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孔子秉称圣人,曾国藩低他半头,王阳明凭什么这么牛?

 Frank_Chia 2023-04-25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内容来源:量子教育精品课程《阳明心学与领导素养》。

课程老师:何善蒙,量子教育特聘导师、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前言:

王阳明,与孔子并称两大圣人,创立的阳明心学至今在东亚都有广泛的影响力。

日本的稻盛和夫学习阳明心学,白手起家创下两个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的海尔、万科、上汽等企业的管理哲学都源自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够让人从晚明一直追捧至今?本文带你简单了解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帮助你修身养性,提升领导素养。

读完本文,你能了解到:

1.阳明心学的核心四句话

2.阳明心学的3个核心论点

3.知行合一的正确理解

以下为正文:

一、阳明心学的核心四句教

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最后的高峰,对中国乃至东亚文化圈都有重要的影响。

什么是阳明心学?我们通常会用四句话来表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4句不是王阳明讲的,但在他的书里确实有类似的表达。后来就被广泛用来概括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1.无善无恶心之体

这句话是说心原本的状态是没有善恶的。

2.有善有恶意之动

心原本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可是当人有想法的时候,心就有了善恶的区别。

动是起心动念的意思。任何一个念头都是有善恶之分的。

所以,心里没有念头的时候,是无所谓善恶的。有了念头,就产生了善恶。

第一句到第二句,是从讲本体过渡到了讲现象。

3.知善知恶是良知

有了善恶之后,就有了善恶的判断区分,所以知善知恶是良知。

良知是阳明心学当中最具有特色的概念,换句话说阳明心学的特殊性就体现在良知上。

良知就是对善恶的判断。我们也经常讲,良知就是道德。所谓有道德,就是能对善恶进行区分和辨别。

4.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句话在说一种善恶的选择。有了良知,知道了善恶,接下来就是“为善去恶”,做好事不要做坏事。

而格物,就是指人需要在心上面做的功夫,把善的留下,恶的去掉。

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王阳明对格物的理解,就跟朱子理解的完全不一样,方向是相反的。更大范围来说,心学和理学的方向都是相反的。

而说起阳明心学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讲3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心即是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心即是理,或者说心外无物,是整个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也是基础。王阳明的学说之所以从理学变成心学,就是因为他认为心才是根本。

文章图片2

所以说,心外无物,是整个心学系统的理论基础。而致良知,则是阳明心学的标志,也是王阳明能名垂青史的关键。而知行合一,则是指具体的行为理念。

二、心学的理论基础: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是心学家的基本立场,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就悟到了“心即是理”的概念。

心外无物,字面意思是我的心之外没有任何的事物。因此,中学教科书批评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理由是王阳明认为事物是由心决定的,否定了事物的客观存在。

但王阳明在《传习录》里面是这么描述的:“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文章图片3

这段话非常的有意思,是说王阳明和朋友去南镇玩,一个朋友指着岩石中长出来的花对王阳明说:“你说心外无物,那这束花长在深山中,自开自落,跟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朋友也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把阳明心学理解成了主观唯心主义。

而王阳明的回答是两句话,分别对应两个场景。

第一种场景就是“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注意,王阳明用的是“此花”,说明王阳明没有否定这个花的客观存在。

接下来重点就是“寂”字。寂是寂静的意思,佛家也说寂灭。

而我想用更现代的话来解释,寂的意思是无感,没有联系。也就是说,当你没有来看这个花的时候,你跟花之间是没有任何联系的。花还是那个花,你的心还是你的心,这是两个东西。

第二种场景是:“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意思是说,今天你来看这个花,你就跟这个花建立起了联系。也就是说,这个花有了相对于你而言的意义,花具有了存在你心里的意义。所以,王阳明总结说,这个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从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并没有否认花的客观存在,只不过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而当自己去看花的时候,花就变得有意义了。

这段话非常重要,它直接向我们说明了,比起事物是不是客观存在,古人更关心事物存在的意义。

花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们养花,从中得到了心灵上的快乐和满足,花的意义就不一样了。也就是说,花的意义是我赋予的。

