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越古今的糕

 小林餐饮交流 2023-05-27 发布于山东

图片

糕,是中国传统美食,不同地区有不同形态、做法的糕类,可当点心也可当主食。糕是用米粉掺和面粉、玉米粉等其他食材蒸制或烘烤而成的食品。李时珍曰:“糕以黍、糯合粳米粉蒸成,状如凝膏也。单糯粉作者,曰粢。米粉合豆末、糖、蜜蒸成者曰饵。”

以米磨粉制作糕,始于三千多年前,历史悠久,是一种古老的具有传统特色的食品,也是我国优秀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公元前儒家经典《周礼》中就载有“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饵者,即粉饼之意。说明那时便有以肉为馅的油煎米粉饼了。又《周礼·天官冢宰》云:“糗饵粉粢”,这里所说的糗,即炒米粉或炒面,饵为糕饵和米饵的总称。粉粢是用米粉或米为原料做成的食品。《楚辞·招魂》中屈原曾说:“粔籹蜜饵有餦餭。”这里的蜜饵,就是指秘制的糕点。另西汉史游《急就篇》中亦有“饼饵麦饭甘豆羹” 的记载,其饵补释云:“溲米而蒸之则为饵。”杨雄《方言》则直接说:“饵谓之糕”。汉朝时,饵、糕二字并用。汉末,“糕”字已见诸典籍。唐朝时,“糕”字逐渐成为这种食品的主要称谓,可见我国人民早在秦汉前就懂得制作糕的方法了。

唐代,上自皇室贵胄,下至平民百姓皆喜爱吃糕。据《逸史》记载,李栖筠上朝时,唐玄宗“以金盘盛新糯米糕糜赐之”。《清异录》载,唐景龙三年(公元709 年)三月,韦巨源官拜尚书令左仆射时,在家设“烧尾宴”,宴请唐中宗,菜馔丰美,世所罕见,并留有一份《清异录》烧尾宴食单。整个宴会共有五十八道菜,包括了各种美馔,糕类食品就有水晶龙凤糕、花折鹅糕、紫龙糕等,其中水晶龙凤糕的特点是“枣米蒸破,见花乃进”。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唐人食“饵”遗风甚浓。这一天有登高吃重阳糕习俗,因为糕恰谐“高”之音,故以糕为节食。重阳糕与平日吃的糕稍有不同,多用米粉及栗、枣等果料作原料蒸制而成,糕里适时加入菊花、茱萸等花卉,以应节令,故亦称“花糕”“菊糕”。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的意思。白居易《九日登西原宴望》曰:“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起登西原,怀抱同一豁。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

唐代,用糯米粉和面粉、豆粉制作的糕点已很发达,惊人的是当时已出现了细腻甜美的豆沙馅料。《云仙散记》中就有记载说,虢国夫人府上有一位叫邓连的厨师,他滤掉赤豆泥中的豆皮,制成豆沙,美名“灵沙臛”。同时,用上好糯米蒸熟捣打成糍糕,夹入灵沙臛作馅,还巧妙地将豆沙馅塑出花形。经他巧制,糍糕呈半透明状,豆沙馅花形似隐似现,因此美其名曰“透花糕”。

图片

糕的加工制作,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烹饪技艺,唐时已熟练掌握并逐渐发展为商品生产。据文献记载,唐代,长安城里就有糕点铺,还有专业的“饼师”。一个名叫徐竞者的饼师,技艺超群,能用米粉制出各种精美细致可口的糕点。著名的有:糕内藏花的“花截肚”;外表有花的“金糕糜”;内夹枣、豆的“糁拌”和用金米点缀的“满天星”等。五代时,开封城里出现了一座著名的糕坊,专门制作和售卖特色糕点,《清异录》记载了这家糕坊制作的食点。由于精工细作,这家糕坊美冠京城,生意红火,糕坊主人因此发了大财,并用钱买了个员外官衔,时人称其为“花糕员外”。

