质淡嫩,或淡胖,或边有齿痕,苔白润,甚至水滑,脉沉弦,或沉滑,或沉紧,或细滑,或濡。

病机:脾胃阳虚,饮停心下。

治法:温阳蠲饮,健脾利水。

主方: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温化三焦水饮:在上焦者,有茯苓利肺通调水道,宁心而镇水气凌心之惊悸,桂枝辛温以通心胸阳气,炙甘草振奋心阳;在中焦者,有茯苓以健脾,白术燥湿运脾,炙甘草补脾护液,共制水饮上泛;在下焦者,有茯苓甘淡渗利水邪,桂枝化气下气,降冲行水,白术利水。故后世称本方为苓桂剂之祖方。既是治广义痰饮病的基础方,亦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具体运用。

注意事项:

本方偏于辛温,适用于阳虚痰饮。凡阴虚火旺及脾胃有热饮者,慎用。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见上。肾气丸亦主之。方风脚气中。

呼吸短促,有轻微的水饮停留,应当从小便去其饮,用苓桂术甘汤主治;肾气丸亦可主治。

原文“短气有微饮”,因有脾虚、肾虚之异,故治法有别。此处“短气”乃因轻微饮邪阻碍呼吸所致,与前文的“水停心下……微者短气”之意相同。“微饮”是因痰饮病在缓解期中,其症状不明显,没有根治而产生的。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微饮”为何“当从小便去之”?尤怡《金匮要略心典》云:“饮,水类也,治水必自小便去之”,因饮邪虽微,乃水饮内阻,必然妨碍脾肾气机之升降,三焦水道不得畅通运行,多致小便不利或小便不正常,而小便正常乃是肺脾肾气化功能恢复的指征。饮与水既同类,欲蠲其饮,宜利其水,故治此类微饮,当用化气行水法,使气化水行,饮有去路。可知“当从小便去之”原文有两层意思:一是饮病有小便不正常的症状者,直接用利小便一法以去饮,这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总治则中“通行水道”的作用是一致的;二是通过利小便达到通阳化饮目的。

即使饮病没有出现“小便不利”的症状,也可用利小便药,所谓“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间接达到“振奋阳气”之目的。

人体气机之升降出入,与心、肺、脾、肝、肾密切相关,故本条“短气”,因其产生部位有别,则治法迥异。

“苓桂术甘汤主之”者,若因脾阳不运,津液留而为饮,“气”不能上升于心肺,症以呼出之气短促为特征者,当用此汤通阳化气利小便,药后使饮随小便而去,故方后注云“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肾气丸亦主之”者,若因下焦肾气虚弱,不能化气行水,津液聚而成饮,水无出路,饮泛心下,肺失宣降者,症以吸入之气短促、动则更甚为特征,以及兼见畏寒、手足逆冷、少腹拘急不仁、小便不利或失调、舌质淡、苔细白,脉沉虚弦滑或沉细,当用此丸温阳化气,使肾中阳气蒸腾,水化为气,饮随小便而去,则短气有微饮亦解。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条微饮的形成,是肾气衰微所致。肾气依赖于肾阴与肾阳,阳根于阴,若徒用辛温燥烈之药壮阳化饮,则独阳不长,反而不能蒸腾化气、通阳蠲饮,故肾气丸中有熟地、山茱萸、山药等滋阴以生阳的药物相伍,此“阴中求阳”也;更用少许桂枝、附子生少火而化气行水,所谓“少火生气”也。微饮去,则短气解,并不违背治痰饮病当“温药和之”的总治则。

先渴后呕咂,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方见上。

先口渴后呕吐,是水饮停于心下,为素有水饮,用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先渴”,为心下素有水饮,妨碍脾运,津不上承。“后呕”,为渴而饮水过多,加重心下停饮,饮盛上逆,胃失和降,故曰“此属饮家”。治以小半夏茯苓汤利水蠲饮,和胃降逆。方中半夏、生姜蠲饮开结,和胃降逆,茯苓利水导饮下出。

饮停致渴与津伤致渴应加以区别。前者口渴常喜热饮,虽饮却不多,多则必呕,常伴心下痞、口淡、舌质淡或边有齿印,苔白滑或白腻。后者往往有津伤病史,口渴饮水量多,舌质多红或舌体瘦小,少苔或无苔,舌面乏津。

该证的主要脉症:呕吐清水,口不渴,舌苔白滑,脉弦。或有心下痞,眩悸。

病机:水饮上逆,胃失和降。

治法:利水蠲饮,和胃降逆。

主方: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一法四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注意事项:

脾胃阴虚者慎用。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绩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病人脉象为伏,想要下利,下利后反而感到爽快舒适,虽然下利,但心下仍继续坚硬胀满,这是留饮将去而未去的缘故,用甘遂半夏汤主治。

本条拟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本条留饮欲去未去的症状、病机、治法。

除前述脉症而外,尚见“虽利,心下续坚满”,一个“续”字,可知在“其人欲自利”之前,早有“心下坚满”症,即使在下利之后,“利反快”爽,但快爽不久,心下继续见坚硬胀满,说明留饮牢结,未能去尽。“此为留饮欲去故也”一句,《医宗金鉴》提出“当在利反快”之下,方合因势利导之理。原文“欲去”者,徐彬云,“虽坚满而去者自去,续者自续,其势已动,故曰欲去”,但新饮仍然日积。则本条病机为:留饮欲去未去而新饮日积。

