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诊断| 夏 宇:促进学生有效地辨析词义、使用词语

 新用户79795753 2023-05-19 发布于贵州

促进学生有效地辨析词义、使用词语

 夏   宇

【摘   要】在“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精选、添加必要的程序性知识。教师可以基于学生自主积累,精选语言材料做专题指导,设计综合性的言语实践活动,并补充具体的活动质量标准。
【关键词】 辨析词义   使用词语   高中语文

“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是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专题活动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重要的教学内容。

之所以说这个单元重要,是基于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及内容的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1]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围绕着语言建构与运用展开谈的。“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对应的“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正是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内容。因此,统编教材必修上的这一单元,具有较高的课程价值。

教材中的“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这一教学内容,涉及的语言知识内容比较多,且知识的系统性也很强。例如系统介绍“词语选用”,除了“语义轻重、侧重点、使用对象和范围、语素、语境”等知识,还可能涉及语体、色彩、音节、古今义、方言、外来词等诸多方面。教师备课时面对大量术语,有可能会出现知识过于繁杂琐碎的问题,而且容易陷入单向讲授和机械训练的陈旧教学模式。统编教材的编写,确实突出了词语使用而非术语介绍,但原则性的要求较多,操作层面的指导比较少,因而,使用教材实施教学时又容易产生学习深度不够、学生理解片面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基于具体的语言材料做更扎实的讨论和分析。正如李卫东老师所言:“既摒弃机械操练知识的技术工具主义,又避免忽视知识的相对主义和浪漫主义。”[2]

问诊案例

《准确辨析词义,精妙使用词语》教学实录

陆   敏

【课前任务】

请搜集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越多越好。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朱自清《荷塘月色》)

学生收集到的近义词有:

抚摸—— 拂弄、轻拂、抚弄

润湿—— 润泽、浸润

应和—— 辉映、附和

泻—— 倾洒、轻洒、落

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师:今天我们学习“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大家翻到教材129页,仔细阅读最后两行,看看教材设定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生:研读作家作品,探究词语的使用艺术,写一篇语言札记。

师:对,核心是“探究词语的使用艺术”。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探究词语的使用艺术呢?请大家看教材这部分的三个小标题。

师:第一个小标题是从词语的意义角度探究词语的使用艺术,那么第二、三两个小标题呢?

生:是从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个角度探究词语的使用艺术。

师:这节课,我们来从词义的角度探究词语的使用艺术。

任务一:探究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

活动一:加点词语能否用上面各组中的近义词替换?为什么?

生:“抚摸”是指轻轻地摸,而“抚弄”力量更大,词义更重,而“轻拂”“拂弄”一般适用于风吹的状态,这里是说“母亲的手”,不合适。

生:“润湿”和“润泽”,前者强调“湿润”,而后者强调“不干枯”,这里指空气里有水气,应用“湿”,而“浸润”不能修饰名词。“应和”用于声音,“辉映”一般用于色彩和光芒。

生:“泻”形容水的倾洒,这里特指月光如水,另外两个词的使用范围更广。

师:那我们来总结一下,近义词意义上的区别有哪些呢?(和学生一起梳理总结)—— 有词义轻重、侧重点、使用对象和范围的区别。

活动二:探究如何运用语素分析法来辨析词义。

师:那么,你们发现辨析近义词词义的好方法了吗?(学生迟疑思考)想想你们在辨析“润泽”和“润湿”时是怎么做的。

生:抓了不同的字。

师:是的,这不同的字就叫“异语素”,通过分析异语素的细微不同来辨析词义的方法就叫“语素分析法”。

师:请选择恰当的近义词填在句中合适的地方。

 轻拂   拂弄   轻洒   倾洒    染   抹

①春风(   )着那鲜红的旗帜,和煦的阳光(  )在寂静的小道上,像不经意(   )上了一缕金光。

②秋风(  )着树干,枯败的树叶随风(  )在大地上,为大地(  )上了枯黄的底色。

生:句①填“轻拂”“轻洒”“抹”。

生:句②填“拂弄”“倾洒”“染”。

师:为什么呢?

