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三阴病总结

 岚岫斋 2023-05-29 发布于瑞士

--概述--

三阴病是在六经病中,太阴、少阴、厥阴经病证的总称。在外感病病程中,若邪胜正衰,邪气传经入里;或外邪不经过三阳,直接侵袭三阴经、脏,此名“直中”,则为三阴病。《医学心悟·六经见证法》:“三阴有传经者,由三阳而传人三阴,此热邪也。有直中者,初起不由阳经传人,而直中三阴,此寒邪也。”从病理概念来看,三阳病多在六腑,病位尚浅,其病性多热证、实证;三阴病多在五脏,病位较深,其病性多寒证、虚证。

图片
图片
太阴病小结
太阴病是阴证的初始阶段。正所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伤寒论》中的太阴病,其病位主要涉及足太阴脾经、脾脏,其成因,或由三阳病失治误治,导致脾脏受损,外邪内传太阴;或素体脾阳虚,邪气直中而成。其病性为虚证、寒证。
太阴病特征
太阴病的提纲证见于原文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此条主要证候可分为两类:一、“腹满,食不下,腹痛”,是脾气虚,寒湿内盛,阻滞气机,气机不畅所致;二、“呕吐,自利益甚”,为脾阳、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所致。“自利益甚”为何意?是言如果不及时治疗,下利就会越来越严重,因为本就脾阳虚,再加上下利,越下越虚,就会越下利越重。由此可见,太阴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脾虚寒阻气机,运化失司,升降紊乱出现吐利并见而以下利为主的证候,临床应当还见有腹痛喜温喜按,得温则减,脉沉迟等虚寒性症状。
太阴病证治
一、太阴脏虚寒证
见原文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此条描述了太阴虚寒下利的主症。“脏有寒”指脾脏有寒湿之邪,“自利不渴”应与热利热盛伤津而致的口渴,以及少阴下利,津液不化所致的“自利而渴”相鉴别。治疗原则当寒者热之,以温中散寒,健脾化湿法为主,宜服四逆辈。《医宗金鉴》云“四逆辈者,指四逆、理中、附子等汤而言也”。条文中并没有明确用什么方剂,这是因为前面所述太阴下利有“自利益甚”的特点,故临床应根据病情的程度,斟酌选方,轻者宜理中,稍重者加附子,再重者直接用四逆汤类方。这也提示了临床选方应当灵活应变,不可固守一方,刻舟求剑。
二、太阴经脉气血不和证
见原文279条,本条是太阳病误用下法而致邪传太阴经脉的证候。由于足太阴经脉行于腹部,经脉受邪,经气壅滞则见腹满;血脉拘急则见腹痛。气血不和,故选方以桂枝加芍药汤,也就是小建中汤疏通经脉,和里缓急。大实痛者,是指腹痛剧烈,疼痛拒按。这是由于气滞血瘀,故以小建中汤加大黄,佐以化瘀通络止痛。
三、太阴四肢烦疼证
见原文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太阴中风,是太阴证兼有太阳中风证吗?从原文来看,此条并没有描述太阴下利腹痛等症,也没有描述太阳中风发热恶风等症,只写了一个“四肢烦疼”。《经籍纂诂》释云:“烦,犹剧也。”四肢烦疼也就是四肢剧烈疼痛,这在《伤寒论》179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也有见到。这是由于风寒邪气侵袭四肢,四肢气血不和,筋脉拘急所致。相对于太阴脾脏而言,四肢经脉偏于表,那么可不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太阴表证,这个表证是相对而言的。在结合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治疗可以用桂枝汤解肌祛风,疏通经脉,临床上也常有见到以桂枝汤加减治疗痹证肢体疼痛的案例。
四、太阴病预后
太阴病预后有三——
一是前面273条所述“自利益甚”,若太阴下利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下利更重,可内传少阴,出现少阴下利。
二是原文278条所述“太阴当身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太阴发身黄,是由于太阴小便不利,寒湿郁滞在里,影响肝胆疏泄而发黄。若小便自利,则湿邪有出路,不能郁阻,故身不发黄。但湿浊腐秽不可能完全从小便排出,如果出现下利,这是机体排除邪气的方式,此时正盛邪实,正气祛邪外出,当自愈。
三是187条所述“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这是湿浊腐秽在肠道淤积日久,从阳明化燥成实,出现大便硬。这是阴病出阳、脏邪还腑,由太阴外薄阳明,此时当按照阳明病来治疗,泻热通便,祛除腐实。这也是“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例证之一。

