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2021-4

 初丹德月 2023-04-22 发布于四川

《王阳明心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的负面情绪,其实都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源于我们对事物所抱有的看法。

理学要灭的只是溢出道德的堤坝,在社会上肆意横流的物欲,而不是在法律和道德规范内活动的人的正常欲望。

谁解释了世界,谁差不多就掌握了世界。

所谓“经过解释的现实”,其实就是自然世界的“意义化”。

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通常都是君临一切的,它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管空气。当意识形态渗透到人的内心时,通常会换个词,叫世界观或人生观。

事实上,“道德”的原意,本来就不是指现成的规范和准则。“道”的本义是道路的道,是等待你去发现并行走的一条道路;“德”的本义是获得的得,是等待着你去实践并获得的一种价值。

真正的修行是精神的提升和超越,不是肉体的逃离与飞升,正如一朵莲花之所以美丽,并不是因为离开污泥,而是长于污泥而不污染泥。所以,真正的修行必然要在油盐酱醋的日常生活中进行,也必然要在混乱扰攘的尘世中完成。一旦你经由正确的修行获得了心性的转化,那么你自然就会发现:这个原本充满了“污秽和丑陋”的世界,其实就是完美的净土,当下就是圣洁的天堂。

所谓自性,其实就是佛性。

不管禅宗还是心心学,教人“做减法”并不是要叫你放弃一切,而只是叫你放下对一切的执着。换言之,需要改变的并不是你的外在生活,而是你的心。
人们常把善与恶的敌对比喻成光明和黑暗,但是,假如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当光明出现的时候,黑暗就消失了。黑暗并没有离开,而是融入光明之中,变成了光明。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指出,让我们不快乐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本来与我们个人完全无关的事情,我们却要让自己对号入座;二,对于那些不能掌控的事情,我们潜意识里老是想掌控。

在修行过程中,理性思维与直觉体悟就像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只有二者并用,才能让良知彻底呈现。

无善无恶是心的本体,有善有恶是意念的发动,知善知恶就是良知,为善去恶就是格物。

人的心体虽然没有善恶可言,但是意念上却肯定“有善有恶”,故而需要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来监管。
 
这是今年看的第二本关于王阳明的书,从传记过度到国内一些学者对心学研究的论述性文章了。这本书的作者王觉仁也是一位心学研究者,书里以《传习录》里截取的部分文章为立足点,就心学的一些中心思想:良知,格物,无善无恶等展开了论述。
 
昨天特意听了浙江大学哲学系董平教授关于王阳明心学的公开课,发现跟这本书作者王觉仁对心学的理解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于一个学说,尤其是一个已经过世学者的学说,后人面对这些遗留下来的文字,必定会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但孰对孰错也就很难断定了,或者说,压根没有必要去判断对错,对错的答案只在已过世人的脑子里,后人再争论对错,都只是没有意义的喧哗。面对这些有趣的学说,每个人的理解都有差异,但只要它对每个个体的成长和认知产生了影响,改变,那这个理解就有意义了,也算某种意义上的知行合一了。
 
王阳明应该算是一个融会贯通的高手了吧,心学吸收了佛教,理学,儒学,禅宗等许多学派的知识,然后通过王阳明一生的实践,把这些知识融合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价值体系)。他有自己的原创性,也继承了很多先人的智慧,在我看来,这才是一个成熟体系,不一味摒弃过去,实践在当下,并把当下实践的结果应用于未来验证。
 
或许,我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像王阳明一样成为圣贤的远大理想,但不管我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对自己的认识都是必经之路。在我看来,修行也好,哲学也好,艺术也好,心理学也好,都是对内对外的一种认识之道而已,这些书看来看去,这些理论研究来研究去,慢慢就发现,到头来大家都在说一件事:如何更好的活着。
 
继续探索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