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述大文人苏轼的政治生涯

 海曲上人 2023-05-17 发布于山东

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国人总能背诵上几句,但是苏轼的政治生涯可不仅仅是历史课本上简单的几句话,不过总结起来也不复杂,总体上苏轼的政治生涯有“三起三落”,都与王安石变法密切相关。可能是人生充满了多次大起大落,苏东坡的灵魂的感受比别人更敏锐,他用曼妙的诗词表达内心的不安和忧愁。我是通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第一次读到这句“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这句词很容易从字面释意:静谧的夜晚,受伤的鸿雁还是收拢着翅膀不肯高飞;皎洁的明月,惊起的喜鹊依然无法安心落在枝头上。从读到这句起,我就深深喜欢上了这句词,始终把它作为我的网名昵称。我们都像那伤鸿,如那惊鹊,即便有片刻的安宁,仍警惕的四下观望,每一丝风声、每一处树影都让我们疑神疑鬼,神经处于无休止的紧绷状态。

提起苏轼,我们固有的印象是一名宋朝的豪放派词人,留下后人传颂的诗篇中,表述乐观豁达的诗词我们都能不假思索的都能背诵上一句,诸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但是表达自身内心惴惴不安的,我却只读过“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一句,或许这才能反映出一个真实的苏轼,一个一生中“三起三落”的苏轼。

苏轼人生中第一次“春风得意”是在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他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他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核心观点就是“立法从严,施法从宽”,这种观点强调“疑罪从无”在当下也不过时。后来这篇策论被收入了《古文观止》,这篇策论使他名震京师、脱颖而出。这次科举也可谓是“神仙打架”,不仅有苏轼、苏辙兄弟,还有同为从唐宋八大家的曾巩,开创理学的二程——程颢、程颐,还有因“横渠四句”名传千古的张载等人。这次科举可谓是中国文史上最群星璀璨的一次考试,名列前茅的苏轼起点不可谓不高。考中进士后,苏轼的第一个职务是陕西凤翔府判官任职3年,后任职史馆,再到杭州做通判,然后到密州任太守(公元1074年),时年38岁,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个月。可以看出,苏轼刚步入仕途的那几年是呈逐级上升的态势,倍受朝廷的重用。

元丰二年即公元1079年,苏轼并没有想到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大难临头的导火索竟然是因诗而起。苏轼极为反感因王安石变法的执行过程中诸多流弊,对新法实行过程中出现的弊端以诗词的形式进行批评和讽谏。苏东坡反对变法,新党李定和舒亶等人为苏轼罗织罪名,一心想置他于死地。苏轼当年七月二十八日被逮捕,被关押在御史台130余天。而乌台就是御史台的别称,为何称为乌台也是有一段历史典故的:据《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苏轼人生中第一次落魄事件,“乌台诗案”由此得名。幸因宋太祖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又因宋神宗爱惜苏轼的才气,他才算躲过一劫,被贬到黄州去。苏轼到任黄州后,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郁郁之情。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此时起的。

苏东坡的第二次回到权利的中心,东山再起是在公元1085年4月,此时宋神宗驾崩,10岁的哲宗继位,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新法,史称“元祐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旧党复位也使得苏东坡青云直上。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苏东坡用了17个月。这时的苏东坡没有刚中举的时候春风得意了,历经风霜的苏东坡清醒的认识到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并不可取,由于政见不合,苏东坡很快迎来的第二次人生低谷。这次低谷算是苏东坡主动知难而退,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公元1089年7月至公元1091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

苏轼第三次起落,还是离不开新、旧党争。苏东坡公元1091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这反应出了当时宋朝政局的极端矛盾,一方面,太后对苏东坡极为赏识,希望他作为与新党制衡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苏东坡认识到朝局积弊,新党的改革还是存在益处,并不想全盘否定新党政策,当权者对苏东坡,爱恨交至。可以说,清醒者反而落不得好下场,不选边站队只能被当成“墙头草”。绍圣四年(公元1093),支持新党的太后驾崩,18岁的宋哲宗亲政,继承神宗遗志推行新法。但哲宗亲政时期,改革并没有成为中心,新党反而把打击旧党,作为首要任务,党争愈演愈烈。此时,苏轼又被划入“旧党”之中,一贬再贬。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上任1个月又被贬到遥远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个月;再贬,被贬到更远的海南儋州。

东坡先生的一生,起起伏伏,辉煌过、失意过。先不提在文坛造诣多深,他的政治生涯可从来没顺利过,坎坷的一生始终与党争相连,与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格格不入,用我们后人的眼光来看,苏轼像是一个“新、旧”党争的过程中一个理性的旁观者,始终以辩证的角度看变法的优劣——既肯定变法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推进军队建设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又否定变法中像涉嫌朝廷放贷的青苗法、两浙路严苛的食盐专卖法、鼓励人告密的手法等带来的弊端。身处在一群“杀红眼”的人群中,一个理智的人往往显得特立独行,这才是苏轼一生坎坷的重要原因吧。

文章图片1

苏轼晚年画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