生:“轻拂”比“拂弄”更强调“轻”,适合春风;而“倾洒”的“倾”是指“倾泻”或“倾倒”的意思,这里是和煦的阳光,所以用“轻洒”更能搭配。而最后一空前文说的是阳光“不经意地”,后文是“一缕”阳光,所以用“抹”。

师:嗯!不错,那完成第二句的同学呢?

生:我觉得秋风力量大些,所以用“抚弄”,而这里的树叶应该是随秋风倾落而下,所以用“倾洒”,前文说大地被黄叶覆盖,颜色更深面积更广,所以用“染”。

师:嗯,从同学们刚才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利用语素的不同能区分近义词在语义轻重、侧重点上的差别。

任务二:探究语境的制约因素,恰如其分地使用词语。

师:刚才同学们在选择“抹”和“染”时特别强调了前后文的语意,这前后文语意其实就是我们在用词时所需要考虑的语境。

请大家品味作家选择括号外词语的精妙之处。

①细草空林,丝丝冷雨搀风片。瘦小孤魂,伴个人儿便。  寂寞泉台,今夜呼君遍。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阴森/恐怖)面。(黄仲则 《点绛唇》)

②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剥落)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淡化)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史铁生《我与地坛》)

师: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句来分析。

生:我认为第一句“桃花”二字非常精妙。不是阴森恐怖,竟然是“桃花”。它本是美好的象征,在整首词阴森的氛围中,与氛围形成巨大反差,反而凸显了当时恐怖的意境,让人毛骨悚然。

生:我认为第二句“剥蚀”和“淡褪”用得很精妙。“剥蚀”写出了琉璃外形被“腐蚀”,内里被风雨侵蚀的特点;“淡褪”形象地表现出朱红色彩和“气质”的黯淡。这两个词凸显了一种历经长久岁月后沧桑破败的意境。

生:我觉得还能感受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怀。

师:是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对词语的选择和使用还要考虑到它的语境,这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用词。语境的恰切包括三个方面:①能准确表现所写对象的特点,②能精确生动地表情达意,③能和谐贴切地营造所需意境。

任务三:探究词语搭配准确精妙的原则和方法。

活动一:探究词语搭配准确的基本原则。

师:下面是同学们课前积累的一组近义词,请选择合适的填在括号里,并从语法角度分析原因。

润湿   浸润   润泽

那(  )的空气里(  )着一缕淡淡的栀子花的味道,它(  )了我的头发,也轻轻地(  )了我枯萎的心。

生:第一空需要一个形容词做定语且强调湿润,填“润湿”;第二空需要一个动词做谓语,而且搭配的事物是味道,所以填“浸润”;第三、四空都需要动词,但搭配头发习惯用“润湿”,习惯用“润泽”搭配心。

师:嗯,很好,我们发现,词语在用法上要注意三方面:一是词性是否正确,二是充当的句子成分是否恰当,三是它搭配的词语是否合适。我们在使用词语时要注意符合语法的规则和搭配习惯。但是,我想请大家看看下面的几组例子。

活动二:探究词语搭配精妙的方法。

①看祥子没反应,高妈真想(俏皮)他一顿。(老舍《骆驼祥子》)

②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史铁生《我与地坛》)

③小菜初上市来,叫卖的声音是(新鲜)的。(杨吉甫《石子》)

师:括号里的词语和其他词语的搭配是否有语病?比如“俏皮”是形容词,可是却跟了宾语,形容颜色难道不该用“鲜艳”“耀眼”吗?“新鲜”这个词又怎么可以用来修饰声音?

生:形容词“俏皮”活用为动词,将高妈想调侃祥子的心理表现得更生动有趣。

生:第二句中的“浮夸”和“炫耀”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琉璃”和“朱红”代表的那种热闹浮华的厌烦。

生:是的,作者是想要归于一种安宁和沉静的生活,这些词更能体现他的心境。

生:我觉得第三句是通感,让人感受到空气和心情都“新鲜”了,很有味道!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棒!可见,词语的搭配要做到精妙生动,不仅要准确,还要有情味,很多时候,为了这更好的艺术效果,词语适用的范围、对象可以移用,词语的词性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可以改变,还可以融入修辞来增加文字的感染力。从准确到精妙,从意义到情味,这或许是我们遣词造句需遵循的原则。

