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一防空洞:巩县兵工厂地下防空洞

 扬眉剑客 2023-05-22 发布于山东

#历史开讲##河洛文化##郑州头条#

随着巩县兵工分厂的相继投产,蒋介石为加强兵工厂防务,成立了巩洛警备区,为巩县兵工厂增派一个高炮连,还令第四十五师驻扎巩县,并在四十五师师部另设一个连编制的别动队,别动队身着深蓝色中山服,左胸前佩戴圆形铜质证章一枚,上书“健功”二字,别动队在巩县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蒋介石还在巩县组建了一个“陆军重迫击炮第一营”,当时的孝义镇,简直就是一个大军营。

当时,日本在对我国作战中已使用了飞机,蒋介石令洛阳航空学校主任祝绍周加强巩洛防务,要求巩县兵工厂务必加紧地下防空洞建设。

文章图片1

1935年6月,祝绍周令洛阳航空学校学兵队一中队带两门二生高射炮进驻孝义,巩县兵工厂为加固地下防空洞,开始大量烧制红砖,为解决取土问题再次征地。

巩县兵工厂地下防空洞是在原来地下工程的基础上建设的,历时数年建成,主通道东到石河沿,西至洛河滩,南通和义沟,北达白沙村,将新老两厂从地下连接起来,四通八达,网状如树,形如迷宫。

按照巩县老百姓喜欢靠山打窑洞居住的习惯,把巷道出口设在及其隐蔽的沟壑边、老百姓的窑洞里或者河滩地带,主干道设四个出口,西出口在洛河岸边,向东贯穿新老厂区,穿陇海铁路、石河道到巩县老飞机场东出口;北出口在老厂区地道口,南斜穿陇海铁路至孝义西沟南出口。

防空洞主干道长达近20公里,设有办公室、靶厂、弹药库存、军械库存等防空设施。防空洞内有专门的通道,也有窑洞式的集体活动场所。

通道全部用红砖发拱砌成,一般高2米以上,宽1.6米,可并行两人,主要出入口的备用出口,高2.1米,宽0.8米,仅可一人通过。大洞高4米,宽3米,深20多米,可容一百余人,小洞大小不一,一般能容下数十人。

文章图片2

最具特色的当属地下发电机机房,吸取当地人汲水辘轳形状设计建造,不但与干道相连,而且通风、排气、出入,可自成系统。也有传说,是为纪念当时挖洞取土系辘轳垂直提升这种劳动方式特意设计的。当地人称此洞为辘轳把弯窑。洞内挖有水井、发电机房,用水供电独成体系。

各分厂厂区、办公室、医院、学校均有出口,出入口多达47处,其形状有线形、弧形、蝴蝶形、螺旋形、弓字形、S形等十多种形状,美观适用,如遇空袭,全厂一万余名职工,可在3分钟之内迅速疏散到地下,凡交叉口或转弯处,均设有指路标志。

文章图片3

该防空洞充分利用了巩县地区黄土坚固支撑的地质特点,全部在地下20米以下凿洞,工程用砖全部以德国进口制砖机、利用当地优质黄土、先以人工制坯、半干后经机器挤压、采用德国技术烧制而成,三覆三圈,具有坚固的抗击力。

利用巩县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形条件,数十公里的防空洞,全部采用自然通风,无需任何机械帮助。工程由于设计合理,施工质量优良,经历了战火考验和百年风云激荡,至今保存良好,目前仍有一定的防空能力和研究价值。

文章图片4

据有关人防专家实地勘察,巩县兵工厂地下防空洞,可能是中国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早期人防工程。2000年,该工程和仅存地面的德国水塔一起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7年11月19日,随着拉运物资的列车驶进厂区,巩县兵工厂南迁拉开了序幕。

11月24日下午1时,日军5架飞机对巩县兵工厂进行试探性轰炸,孝义的高射炮队立即还击,兵工厂留守处负责人何汉忱、兵工分厂留守处负责人徐凤超立刻组织人员及家属进入防空洞躲避,并将遗留物资转移到防空洞和天井院窑洞中。

文章图片5

11月28日中午12时,日军动用12架飞机对巩县兵工厂进行毁灭性轰炸。在这两次轰炸中,物资和人员因为及时转移到防空洞内,没有多大损失。

12月5日上午11时,日军出动11架飞机轰炸防空部队和兵工厂,12月8日上午10时,日军又派9架飞机轰炸兵工厂,但物资和人员在防空洞中丝毫未损。

日军对兵工厂4次轰炸,虽然将1400亩巩县兵工厂厂区夷为平地,但是,兵工厂的机器、人员却很少损伤,因为兵工厂搬迁迅速和兵工厂有规模宏大的防空体系,人们听见防空警报,全部及时转入了地下防空洞。

说明:部分文字来自有关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