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中医:脏象学说之二十

 史仁杰大夫 2023-05-26 发布于江苏

  4、心与肾

  心与肾在五行中分属火和水,二个脏器之间总体来看是阳与阴的关系,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对心肾之间的关系,以心位于上,以下降为和,肾位于下,以上升为顺解释是可以理解的。《素问· 六微旨大论》说“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自然界就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自古以来就有医家从阴阳、五行学说的角度来阐释。如,如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水火阴阳论》中云“火性炎上,故宜使之下,水性就下,故宜使之上。水上火下名之曰交。交则为既济,不交则为未济”。周之干《慎斋遗书》中第一次提出“心肾相交”之名,并提出“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由于心气之降”的观点。

  统编教材以“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来解释心与肾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相互协调叫“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不协调关系“心肾不交”或“水火失济”。心肾不交的最主要症状是失眠。

  我认为,单纯从阴阳、五行学说来阐释心肾之间的关系,有些笼统,不够全面。因为心与肾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阴阳之间的关系,心不仅有心火(心阳),还有心血、心气、心阴,肾也不仅有肾阴(水),还有肾阳、肾气、肾精,所以心肾之间还心阴与肾阴、心阳与肾阳、心气与肾气、心血与肾阴等关系。

  心与肾之间还有先天与后天关系。因为心主血脉,五脏六腑需要气血供养;肾藏先天之精,需要后天气血供养。心的气血阴阳衰弱必将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不仅仅是影响肾之功能,其他脏器都会受其影响。所以《内经》说,“心为君主之官”。而肾所藏的元阴元阳,又对后天的脏腑形成及其功能至关重要。

  5、肺与脾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一是在宗气的形成中二者相互协调的关系。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相合而形成宗气。宗气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养先天三个方面的功能。《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说:“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语言、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论述了宗气的行呼吸、行血气的功能。

  二是脾主运化与肺主宣发和肃降功能的相互协调,完成水谷精微的运化、布散和水液代谢。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需要通过肺的宣发布散全身,还需要肺的肃降和通调水道的功能将其中的浊液经膀胱排出体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