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行大义之干支

 赤丹 2023-04-22 发布于河南

原文

        支干者,因五行而立之。昔轩辕之时,大挠之所制也。蔡邕《月令章句》云:“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也,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 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辰。阴阳之别,故有支干名也。而名有总别,先论总名,次言别号。


        总名支干者,干字乃有三种不同,一作幹,二作簳,三作干字。今解簳字者:此支簳既相配成用,如树木之有支条茎簳,共为树体,所以云簳。又作幹者,幹济为义,支者,支任为义,以此日辰,任济万事,故云支幹。又作干字者,亦是簳义,如物之在释上,能竖立显然,故亦云竿也。世书从易,故多干也。次别号者。


        《诗纬推度灾》云:“甲者,押也,春则开也,冬则阖也。” 郑玄注《礼记 · 月令》云:“甲者,抽也。乙者,轧也。春时万物皆解孚甲,自抽轧而出也。” 丙者,柄也。物之生长,各执其柄。郑玄云:“丙者,炳也。夏时万物强大,炳然著见也。” 丁者,亭也,亭犹止也。物之生长,将应止也。戊者,贸也,生长既极,极则应成,贸易前体也。己者,纪也,物既始成,有条纪也。郑玄云:“戊之言茂也,已之言起也,谓万物皆枝叶茂盛,其含秀者抑屈而起也。” 庚者,更也。辛者,新也。谓万物成代,改更复新也。郑玄云:“谓万物皆肃然改更,秀实新成也。” 壬者,任也。癸者,揆也。阴任于阳,揆然萌牙于物也。郑玄云:“时维闭藏,万物怀任于下,揆然萌牙也。”


        子者,辈也,阳气既动,万物孳萌。《三礼义宗》云:“阳气至,孽养生。” 丑者,纽也。纽者,系也,续萌而系长也。故日孳萌于子,纽牙于丑。《三礼义宗》云:“言居终始之际,故以纽结为名。” 寅者,移也,亦云引也。物牙稍吐,引而申之,移出于地也。《淮南子》云:“寅,演,动生也。”《三礼义宗》云:“寅者,引也,肆途之义也。” 卯者,冒也,物生长大,覆冒于地也。《淮南子》云:“卯,茂也,茂然也。”《三礼义宗》云:“卯,茂也。阳气至此,物生滋茂。” 辰者,震也。震动奋迅,去其故体也。《三礼义宗》云:“此月之时,物尽震动而长。” 巳者,已也。故体洗去,于是已竟也。《三礼义宗》云:“巳,起也。物至此时,皆毕尽而起。” 午者,仵也,亦云萼也。仲夏之月,万物盛大,枝柯萼布于午。《淮南子》云:“午者,忤也。”《三礼义宗》云:“仵,长也,大也。明物皆长大也。未者,昧也。阴气已长,万物稍衰,体薆昧也。故曰薆昧于未。”《淮南子》云:“未,味也。”《三礼义宗》云:“时物向成,皆有气味。” 申者,伸。伸犹引也,长也。衰老引长。《淮南子》云:“申,呻也。”《三礼义宗》云:“申者,身也,物皆身体成就也。” 酉者,老也。亦云熟也,万物老极而成熟也。《淮南子》云:“酉,饱也。”《三礼义宗》云:“酉,犹也。犹,伦之义也。此时物皆缩小而成也。” 戌者,灭也,杀也。九月杀极,物皆灭也。《三礼义宗》云:“此时物衰灭也。” 亥者,核也,阂也。十月闭藏,万物皆入核阂。《三礼义宗》云:“亥,劾也。言阴气劾杀万物也。”


        《尔雅》岁次云:“太岁在寅,名摄提格。”《淮南子》注云:“格,起也。万物承阳而起。” 卯名单阏。单,尽;阏,止也。言阳气推万物而起,阴气尽止也。辰名执徐。执,蛰也;徐,舒也。言伏蛰之物,皆散舒而出也。巳名大荒落。荒,大也。言万物炽盛而大,落落而布散也。午名敦牂。《淮南子》云:“敦牂,言万物盛庄也。” 未名协洽。《淮南子》云:“协,和也;洽,合也。言阴欲化,万物和合也。” 申名涒滩。《淮南子》云:“涒滩,滩,大从也。言万物皆循其精气也。” 酉名作鄂。《淮南子》云:“名作鄂,鄂,零落也。言万物皆堕落也。” 戌名阉茂。掩,大也,置也。言万物皆大置也。亥名大渊献。渊,藏;献,迎也。言万物终亥,大小深藏窟伏,以迎阳也。子名困敦。困,混也;敦,沌也。言阳气混沌,万物垂孽也。丑名赤奋若。奋,起也;若,从也。言阳气奋迅万物而起,无不顺其性;赤,阳色也。《春秋纬》云 “太阴所在” 之名,与《淮南子》《尔雅》不同。