任务四:个性思考与创作。

师:请你从“更准确、合语境、有情味”的角度分析“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填什么词更精妙。

生:我觉得可以填“抚”和“映”。因为“抚”字有轻柔之感,常与轻风细柳搭配。“映”字有“映照”的意思,感觉更适合月色照梅花的意境。

生:我觉得用“舞”和“伴”这样会有一种活泼灵动的意境。

……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原作者苏小妹用的却是“扶”和“失”。(学生惊讶状)你们觉得如何呢?请课后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赏析和选择,并写一则语言札记。

[本文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课题“高中语文活动单元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编号:KC2021-030)的研究成果]

(重庆市求精中学校   400042)

诊断意见

作为必修上的一个活动单元,教材编者围绕“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设计了一系列言语实践活动。陆敏老师的这节课,根据教材现有内容,采取集中专题处理的方式,对本单元第三个实践活动“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中的第一部分“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展开教学。从这节课的实施过程来看,突出特点有二:

一、教师依托教材,补充了必要的语言知识技能

教材对“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部分只做了简单的描述:先借老舍的话提出要做到“恰当”“合适”;方法就是通过作家对原稿的修改体会用词的准确,通过作家对不同词语的选择体会词义的细微差别,还要注意词语的用法,尤其是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显然,上述内容比较简单,而且原则性较强,如果用来上一节课,还缺少具体的内容支撑,特别是相关的程序性知识。

这节课,教师所补充的知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从语义轻重、侧重点、使用对象和范围四方面辨析近义词意义,从不同语素入手辨析近义词在语义轻重、侧重点上的区别。二是注意语境恰切,包括准确表现所写对象的特点,精确生动地表情达意,和谐贴切地营造所需意境。三是词语使用注意词性、充当句子成分以及搭配是否合适。词语的搭配要做到精妙生动,要准确、有情味。为了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词语使用的范围、对象可以移用,词性和句中成分可以改变,还可以融入修辞,来增加文字的感染力。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重要的原则:“从准确到精妙,从意义到情味,这或许是我们遣词造句需遵循的原则。”简而言之,就是增加了语素和语境等方面的操作性知识,帮助学生完成好词义辨析和词语选用的任务。

张志公先生说:“汉语语素在语言里的活动能量很大,组合能力很强。说汉语的人,掌握的语素够不够,运用得熟不熟练,是语言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3]因此,通过语素分析,辨析同义词词义,是祖国语言文字教学中最基础、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学好这方面知识,具备相关素养,可以在交际中使得表达更加准确、鲜明、生动。

同样,因为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它没有或者说极少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它不靠形态变化作为把词组合成更大的语言片段的手段,而是靠语序和辅助词”[4]。考察一个词的词性、充当句子什么成分,这是语义组合时首要的语义选择限制条件。词语使用的搭配,则是语义组合的基础性知识,也是祖国语言文字教学中的重要知识。考察词语搭配是否恰当,其教学意义和价值,不只是为了改进词语的使用效果,更在于通过词语的有效组合确定词语的语义,提升理解能力。

以上两方面的语言基本知识,面向实际运用,面向思维操作,具备可接受性,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不过,“异语素”的说法过于生僻,可以使用教材上的说法“不同词语间的共同语素”,这样运用,概念更准确,也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至于“语境的恰切”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说“桃花”“剥蚀”“淡褪”这三个词的“精妙之处”。实际上,“桃花”这个例子所体现的语境知识应该是具体语境使词语获得特殊意义,“剥蚀”“淡褪”则是本课学习“任务一”中同义词辨析活动的延续,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借助语境,更容易说出“剥蚀”“淡褪”比“剥落”“淡化”具有哪些丰富的意义。教师所提示的“准确表现所写对象的特点,精确生动地表情达意,和谐贴切地营造所需意境”这三点,尚不足以揭示“语境恰切”的具体内涵和要求。

语言交际中,表达者的特定的思想感情,是语言形式和特定语境相结合的产物。[5]从词语的角度看语境的恰切,主要应分析语境对语义有什么样的限制和影响、词语的选择运用是否切合语境,以及如何通过选用词语来创造语境。鉴于语境分析的知识比较复杂,教材也并未涉及这一问题,所以在此谈论“语境恰切”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教学效率不高,倒不如避开“语境”这一术语,舍去这一环节,留到高二或高三再专门探究。