到了宋代,糕的加工制作更加精细,品种繁多,各式糕点五彩缤纷。《武林旧事》卷六记载了市面上销售的糕就有糖糕、栗糕、粟糕、蜜糕、麦糕、豆糕、花糕、糍糕、雪糕、丝糕、小甑糕、蒸糖糕、生糖糕、蜂糖糕、线糕、闲炊糕、乾糕、乳糕、社糕和重阳糕等。宋人吃糕最看重端午节、社日和重阳节,端午节吃枣糕,春秋社日吃社糕,重阳节吃重阳糕,其中,更重视重阳节。重阳之日,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及各地食用重阳糕之风大盛,常将糕作为节日主食,并馈赠亲友。

糕,是中国传统美食,不同地区有不同形态、做法的糕类,可当点心也可当主食。

图片

宋时文人墨客对各式糕品情有独钟,多有吟咏。袁说友《东塘集》卷三《谢侃老惠乳糕》诗云:“多病柘浆酒,閒愁梅雨天。婆娑清梦断,剥啄好音传。怜我虀盐薄,从渠乳酪鲜。莫嗟闻道晚,著意问师禅。”晁说之《景迂生集》卷五《张平叔家丝糕》诗曰:“君家丝糕何处丝,三月晴天荡漾时。茧头越女缲不得,却烦素手与晨炊。”宋祁《景文集》载有一首《九日食糕》诗云:“飚馆轻霜拂曙袍,糗餈花饮斗分曹。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家一代豪。”

元代,京城的商家们奇发异想,有的制作大糕,论斤两切卖;自产自销的小经济者,则将糕点置入蒲盒顶于头上,敲着木鱼卖糕。京城之内,俨然成了糕的市场。然而,美味的糕点不是每个人都能享用的。穷苦人无法品尝华腴的糕食,却挖空心思,制作粗粮细作的面糕,以满足日常食用之需。元人蒲道源曾写过一首《食苦荞糕》诗,用来描述这一情景,诗曰:“谷中偏早熟,济歉未渠厌。农舍勤相馈,盘餮得共沾。羊肝堪比色,蜂蜜已输甜。苦尽甘来语,干兹亦可占。”

明代,制糕技术十分精湛,据宋诩《竹屿山房杂部》记载,糕点厨家经常将疗疾养生用的一些中药材掺入米粉中,并添加其他食材辅料,制作成药食两用的养生糕品,如山药糕、芡实糕、茯苓糕、莲菂糕、核桃糕、绿豆糕、栗糕、松黄糕、炒米糕、红枣糕、八珍糕等。其中山药糕的制作方法是:“山药蒸熟,去皮,切片暴燥,磨细,计六升。白糯米新起,淅碓粉,计四升。白砂糖二斤。蜜水溲之,复碓。节甑中,随界之。蒸。粉熟为度。”又如松黄糕的制作:“松黄(松花)六升,白糯米绝细粉四升,白砂糖一斤,蜜一斤。少水溲和,复碓之,复筛之。甑中界之。蒸。至粉熟为度。”

清代,糕食制作已发展到高峰期,人们推陈出新,糕点品种五花八门,款式斑斓多姿,充实着华夏美食园地,滋润着人们舌尖。对此,文人美食家们多有著述。在清人的饮食著作中,当数《调鼎集》记录的糕品最为壮观,仅米粉糕一节就列举了36 个品种,分别是:粉干、五香糕、马蹄卷、米粉卷、锅巴糕、八珍糕、芝麻糕、糖糕、绿豆糕、扁豆糕、黄豆糕、冰糖琥珀糕、高丽印糕、葡萄糕、枇杷糕、软香糕、年糕、三合粉、八宝粉、萧美人点心、三层玉带糕、运司糕、风枵、白云片、风糕、粉衣、粘糕、松糕、茯苓糕、米粉菜包、粉元宝、水米粉、碓粉、米粉圆、水晶糕、薄荷糕。

尤其桂花糕,不失为一道起源于清朝时期的传统特色美味糕点,有着三百多年制作历史。该糕点以糯米粉、桂花和白糖为主要原料制成,甜糯香爽,色泽素雅。轻轻咬上一口,黏甜有嚼劲儿,浓浓的桂花香和淡淡的糯米香在舌尖上荡漾,被列入中国十大传统点心之一。

