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走完长征路的毛主席,干瘦脱相,满脸憔悴,宽大的棉衣包裹着瘦弱的身体

 书中淘乐 2023-05-27 发布于内蒙古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离开苏区进行转移,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漫长征途!历经湘江血战、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天险......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于1935年10月终于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万里长征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物资武器奇缺的情况下,还要与恶劣的大自然环境作斗争,其艰难程度难以想象!没有顽强的意志不行!没有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更不行!可以说走错一步,便是万丈深渊!

图片

毛主席

这张照片应该是红军刚刚到达延安时拍摄的,时间大约是1935年,照片上毛主席瘦骨嶙峋、满脸憔悴,宽大的棉衣下包裹着瘦弱的身体。

与我们在影视作品上看到的毛主席形象完全不一样,原本高大的身材,此时只剩一副高大的骨架,颧骨高出,双眼凹陷!让人看了心酸泪目。

在这里,毛主席运筹帷幄,同朱德等领导人一起作出了抗战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和部署,指挥八路军、新四军等和各地敌后抗日武装杀敌,打了一场场令日寇闻风丧胆的漂亮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钳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

1938年,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军队,徐州失守、武汉告急.....抗战形势十分被动!中国会不会亡?能否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迷茫和焦虑在全国各地传播蔓延……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在延安窑洞的油灯下,奋笔疾书,废寝忘食,经过8天9夜的呕心沥血,写出了震惊世界的《论持久战》,以高屋建瓴的缜密分析得出极其重要的结论: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既不会亡国,也不会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图片

毛主席

在这里,面对国民党和日军的经济封锁,毛主席向根据地的军民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一场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迅速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起来!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有力的支持了抗日前线!

在这里,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昼夜转战于陕北的崇山峻岭间,有时和敌人擦肩而过,有时受到敌人东西夹击,但他坚持不过黄河,留在陕北,还发出“不打败胡宗南,绝不过黄河”的豪迈誓言!

图片

毛主席转战陕北

他要以自己为诱饵,与胡宗南的20万国民党大军展开周旋,以减轻其它解放区的军事压力!

在转战陕北期间,毛主席奋笔疾书,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将中国革命推向了新的高潮!

从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一直到1948年3月21日离开陕北东渡黄河,毛主席在这里生活了13年!13年间,毛主席走遍了陕北的山山水水,吃着陕北人民种的小米与黑豆,与陕北民众呼吸与共,朝夕相处,结下了深情厚谊!

在渡过黄河后,毛主席回望黄河西岸,深情地说:“陕北是个好地方”。此后来到河北平山县一个叫西伯坡的山村,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解放了全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