文章图片4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心外无物。

很多人都会把喜欢的人称为“王子和或者公主”。在碰到这个人之前,这个人是客观存在的。但当他成为你的“王子或者公主”的时候,他就被你赋予了“王子或者公主”的意义,而他对别人来说,仍然只是一个客观存在。

实际上,王阳明在“心外无物”的过程中,发现了人心具有极其强大的“赋义功能”。

俗话讲得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也是一样的。我们关注的东西不一样,心的大小就不一样,人的成就也会不一样

很多人听到这会觉得很空泛,实际上并不是,因为它最终关心的是落脚点在哪里,也就是你的心在关注什么。

作为领导者,如果我们的关注点更高一点,自我完善的空间才会更大,成就才会更高。

三、心学的标志: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阳明在江西定乱时悟到的。

江西定乱给了王阳明极大的触动,让他忍不住思考“人到底有没有良知?”

而良知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孟子,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不虑而知,不需要考虑就知道的,就是良知。

王阳明的讲法跟孟子很相似,他写过两首诗,叫《答人问良知二首》:

良知皆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谁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却是谁?

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若将痛痒从人问,痛痒何须更问为?

良知就是你一个人的时候知道,除了这个良知就没有别的知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但却都不一定明白良知这件事。

良知这种东西,其实每个人自己最清楚。可以欺骗别人,但骗不了自己。假如我们把这个痛痒给别人,那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致良知这里,我觉得大家可以关注两点:

第一,良知是一种道德

第二,良知是每个人都有的。阳明心学能在晚明形成一种社会思想的运动,也是因为这一点。

圣人就是道德圆满的人,每个人都有良知,那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性。

所以,王阳明在《传习录》里也提到:“满街都是圣人”。

文章图片5

当然,可能性跟现实性还是有区别的,可能成为圣人,跟已经是圣人是两码事。

所以王阳明不只讲良知,而是讲致良知,把良知落实到每一件事情上,才能够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最终成为圣人。

王阳明认为,我们要确认自己的良知,首先要在心学上下功夫,认识到自己是有良知的。其次是在事上磨练,做每一件事做得恰如其分,合乎良知的要求。

心上功夫和世上磨练的综合,才能保证良知被“致”出来,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我们经常说,做人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其实,就是说我们要坚守自己的立场,做的所有事情有最基础的要求和规范。

像我们在职场中做管理也好,跟人交往也好,大都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

怎么样能够既从自己出发,又能让他人愿意接受呢?可能良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衡量标准。

心学家经常讲一句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的所有事情才是问心无愧的。当我们所有事情都问心无愧时,我们所有的行为才能够恰到好处。

四、心学的行动理念: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提出的。

知行合一中,知和行的关系非常重要。我们所有人的活动,其实都是围绕知和行两方面展开的。

探讨知行问题,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探讨我们的人生观

如果这里的“知”理解为良知,那“知行合一”很好理解,良知必然是有行为的。

也很多人认为:知是知识、观念,行是行动。知识会决定行为,行为会落实知识。

从理论上讲,知行的关系有两种,知先行后和行先知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把名字从陶文俊改成过陶知行,最后又改成了陶行知。

从陶之行到陶行之,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次序的问题,但是背后涉及到的根本立场是不一样的。

再举个例子,奉行“知先行后”和“行先知后”的人,往往人生目标、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以知为先,就是只要关注学习理论知识就行,行不行动是无所谓的。

网上有句很流行的话叫做:“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懂得了很多道理,是做到了知,大道理是懂的,但没办法过好这一生,就是知而不能行。

而王阳明针对这种“知而不能行”的现象,强调了“知行合一”的理念,提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这里面还有一个直接的表达,那就是“用行来取代知”,通过对行为的强调,来强化知行的关系。

当把我们把“知”理解为“知识”时,往往会陷入无意义的想象,脑补出许多困难,影响行为的落实,最终导致知行脱节。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够去想,而是说想多了容易给我们自己设置很多不必要的困难。

就像企业对领导者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执行力,没有执行,一切规划、方案都是没有效果的。

而知行合一,大概是最能够体现效果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