图片

图片
少阴病小结
少阴病涉及到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经,脏的病变。其成因有二:一是素体肾阳虚,外邪直中,直渡少阴,起病初可见手足厥冷、血压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等。所谓“老怕伤寒少怕痨,伤寒专死下虚人”指的就是少阴直中。这种情况一般病重难治。二是邪气由他经传来;以表里传(太阳传少阴)和偱经传(太阴传少阴)多见。比如61条的干姜附子汤证就是太阳病误治导致肾阳突然虚衰,邪气乘虚内传少阴。
少阴病特征
原文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细者,小也,提示了阴血虚,脉道不充;微者,薄也,提示了阳气虚,鼓动无力;这是一个阴阳俱虚的脉象。但欲寐是指精神萎靡不振,困顿欲寐,反应能力下降,这是由于肾阴阳精气虚衰,心神失养所致。由于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肾又是元阴元阳之根本,病及少阴,就会造成人体阴阳气根本的动摇。所以少阴病的特征,就是心肾阴阳俱虚,以肾阳虚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气虚衰的特点。结合后面的条文及临床来看,少阴的临床表现,应当有畏寒蜷卧,四肢厥逆,冷汗自出,下利清谷,自利而渴,小便清长,小便不利,但欲寐,脉微细甚脉微欲绝等症。
少阴病证治
一、少阴寒化证
少阴寒化证是邪入少阴,从阴化寒,而出现虚寒性的证候,结合后面的条文及临床来看,少阴寒化证的临床表现,应当有畏寒蜷卧,四肢厥逆,冷汗自出,下利清谷,自利而渴,小便清长,小便不利,但欲寐,脉微细肾脉微欲绝等症。

图片

(一)四逆汤类方证

原文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脉沉主里主寒,是阳衰阴盛之象。此条虽然只见脉沉而没有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等症,就“急温之”,这提示了少阴阳衰阴盛证病情急重,应当见微知著,防范未然,积极用温法救治。所以后世有“”少阴急温如救溺然,阳明急下如救焚然”的说法。治疗用四逆汤回阳救逆,破阴散寒。

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此条是在阳衰阴盛证的基础上,出现真寒假热的证候。阴寒内盛,格阳于外,便出现身热反不恶寒,面色红赤。这也是《伤寒论》第11条“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的病机与临床表现。治疗用四逆汤倍干姜、附子用量,有破阴回阳,交通内外,就逆通脉之功效,故名曰通脉四逆汤。原文后的加减法有加葱九茎,这是取葱白通达阳气,交通上下的药理。所以314条的白通汤证应当也有这种阴盛戴阳,面热红赤的症状。

(二)真武汤证

真武汤证首次出现在82条,病因是太阳病治不得法,损伤肾阳,阳虚不能制水;少阴病篇中出现在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本条是少阴阳虚阴盛,外邪从阴化寒,使肾阳更衰,不能制水。这两条条文相互参照,病机皆属阳虚水泛。由于水邪有变动不居的性质,结合条文所述,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肿、悸、咳、吐、利、眩、动、小便不利”八大症状,治疗用真武汤温阳化气利水。本方的附子为炮附子,附子炮制后,其走窜之力减弱,温阳散寒之力增强。由此可见,炮附子温里散寒,多用于病久阳虚之况,如真武汤、附子汤等;生附子回阳救逆,可助绝阳于逆境中转,多用于阳气虚衰当急温之况,如干姜附子汤、四逆汤等。

(三)附子汤证

见于原文304、305条。所谓“四肢为诸阳之本,背为阳之府”,少阴阳虚,督阳不出,寒湿凝滞,致四末肌肤失温,而发身痛,方用附子汤温经散寒除湿。附子汤与真武汤用药上只有一药之差,就是把宣散水气的生姜换成了人参,使参附相配,峻补元阳,与茯苓、白术、芍药共奏扶阳温经,散寒止痛之效。本方常用于寒湿痹痛,曾在康复疼痛科见医师以此方加桑枝、威灵仙、牛膝等,配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服药五剂,针灸加理疗一周后,疼痛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颇有疗效。

(四)吴茱萸汤证

吴茱萸汤在阳明,少阴,厥阴病篇中皆有出现,见条文243条“食谷欲呕者”,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

分析此三条:243条是由于胃家虚寒,受纳无权所致;

309条是少阴寒盛犯胃,胃失和降,气机升降逆乱,故上吐下泻,手足厥冷。烦躁欲死是邪盛伤阳,机体坐立不安的表现;就像我们在极寒或过热的环境中,常常烦躁难忍,坐卧不宁。