至于语境对于本课的意义,实际上在于提示这样的语言运用规律:词义的辨析与运用,决不能做孤立的、专门的研究,要以语用为目的,在具体的句、段、篇章的背景下考虑怎样去选择和运用,将具体的言语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去理解、分析和评价。

二、教师围绕关键概念,设计了较为务实的学习任务

作为活动单元的专题学习,教师依托教材所提示的活动,做了必要的细化与落实。以具体任务为导向,层层递进,环节非常清晰。

本课的核心任务为“从词义的角度探究词语的使用艺术”,包括“探究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探究语境的制约因素,恰如其分地使用词语”“探究词语搭配准确精妙的原则和方法”等子任务。之所以说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务实”:首先,这些任务是紧扣本课的关键概念“辨析词义的方法”和“词语运用的基本规律”来设计的;其次,近义词选词填空、近义词对比分析赏析,这些任务,都属于“咬文嚼字”式的典型任务,操作难度以及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语感和言语经验的形成;最后,结论从任务活动中生成,尤其是一些结论是从学生自己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归纳出来的。如借助课前任务中朱自清经典名篇中的两个例句,从“抚弄”比“抚摸”力量更大词义更重,总结出“词义轻重”(其实这两个词不光有词义轻重,还应有使用范围和感情色彩的差别);从“润湿”强调“湿润” “润泽”强调“不干枯”,总结出“侧重点”;从“应和”用于声音,“辉映”一般用于色彩和光芒,总结出“使用对象”;从“泻”形容水的倾洒,“倾洒”“落”的使用范围更广,总结出“范围的区别”。从“湿润”与“润泽”比较出“异语素”。学生通过自主发现获得个性化的体验,才有可能建构自己的言语经验。教师则找到关键点进行点拨。这种初步的梳理、归纳工作,是在语感基础之上形成语理的必要基础。

不过,作为课堂讨论,本课呈现出的活动广度和深度尚显不足。就一些例句的一组词语而言,围绕某个具体的词,基本只能呈现一两个学生的发现和感受,发言的学生是否能够说清楚词义之间的差别,能不能进一步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整个过程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而略显仓促。比如“轻拂”比“拂弄”更适合用于“春风”,但“拂弄”用于秋风则不仅有学生说出来的“力量上的差别”,“弄”这个语素有把玩、游戏的意思,也更具动感,感情色彩更加复杂;“倾洒”比“轻洒”,除了语义重外,使用范围更广,动作持续时间更短,等等。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要求出发,在活动的设计上,这类意图发现语言规律的活动,还是要结合更多的研讨交流,并让学生借助支架展开更加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为好。另外,借助一堂课,孤立地讨论如何“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是困难的,从课堂表现可以发现,一旦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就难以脱离“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的另外两部分内容——“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把握词语的语体色彩”。因此,完成任务要注意前后勾连、综合分析。

再如,对《我与地坛》中课内例句的讨论,此处有一定的展开,活动效果是比较好的;然而,对“剥蚀”和“淡褪”的分析,还可以再挖掘。从语法关系看,“剥蚀”“淡褪”使用时一般不带宾语。在这里,作者却赋予地坛以主观色彩,仿佛这是地坛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是作家在语法上打破常规的写法,教师还需要在随文品味精彩词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体会这样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往往在语言常规的基础上有所超越,从而体现语言的灵活性。正如本课“任务三”中教师所总结的——“不仅要准确,还要有情味,很多时候,为了这更好的艺术效果,词语适用的范围、对象可以移用,词语的词性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可以改变,还可以融入修辞来增加文字的感染力。”这一原则,在“任务二”里其实也是应该有所体现的。

从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看,根据“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教师要落实学生对于语言材料的自主积累。对于“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这一学习内容,教学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语文要想学得好,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学生首先要大量积累,取得足够的经验,将有关的知识表象建立起有效联系,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进行迁移运用。因此,本课的任务设计应注意与其他单元(任务群)的日常读写教学相融合、渗透,鼓励学生随时展示、运用平时的积累成果,而非单纯实施语言知识教学。教师要在课上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梳理,发现零散的语言材料之间的关联,并能将知识结构化,从现象中探究出语言规律,这才是语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专家处方