《清稗类钞·饮食类》汇录了清人制作糕品的多种方法,其中有日常家庭制作的豆沙糕、雪花糕、栗糕、年糕,也有别出心裁的三层玉带糕、云英糕、雪蒸糕、白雪糕、脂油糕、广寒糕,还有用于祭祀的神糕等等。而且,每种糕都载有各种配用食材物料及制作工艺。

图片

清代文学巨匠曹雪芹深谙美食之法,他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描写了不少既美味又养生的纸醉金迷的糕品食点,折射出了清代繁花似锦的糕点文化。颇具经典的糕品:一是枣泥山药糕。《红楼梦》第十一回提到,明代有山药糕,山药粉、米粉、糖拌和后蒸制而成,这里应该是加上枣泥豆沙之类。秦可卿说:“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馅的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好像克化动似的。”二是桂花糖蒸栗粉糕。用栗子磨成粉,同米粉制成糕点,贾府里的方子加上了当季的桂花,清甜爽口。《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袭人听说,便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三是菱粉糕。清《调鼎集》载扬州之法:“老菱肉晒干,研末,和糯米粉三分,洋糖,印糕蒸,色极白润。”四是藕粉桂花糖糕。这是一道具有江南风味特色的美味点心,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吃的蒸食,大观园的女孩子们也都喜爱。主要食材是藕粉、糯米粉、糖桂花、糖、牛奶等。八月的金陵,桂花香飘满城,藕结实酥脆,这道大观园里的糕点,实至名归。

由于吴门民俗喜食糕品,清末民初江南苏州糕业铺多面广,最兴盛时达百家之多,颇有声誉的有数十户,尤以万福兴、黄天源、颜聚福、乐万兴、谢福源、柳德兴等糕团店,更是名闻天遐迩。不仅糕点种类繁多,有近百个品种,而且形态各异,色泽鲜艳,香黏细腻。从颜色上说,有朱红、翠绿、鹅黄、绛紫、雪白、玫瑰等;从味道上说,有甜、咸、椒盐等,尤以桂花、玫瑰、白糖、薄荷、枣泥、豆沙等甜食糕品为主;从造型上说,有方的、长的、圆的、椭圆的、多边的等形状。著名的糕品有桂花糖年糕、梅花糕、桂花糕、黄糖年糕、五色小园松、青团等,其他诸如玫瑰猪油大方糕、松子黄千糕、椒盐麻糕、定升糕、神仙糕、海棠糕、百花糕、蜜糕、松糕、切糕、乌米禚、百果糕、核桃糕、枣松猪油夹糕、五色松糕、马蹄糕、双馅团等,无不脍炙人口。

清时,苏浙沪一带每逢过年家家户户均磨粉蒸糖年糕,并成为大年初一不可缺少的食品。清人李福《年糕诗》云:“珍重题糕字、风光又一年。为诸春糗饵,预听磨盘旋。筛细堆檐雪,蒸浮袅灶烟。吉祥同饵熟,摩按胜粢坚。甘许糖调蔗,香应稻识莲。尺量圭待琢,寸断线频牵。外倩瓜仁剥,中容枣实填。狭看持石笏,方拟运花转。品佐酬神馔,盘添压岁钱”。这首年糕诗描写了磨粉蒸糕的即景。张春华《沪城岁时衢歌》中咏述了上海人家制作年糕的情景:“家家抟粉制年糕,仿款苏台岁逐高。入肆恍如秋八月,桂花香细染寒袍。”

梅花糕是苏州著名的风味特色糕点之一。源于明朝,发展到清朝时就成为江南地区最著名的传统特色糕类小吃。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此糕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故作品尝,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胜过宫廷御点,拍手称快。因其形如梅花,便赐名“梅花糕”,流传至今。

图片

图片

图片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黄天源糕团店有位做切糕的师傅,名叫吴永富。人长得高大,皮肤较黑,是做糕切糕能手。糕在他手中十分听话,切起糕来“一刀准”,块块斤两准确。食物紧缺时期,人们对食品计量斤斤计较,唯独吴永富切糕一致公认准确无误,台前常排起买糕的长队,吴师傅多次在行业技术比武中夺魁。

如今,苏州城里的百年老字号万福兴糕团店、黄天源糕团店,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传承并守望苏州糕点传统工艺,统领着江苏乃至全国糕品业的发展,成为江苏美食中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文/潘春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