本方煎煮法、用量、甘遂与甘草相反的问题。

原文所载甘遂与甘草的计量方法,与《金匮要略》其他含有甘遂或甘草的方剂不同。对临床报道的分析发现,若甘遂、甘草都作煎剂或散剂时,二药多取等量,或甘草小于甘遂;若甘草水煎,甘遂用散剂冲服,则既有取二药等量者,也有甘草大于甘遂者。而动物实验发现,甘草与甘遂配伍应用并取同一种剂型时,若甘草量大于甘遂,则有相反作用,甘草愈多,毒性亦愈大,故使用本方应加留意。此外,本方的煎煮法,宜从《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痰饮第六》记载,即甘遂与半夏同煮,芍药与甘草同煮,然后将二药汁加蜜合煎,顿服之。其关键之处,一是甘遂不与甘草以同一种剂型同煎;二是最后合煎时,一定要加白蜜。现代临床医家也有将甘遂研末,3克以内冲服,或装入胶囊服或人余药药汁加蜜再煎。若用煎剂,甘遂当少于8克,可直攻水饮而不致毒人。

该证的主要脉症:胸脘痞闷,心下续坚满,咳喘腹痛,肠间沥沥有水声,欲下利,利反快,大便溏泄,夹有黏液或身体局部有积液,小便不利,呕吐涎沫,背寒,口渴不欲饮,苔白滑,或厚腻,脉沉伏或沉弦有力。

病机:留饮欲去未尽,新饮日积。

治法:攻下逐饮,因势利导。

主方:甘遂半夏汤方

甘遂、一本作无。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渣,以蜜半升,以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主方分析:

本方主用攻逐膈膜心下留饮的甘遂,驱水由胃肠随大便而去,佐以半夏散结除痰、降浊下行,补甘遂之不逮,再加芍药散结和阴,甘草护液调中,蜂蜜缓中解毒,共奏开破利导而不伤正之功。甘遂半夏汤为攻逐留饮之猛剂,正是取其甘遂、甘草二药相反,同用之以激荡久留深伏的饮邪,使之下降外出。

注意事项:

,言其量从小而直攻水饮,不致毒人。一般单用甘遂只有祛痰之功,无逐水之效,若须逐水,甘草倍于甘遂者,方能泻水。本品内服过量,其中毒反应为腹痛,剧烈腹泻水样便,呈里急后重感;如服量较多,可出现霍乱样米汤状大便,并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血压下降、脱水、呼吸困难、脉搏细弱、体温下降、谵语、发绀等症状;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致死。

服法本方为逐水攻坚之峻剂,服后必见水泻,黏腻如鱼冻样物。故宜顿服;服后自觉从左胸部或胸腔部,有水声下行者,为药中病所;如水饮积聚,暂时难去尽者,宜采用补脾或补益心脾或肾气丸之方,与本方交替用之,既稳妥又可祛邪,攻邪又不伤正。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腹部胀满,口舌干燥,这是肠间有水气,用己椒苈黄丸主治。

前文曾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本条“腹满,口舌干燥”,其病因是肠胃转输不利,不能把当下行之水液全部下输膀胱,致水饮留滞肠间,并非水气泛溢全身肌肤,故曰“此肠间有水气”,亦可见腹内“沥沥有声”。而且“腹满”明显,正属狭义痰饮。原文“肠间有水气”,而无泻利症状,与肺气郁结、饮邪化热、蕴结肠间、腑气壅塞密切相关;“口舌干燥”亦因肺气郁而不降,脾气不能散布水津上润所致,不能误为单纯的热结。可知本条病机为饮热交结于肠、气机不利之实证,治当荡热涤饮,前后分消。用己椒苈黄丸主治。

该证的主要脉症:肠间有水气,肠鸣腹胀,口舌干燥,二便不利,或下肢微肿,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弦滑或小数。

病机:饮热交结于肠,气机不利之实证。

治法:荡热涤饮,前后分消。

主方: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方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本方防己“苦以泄之”,善于渗透、旋转肠间水气,椒目“辛以散之”,熏蒸水津上潮口舌,且除“心腹留饮”,二味辛宣苦泄,导肠间水气从小便而去;葶苈苦寒“破坚逐邪,通利水道”,凡水气停留一处,有碍肺降者宜之,与大黄相伍,攻坚决壅,由上而下,直泻肺与大肠痰热水气从二便而出。用蜜为丸者,甘缓以缓药力之猛并滋润脏腑。如此则前后分消,腹满自解。肺气得降,脾气得升,饮去而水津得以上潮,故方后日“口中有津液”,口舌干燥即解。方后又云“渴者加芒硝半两”,是说服此方而反渴者,为水饮久停、郁热内结之象,故于原方再加芒硝以软坚破结,取大黄推荡之力,攻逐其顽固郁结的饮邪,使水去而脾气散津,口渴自解。此乃《内经》“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之义。以蜜为丸,可缓和本方利导之性,使祛邪不伤正。先食饮服,有利于药物直达肠间,导邪下出。“稍增”,意在逐渐加量,不可过量,以免寒凉伤其阳气。

注意事项:

本方为前后分消之剂,只适于饮邪内结实证。脾胃虚弱,饮邪停滞者,当禁之;攻下逐饮之法,当谨慎使用,可暂不可久,以免攻逐太过,损伤正气。本方条下特注明“先食饮服一丸”,是用丸剂并结合递增加量法,以达到峻药缓攻之目的。

二、悬饮

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患悬饮病的,用十枣汤主治。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