一、基于学生自主积累,精选语言材料做指导

首先,教材单元导语说:“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多读多记,积累尽可能丰富的词语,形成自己的词语库。词语库充实了,才有选择的余地,才能更好地发挥语言的表现力。积累是为了运用,要让词语库中的词语'活’起来,就要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对词语进行比较、辨析,并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和使用。”上述要求前后连贯、互相支撑,教学时应注意整体落实。就本课而言,学生目前只是就教师现场提供的材料做了简答题式的反馈,未能让自身词语库中的词语“活”起来不能不说有些遗憾。教师可以围绕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精妙使用,提前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词语积累,课堂上,就教师提供的例句,在辨析、赏析的同时,尽量联系各自的积累,甚至自己总结出一些规律或者认识,效果会好很多。

其次,教师选用语言材料(例句)做专题教学指导,应指导学生发现更多典型的语言现象并做深入分析。一堂好课,其核心价值在于形成学生的个体言语经验,进而发展正确有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选择语言材料实施探究活动时,教师应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经典与日常的关系,选择例句时不要急于向陌生材料迁移和拓展,要把教学内容与其他读写单元(或学生日常写作)尽量串联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感,把学生有印象、有感觉,并了解其表达背景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活动。这节课,教师选取了经典课文中的精彩词语,如《我与地坛》《春》等,效果不错,但《点绛唇》《石子》这样的陌生的语言材料就不够典型。其实,必修上册中,《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等课文中还有大量需要学生反复品味、咬文嚼字的词语,都可以作为课堂例句使用。

最后,精选语言材料做指导,要坚持借助文学语言开发思维。这节课,教师专门设计了“个性思考与创作”环节,体现了教师通过语言活动全面提升思维品质的意图,这是很好的。语言表现形象,是通过唤起和改造头脑中的表象来实现的。词语不能直接给读者提供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而是利用读者原有经验中的带着个人色彩的表象。学生因个人生活经历不同,表象的联想也存在差异。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教师还可以在其他环节中也注意借助词语所提示的特征,增加应有的具体细节,使形象变得更加清晰鲜明,并在词与词的搭配关系中提升学生唤起词语表象的能力,让相关的情景、事件、色彩、声音、气味、感觉以至心理状态固着在词这一符号上,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一方面,文艺语体中的词语,形象性突出,色彩鲜明,还有生动的口语,是较为理想的范例。这节课,教师的选例主要来自散文和小说,这就具有开发形象思维方面的好处。教师在指导学生体会词语使用精妙时,可以依托例句,进入语境,或表现词语的意象组合,或体会词语中的细腻情感及其变化,激发情绪感染;在此基础上,争取让学生产生更多的联想和创造。

二、增加具体的活动质量标准,融“教—学—评”为一体

我们将课程标准的理念落位于课堂,其目的在于努力实现语文课堂的提质增效。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除了上述选择材料、优化活动设计等方面,还包括用恰当的评价来保证学习质量。具体的活动质量标准,应该是表现性标准或表现性量规,它应该指向持续性理解和单元基本问题,以之确定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增长点,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水平做出不同层级的描述,引导学生持续性地理解和改进。

本课的出发点和增长点应该根据本单元的关键内容和学科关键能力的主要教学问题或概念来确定。对于“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这一单元来说,单元的基本问题可以提炼为:如何将文本的阅读理解、文章语言的品鉴与词语的积累运用有机结合,从而丰富我们的词语库,形成语言运用的经验和正确使用汉语的能力。根据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在评估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对词语进行比较、辨析,并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提高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高一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的学业水平要求,可以设计“词义辨析和词语使用”的评价标准,帮助老师和学生随时了解教与学的程度。例如:

图片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为了体现积累的重要性,还可以增加“记录”维度,评价学生日常词语积累的不同水平,作为“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的基础性要求。这样做,也有利于督促学生养成辨析词义的语言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
[2]李卫东.检视大概念、主题、学习任务群与学习项目[J].课程·教材·教法,2021(6).
[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10). 
[4]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庄文中,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13.
[5]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3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64.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100036)
[《中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