378条是肝寒犯胃,肝胃两寒致胃气上逆,故见干呕。吐涎沫是寒盛伤阳,阳不摄阴所致。这里的头痛应是巅顶痛,因为肝经与督脉交汇于癫顶,肝经虚寒,浊阴上逆则头痛。

这样分析可知,吴茱萸汤证的病位主要在肝胃,病性为虚寒,主要症状为呕吐、头痛、吐涎沫兼见手足厥冷,下利等症。治疗当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用吴茱萸温苦降,生姜暖胃止呕,人参大枣和中补虚,诸药并用,共成良方。

(五)桃花汤证

见原文306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及307条“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脓血便,在临床上多见于湿热下利,但此条没有里急后重等湿热的表现。所谓肾司二便,常人肾气充沛,能固摄二便而不致大小便失禁,当肾气关门不固,就会出现“下利不止”,便脓血为脾阳脾气虚,不能摄血,与湿热下利的大便脓血、色鲜红而臭秽不同,桃花汤所主的便血应是色暗红,腥冷不臭。腹痛为阳虚寒凝经脉所致,小便不利,是因为下利日久,阴液耗伤所致。此证名曰下利滑脱证,方用桃花汤,方中的赤石脂是制陶用的高岭土研成细粉,内服能吸附肠道毒物,对胃肠粘膜有止血和保护作用,从而发挥涩肠固脱之功。

图片

二、少阴热化证

少阴热化证,是由于素体阴虚阳亢,外邪从阳化热而形成的阴虚火旺证。原文见于两组方证——

(一)黄连阿胶汤证

原文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在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中,心火下交于肾,助肾阳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奉于心,制约心火是心火不亢,此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黄帝内经》有云“阳入于阴则寐”,而由于病人阴虚阳盛,外邪从阳化热,阴虚阳亢,导致阴不敛阳、阳不入阴,于是就出现了“心中烦不得卧”的情况。仲景用黄连阿胶汤来滋阴清热,交通心肾,此方也是泻南补北法的代表方。

(二)猪苓汤证

原文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小便不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猪苓汤证在阳明病篇223条也曾出现过,那是由于阳明经热,误下伤阴,合参二条,皆是阴虚有热,热与下焦水邪相结而成。本证有三大主症:1、心烦不得眠,这是心肾不交,阴虚阳亢所致。2、渴欲饮水,这是由于水热互结,津液不化,再加上阴虚缺津液所致。3、小便不利,也就是有“尿频,尿急,尿道涩痛”等的尿路刺激征,这是由于水热互结,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如此看来,猪苓汤证是一个阴虚、火热、水邪兼备,以水邪为主的证候。临床上老师常用此方治疗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辨证为水热互结的证候,颇有印象。

三、少阴咽痛证

由于少阴经脉“循喉咙,夹舌本”,故少阴病有出现以咽喉疼痛为主的证候,见于原文的310条至313条。这些方剂除桔梗甘草汤外,如今已很少用到,临床皆是根据辨证酌选射干、蝉蜕、牛蒡子、马勃等利咽的药物,但书中所描述的证型也十分具有参考价值,归纳总结后,少阴咽痛证或因少阴阴虚,虚火上扰;或外寒闭塞少阴经脉,或毒热客于少阴经,或痰热阻于少阴经。老师在治疗咽痛证是,除了辨其病因病机,也常与宣肺药同用,如用二陈汤或止嗽散加清热利咽开痹之药,这是因为咽喉为肺之门户,治咽痛不可不宣肺以开喉痹。

四、少阴表证

见于原文301、302条。

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发热是太阳表证,脉沉主里阳虚。虽有少阴里阳虚,但未见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等少阴脏虚寒的表现,说明此时是表证为主,根据病在表当以汗解的原则,仲景用麻黄发散在表寒邪,又以附子温少阴里阳,细辛既可温经通窍,又可散少阴寒,这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表里同治之法。

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其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其汗也。”如果少阴表证已得二三日,这时仍无里证,但因为少阴里阳虚的性质病情转变迅速,故不用麻附辛而改用麻附甘,微发汗而温经解表。可以看出,仲景在治疗里阳虚兼有表证时,生怕误治伤了阳气。其实这在原文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和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就曾提过,由此感受到仲景用药之法度。

五、少阴病预后

前面讲过少阴寒化证,也就是少阴脏虚寒证病情急重,比较难治。原文295至300条就描述了少阴病预后不良的表现,此六条被称作“少阴六死证”。根据原文来看,其实就是说明了阳气的存亡决定了病情的程度,阳复可治,阳忘难治。这让我想起之前在病房学习时,遇到一个老人,上午九点查房时状态就不佳,摸其手足肌肤皆是冰冷无温,但他的脉象沉弦,尺脉重按仍然有力,上午十一点老人家突发室速,注射胺碘酮无效后转去ICU抢救,后面听闻抢救成功,老人家又回到病房。这就说明了阳气的存亡决定死生,留的一份阳气,就留的一分生机!

