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仗的隔与合

 杏坛归客 2023-05-25 发布于山东

         

                      诗人搁笔整理

首先,什么是对仗?对仗的基本要求又有哪些呢?

     对仗是指前后两个句子或词组相互成对。要求上下两部分字数相等,词性相近,结构相似,意义相关,平仄相反。
     这里面有意义相关,就是相似相近和相反。

那要注意什么事项呢?一是要避免同字相对,二是要避免隔景与合掌。

我们先说一下隔景 

定义
 这里面有一个意义相关,就是上下联之间的意义必须有关联,以便统一于主题。所谓隔,是指在意境之中的景或是情,特定的环境里,不能互相存在或互相融合,从而达不到上下和谐。   
隔景

隔景,比如,”秋月云端见,春花风里拾”,一眼是看不见这两种景物的。隔意,比如,”春风得意,寒露侵心”,这分明是两种感受,不能同时获得。

隔与不隔
隔与不隔,关键看上下联是否在形象思维和事理逻辑思维中,是否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上下联能否涵盖在一个背景下。比如,“千树桃花万年药,半潭秋水一房山”,但看字面是隔,但它是写在七星潭阁上,写的是四时美景呢!同理,“断桥残雪”对“柳浪闻莺”,大家就明白了,那是西湖十景之二呀,是不是就不隔了。
朦胧派写作方法
当然有些对仗,属于朦胧派诗人,如李商隐,杜牧等,是用这种写作方法,故意让读者琢磨的。人家故意让你猜猜猜,你能猜到就猜,猜不到就慢慢猜,不喜欢就不猜。
借此形式,求其别意
 有些是借此形式,求其别意。比如笠翁对韵,有大篇幅的隔景隔意,这个作者也应该是知道的,但笠翁对韵主要是为平水韵服务的,为了好记好背,选用了对仗的上口优势,以适合启蒙教育。比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但它并不影响这本书的启蒙效果。
娱乐形式
 还有一种就是娱乐形式大于诗文意义的对仗形式,比如无情对,又称隔意对,如同相声作品中的答非所问,故意而为之,何必太认真呢?比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性情学识不同,一直在争议
 由于对联只有上下两句,没有题目,有时还没有横幅,主题隐藏,也是出现隔的原因之一。正所谓每个作者的性情学识不同,而每一个读者的性情和学识亦不同,隔与不隔,一直在争议。

     从技法而言,如果不太好拿捏,你多用正对和流水对,由于反对的手法是互衬,容易隔景,但不能因噎废食啊!流水对因其上下联一起作用才能表达完整意义,也不容易隔景。
以上所述主要是指对仗句和对联,那隔与不隔在诗词上
怎么运用和界定呢?

     诗词对仗与对联的区别,主要在于诗词有主题,有副题,对仗上下句子的前后有语言环境,可以用更宽阔的视角,俯视对仗句的全面意义。

     当然,这种区别,是对我们今天这个课题而言的,其他的区别,不在今天的课程之内。
比如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单独看是有点隔,如果你把整首读完,初春景色,遥看西岭,环视东吴,可能感受就不一样了。

     初学者往往在隔与不隔,合掌与不合掌之间纠结,很难把握分寸,远了可能隔,近了可能合。单从对立统一的美学角度看,正是对联的魅力所在。

     隔景的对立面就是合掌,明白了隔与不隔,就明白了合掌与不合掌。所以提到隔景,必须提到合掌。

     合掌是两只手合在一起,有点佛教仪式那种感觉,单从前后左右看,两只手掌合而为一,如同一只手掌,这个比拟很形象。合掌也分语词合掌,意义合掌,结构合掌,主要是意义合掌。



     语词合掌是指上下句之间,相对应的字或词相近或雷同。比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和“谁家”,都是在哪的意思,作为转折词,不影响整个句子的意义,当然用多了也不好,用在转折上,不留痕迹,这是可以的。

     那意义合掌呢?比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表达的都是安静的意思,都是用鸟虫的喧闹来衬托环境的幽深,并且是这一对句子的主要意思,虽说是名句,却也犯了合掌的毛病。意义合掌,是对仗大忌。如同说了一遍,又说一遍,浪费资源,令人审美疲劳。

     什么是结构合掌呢?简单地说,就是在律诗当中,其中的两幅对子,在语词结构上,不要雷同,虽然意义不雷同,但读起来难免呆板。如同隔景相反一样,如果不好拿捏,多用反对,或流水对,不管用什么去对,要尽量求其自然,不露斧痕。

     总之,合掌与否,主要是它的意义是否合掌,意义是它的主要矛盾,至于次要矛盾的取舍,还在于作者对于景物或事物的领会程度。其次是写作手法,任何写作手法都必须为主题服务。

    隔景和合掌是相对立统一的,明白了一种也就明白了另一种,学习过程中应该互相对照,举一反三。



暂时就浅谈到这里,今天所谈的题目也是唐宋以后人们发现和整理的,所有理论阐述,都是根据前人经验,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