此并支干别名大意,终从气解,故以具释之。


 


白话解读

        支干指天干地支,一般称干支。天干、地支是根据五行确立的。明确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关系,也就能清楚天干地支的由来了。根据东汉蔡邕《月令章句》记载,天干地支的创始人,是黄帝的大臣——大挠。 斗机本来是北斗七星的第三星,名天玑。玑,亦写作 “机” ,常用它来泛指北斗。建是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位。因为北斗斗柄在农历每月所指的方位不同,因此“建”亦转指月份(亦称 “月建” “月尽”),比如我们说大建,指的是农历有30天的月份,亦称 “大尽” ;小建则指农历有29天的月份,亦称 “小尽”。据说大挠是在搜集五行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北斗斗柄所指的方位来判断,从而制作了天干地支。这说明天干地支是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基础上确立的。我们首先从北斗七星讲起。


        在北部夜空,有七颗明亮的星星,排列成一个勺状,称为 “北斗星”。北斗星属于大熊星座。其中,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排列成 “斗勺”,从天璇向天枢连线方向延长5倍就可以找到北极星,玉衡、开阳、摇光排列成 “斗柄”。在我国北方,这个“大勺”一年四季总是处在地平线以上,围绕北极星转圈。这个转圈是有规律的,它与地球围绕太阳所做的公转运动同步。北斗星围绕北极星转一圈,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其时间长度就是一年。





        斗柄朝向的变化与太阳从南到北、从北到南的往复回归运动是大体同步的。也就是说,和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同步的。前面阐释五行名的时候,我们已经讲过,春、夏、季夏、秋、冬分别与木、火、土、金、水相应。五行的每一行又各分为阴、阳,五行乘以2,计得十数,分别用十干来表示。


        支则是根据月亮的月相变化周期而来。我们看到的月亮,有时弯弯像眉毛,有时圆圆像银盘,这种盈亏圆缺的变化就是月亮的 “月相" 变化。月球本身不发光,是靠反射太阳光发亮的。被太阳光照射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月球绕着公转的地球自西向东旋转,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以致月球的明亮半球有时正对着地球,有时侧对,有时背对。这样,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形状就会发生盈亏圆缺的周期性变化。北斗星斗柄所指方位围绕北极星一圈与月亮月相变化周期经过十二次循环大体相应。





        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要的时间平均为29.5306天,这也就是月相更替变化的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从北半球看,太阳从最低到最高,或从南到北回归运动的周期,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赤道南北回归运动的周期,其所需要的时间等于365.2422天,称为一个 “回归年” 。回归年等于12.3683朔望月,约等于12个月。这12个月分属春、夏、秋、冬四季,即木、火、金、水四行,每一季的最末18天属土,共得五行之情。大挠据此确立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用以称呼月。


        因为天干与太阳的活动有关,而地支与星象、月相有关,所以,古人从事天文方面的事务的时候,就要用到天干所命名的“日”,从事土地方面的事务的时候,就要用到地支所命名的“辰"(月)。日自己可以发光,故为阳;月自己不发光,故为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天干与日、与天有关,地支与月、与地有关,所以二者有阴阳之别。而天干地支之名又有总名与别号的不同,所以先论述总名,次论述别号。


(一)先述总名


        “干” 字有三种解释:第一种,“干” 字解作 “幹”。“斡” 的意思是事物的主体,如树幹、骨幹等。事物的主体决定着事物的成败,所以,“幹" 还有 “济” 的意思,“济” 的意思是成,就是能成就其事,担当其任的意思。


