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姜这样用,便不再是寻常饮食调味之品

 空谷幽兰80 2023-05-27 发布于广东

生姜味辛,微温,本为寻常饮食调味之品,然而在中医学经典《伤寒论》113首方中,运用生姜者高达30余首。

由此可见,生姜药食两用,应用广泛。

生姜在《伤寒论》中的主要作用为调和营卫、和胃降逆、辛散风寒、宣散水邪、宣通阳气、开胃醒脾六大方面。

1、调和营卫

调和营卫为太阳中风表证的治则之一。

营卫主一身之表,卫属阳行于脉外,剽疾滑利,有固护肌表、温养脏腑之功。

营属阴行于脉中,其性精专,有化生血液、营养全身之功。

营卫之间协调循行,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营卫不和,用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伤寒明理论》曰:“胃者卫之源,脾者营之本”,生姜、大枣相配,为方中佐药,能健胃益脾,化生气血以资营卫。

生姜辛温,大枣甘平,辛能耗气津,甘令人中满,生姜得大枣之甘,可缓辛散太过;大枣得生姜之辛,可防壅滞气机之弊。

可见生姜配伍大枣,能调和营卫、调和脏腑。

2、和胃降逆

生姜药食同用,具有和胃止呕的功效。

孙思邈首推“姜为呕家圣药”,如邪热郁阻胸中而“心烦喜呕”的小柴胡汤,方中生姜合半夏降逆止呕。

且生姜能降低半夏毒性,生姜同大枣、甘草同用可健益脾胃,还能防止邪从少阳传变入里。

太阴虚寒的理中汤证,加减法提到“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也体现了生姜的止呕功效。

3、辛散风寒

民间有淋雨受寒,服用生姜汤驱寒之法。

生姜在《伤寒论》中被用于发散风寒的方有葛根汤,方中葛根为君,生津舒筋。

麻黄与生姜相须为臣,发汗解表。

另外,治风寒表虚,营弱卫强的桂枝汤中,桂枝与生姜相须配伍,增强祛风力量。

治外寒内热的大青龙汤,取生姜辛散作用,以助麻桂外解风寒。

4、宣散水邪

治水热互结的生姜泻心汤,该方药物组成与半夏泻心汤同中有异,因其水邪较重,故减干姜为一两,重用生姜四两为君,和胃消水散痞,半夏为佐药,涤痰除饮。

《长沙方歌括》曰:“倘无水气,必不用半夏、生姜之辛散。” 名为生姜泻心汤,突显生姜散水消饮之功。

又如茯苓甘草汤,桂枝配伍生姜,散水寒而逐饮。以上可见生姜消散水饮之功。

5、宣通阳气

生姜辛散,还能透达郁阳,治疗阳气郁遏的病证。

如栀子豉汤类证,发汗、吐、下后,无形邪热乘虚客于胸中,故虚烦。气为热搏,逆而不散,发而为呕,故用生姜辛散之性,宣通阳气。

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此因中焦虚寒、气血两虚而被邪扰,生姜为佐药,通阳以散邪。

治疗血虚寒凝厥阴经脉的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重用生姜半斤,宣阳散寒而不伤阴。

6、开胃醒脾

生姜辛散,有开胃醒脾之功,尤适合治疗寒湿困脾,致脾失健运,胃纳呆滞者。

生姜气味辛窜,辛能散,窜能消,善于舒达脾胃郁滞之气。

若脾气壅滞,则运化不畅。脾虚气滞,补之恐气愈滞,攻之恐脾更虚,故宜攻补兼施。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为治疗脾虚气滞的经典方,方中生姜半斤,辛窜醒脾、展布气机。

综上所述,在《伤寒论》中,生姜实为调和营卫之良药、和胃降逆之圣药、辛散风寒之佳品,擅宣散水邪,宣通阳气,开脾醒胃。

其用法之巧,疗效之佳,值得后世揣摩效仿。

目前有些药店不配备生姜,医师在处方用到生姜时,可以效法仲景用药之道,嘱咐患者自备生姜,以免影响配伍和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