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丰味道|甲子𠧧肉鱼糜香,是你的家乡味吗

 风吟楼 2023-05-04 发布于广东

所谓“食在甲子”,甲子的美食很多,比如卤肉鱼糜、薯粉签、猪血汤、鸭肉汤、虾粿、豆花、糖糜、蚝烙等等,但在许多原著甲子人还是觉得“卤肉鱼糜”是最具家乡渔港特色的美食。

“糜”字,释义是煮米使之糜烂。甲子人将“粥”称为“糜”,沿用着古称。糜,其实就是粥的一种。从字面意义看,“粥”字由中间的米和两边的弓组成,意思是水火并用,左右开弓将米粒拉扯大,只有将米粒煮开煮熟后,生米就成了“糜”。

文章图片1

卤肉鱼糜的配料是最适合甲子人好“臭初”的口味。甲子的卤肉是用“三层肉”来卤的,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鱼棱”就是甲子特色的卤鱼风味,卤鱼料不论是鳗鱼的、旗鱼的都鲜甜香而无腥味;鱼糕、虾仁、鱿鱼丝更是因甲子鱼港的特色海产品,加工鱿鱼丝和虾仁,要求干湿恰到好处,弹而不硬,柔而不松,细嚼甜而润香。结合甲子人的口味而形成的风味,又在“糜”里再加上“翅甫”粉未一泡,香喷喷得啊,让人垂涎三尺,吃后令人口齿留香。

甲子的卤肉鱼糜的糜很讲究火候,煮糜要用柴火的,温火细煲,“糖心”就可以了,米粒不能煮得太烂,这样咬起来有弹性,有嚼头,有米浆的甜味。煮出一锅好糜有很多讲究。经验丰富的糜师傅会在火候上,煮白糜时米粒刚爆腰就要熄火,余热会将糜继续熟化,最后糜粒下沉,上面形成一层状如凝脂的糜浆,甲子话称为“湆”。俗话“湆滚咯”则是说,时机已到,来比喻意外收获。如果煮得太糜烂,就不是甲子卤肉鱼糜了。

文章图片2


不忘初衷,方得始终。70、80年后的人可曾记得寒冬腊月凌晨时分,只穿着二件单衣、赤着光丫,冷冷飕飕的上早读课时的情况?这时,最让人精神一震的事莫过于街角上的那档飘着的卤肉鱼糜香糜档,它会一下把你从冰窟中拉回到暖温的世界。若这时,身上刚好有爸妈给的二分钱,来瓯渗和了卤汁还有几块卤旗鱼料的鱼糜,你的世界就是“第一等”。曾经上市场有一档糜档,因为掌厨是一位从小从事卤肉鱼糜的师傅,北栅人'番薯'。番薯叔加工卤肉鱼糜是认真的,特别是卤肉的加工更是得到甲子卤肉宗师“卖糜尤”的衣砵,风味独特。每天上午,惹来了甲子众多喜欢吃糜的食货人,他的那档卤肉鱼糜也成了甲子食货云集的集聚地。

文章图片3

能吃者得到一份暖胃的享受,会吃者找到一份心的平静。近年来,好卤肉鱼糜的甲子人把卤肉鱼糜开到了汕尾、深圳、广州……在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中,卤肉鱼糜氤氲悠悠着每个飘在异乡的游子,暖和着每个思乡的胃,人生的从容淡定全在那瓯卤肉鱼糜中。更有商业奇才,尝试着各种厨艺,把卤肉鱼料加工成真空包装可以快递全国各地,以解在外地发展的甲子人于那口卤肉鱼糜之馋……
千端万斛数嗟佗,醉卧排档对阿婆。
神马生涯原是梦,海风起处自卤糜。


甲子卤肉鱼糜,甲子人最暖胃的美食,和着古渔港咸涩的海风,温饱着世世代代的甲子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