与“幹”相配合的“支”字,也有担当、承受的意思。用表示日的干与表示辰的支相互配合,就可以任济万物,成就万事。第二种,“干” 字解作 “簳”。“簳” 的本义是 “小竹” 。《五行大义》将“簳” 解释为如同树木的茎干与支条,而不是直接解释为树木的茎干与支条,盖有深义。其实,反而是 “幹” 字有草木之茎的意思。两相比较,可以加深对其意义的理解。第三种,“干” 字解作 “干"。古代 "干” 通 “竿”,竿是竹竿,所以,《五行大义》认为 “亦是簳义”,引申出天干之“干” 的意思是好像物体高悬在竿上,非常醒目,让人可以一目了然。“干” 字的这三种解释,后来在流传过程中都被简化了,各种书籍大多把天干之“干”直接写作“干”。


(二)次论别号


1. 十干


(1) 甲


        先从 “甲” 字字形讲起。甲,小篆字形为


,上部像草木种子发芽时上戴甲壳,下部一竖像草木种子发芽之茎,整体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所以,“甲” 字本义就是种子萌芽后所戴的种壳。对此,《五行大义》引用两种文献做出了两种解释:一是《诗纬推度灾》。《诗纬推度灾》说,甲,意思是押;押,意思是拘押。春天则开启,冬天则关闭。植物果实外面都会形成一层硬壳,这种硬壳对里面的果实而言,起的作用就如同管拘、关押一样。到春天时甲壳开启,冬天时甲壳关闭。以阴阳而论,外壳对果实形成束缚是阴气,阴气强大,阳气在内发生,阴气对阳气的作用如同拘禁、关押,但发生之阳气萌动,终会冲开束缚而抽芽。二是郑玄注《礼记 · 月令》。郑玄注《礼记 · 月令》说,甲,意思是抽。“抽” 的本义是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拔出,这儿指从甲壳中抽出。


(2) 乙


        先从 “乙” 字字形讲起。乙,小篆字形为


,《说文解字》说:“乙,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与丨同意。” 意思是说,“乙” 字像春天时草木弯弯曲曲生长露出地面的样子,这时阴气还十分强大,草木长出十分困难。用 “乙” 表示草木的长出,这与牵引向上行的“丨" 用意相同,都是自下通上,所不同的是 “丨” 上行顺畅,“乙” 上行艰难。万物初出艰难到何种程度呢?郑玄注《礼记 · 月令》说,乙的意思是轧,即万物从土中生出,就如同车轮辗地一样滞涩。


        甲、乙都是指万物从内向外透、从下往上升的运行形态,都是木,都属于春天,代表了春天万物生长的两种状况:破壳抽芽,屈曲生出。


(3) 丙


        先从 “丙” 字字形讲起。丙,小篆字形为


,《说文解字》说,“丙” 字 “从一入冂。一者,阳也。” “丙” 字字形是一、入、冂组成的会意字,上面的 “一” 代表阳气。阳气在上,说明事物的阳气已经到了最上面,这时候事物正在随心所欲地生长。《五行大义》解释 “丙" 有两种意义: 一是 “柄” 。“柄" 意思是权柄。万物的生长,各自执掌自己的权柄。实际上就是讲万物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任意生长。二是 “炳”。“炳" 的意思是光明强大。郑玄注《礼记 · 月令》说,丙,意思是炳,夏天之时,万物得到强烈的光照,能够旺盛地生长,因而呈现灿烂、鲜、明强大的样子。另,于省吾《殷契骈枝》说,丙,现今俗称为物的底座。


的形状,上像平面可置物,下像左右足。“一” 在其上为阳气,正是阳气发越,事物置于台面之上,可以显著表现之象。


(4) 丁


        先从 “丁” 字字形讲起。丁,小篆字形为


,《说文解字》说丁字像夏时万物如草木之上果实下垂的样子。这是万物最强盛的时候,但与此同时,万物的生长也就将要停止了。所以,《五行大义》说,“丁” 的意思是 “亭” ,“亭” 与“止" 同义,意谓万物的生长将要停止了。丙、丁都是指万物只能向上行、不能往下走的运行形态,都是火,都属于夏天,代表了夏天万物生长的两种状况:旺盛生长,结出果实。


(5) 戊


        先从 “戊” 字字形讲起。戊,小篆字形为


,《说文解字》解释说,戊在五行中位于中宫。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的每一甲中都有与辰相配合的一组干支,共有五组,即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因辰为龙,故称五龙。五龙代表五方之龙,皆汇聚于 “戊” 字之中,象征中央是五行汇聚之所。中央为土,土中包含着五行。《五行大义》对 “戊” 字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