图片

厥阴病小结

厥阴病是《伤寒论》中最后一经病证。从原文所描述的证候来看,或寒或热,或死或活,或厥热进退,证候两极转化,错综复杂。所以历代诸多医家都认为厥阴病疑难,民国医家陆渊雷称“”厥阴病竟是千古疑案,无可研索”。

图片

厥阴病病变部位,应当涉及厥阴肝、心包经,脏。其成因,仍然有“直中”(外寒邪气直接侵袭厥阴经脏)和他经传(太阳传,如109条;少阴传)两个因素。而少阴传厥阴,往往是危重证或死证,这是由于少阴本就心肾真阳衰微,再传厥阴,使肝和心包相火也衰竭,这就导致五脏六腑阳气皆衰竭,这就是338条所述的“脏厥”。厥阴病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厥阴病正邪相争,寒邪盛而阳气不衰,邪气郁遏厥阴相火,相火“郁极乃发”。相火爆发,阳气来复,若阳复阴退,则病可自愈;若阳复太过,所谓“阳有余便有火”,便出现厥阴热证;若局部阳复太过,阴寒未尽退却,就出现了寒热错杂证。由此可知厥阴病有死证、寒证、热证、自愈证、寒热错杂证,真可谓是“千古疑案”。

一、厥阴病特征

厥阴病的提纲见于原文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消渴,为饮不解渴,是热邪消灼津液所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是郁火循经上冲;饥不欲食,是胃有热、消谷善饥而脾寒运化失司,收纳无权所致;吐蛔,是上热下寒,蛔虫趋温避寒,上窜入胃的表现。由于厥阴病证候复杂,而此条也仅描述了寒热错杂的证候,为何是厥阴病的提纲呢?不妨回忆一下前五经的提纲证:太阳病提纲“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与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描述的是病证的临床表现;阳明病提纲“胃家实”与少阴病“脉细微,但欲寐”描述的是病证的病机、本质;少阳病提纲“口苦咽干目眩”描述的是少阳容易气郁化火的特点。本条以寒热错杂证为提纲,提示了厥阴病具有错综复杂,两极转化的特点,与少阳提纲相呼应,故可作为提纲证。通过仲景写作的方式,其实也提示了我们在学习《伤寒论》条文时,应当透过临床表象,抓住疾病的病机本质,进而把握其病变特点。

厥阴病证治

一、乌梅丸证

原文338条述“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根据本条及提纲证的病机分析。蛔厥的临床表现应有三:一是病人体内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出现“食则吐蛔”;二是时烦时止,得食而烦,须臾复止;这是由于肠寒胃热,蛔虫闻见食物的气味而窜动不安,少倾又停止扰动。原文述“蛔闻食臭出,蛔上入膈”。三是手足厥冷。

治疗用乌梅丸,方中寒热并用,刚柔并济,可滋阴泻热,温阳通降,清上温下而安蛔止痛。而文中又写到主久利,说明乌梅丸不止可以治疗蛔厥,也可治疗胃肠功能失调或慢性腹泻,只要辨证属上热下寒者,皆可用之。

二、当归四逆汤证

当归四逆汤是治疗血虚寒厥的代表方。原文351条云“手足厥逆,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脉细欲绝,主肝血不足,脉道不充。厥阴肝血不足,寒凝经脉,阳不达末而致手脚冰凉。临床上应抓“血虚、冷、痛”三大主证。此方是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养肝血,细辛散寒止痛,通草即现之木通,可通行血脉。全方有散寒邪,养血脉,通阳气之功效。曾见医者用此方治疗一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甚佳。

352条云“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前者只是寒凝肝之经脉,这条是肝脏本内有久寒,经脏两寒,于是以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合方加生姜,外散经脉之寒,内散久滞沉寒。

三、厥利呕哕病证治

在厥阴病篇,还有诸多论述“厥,利,哕,呕”的条文,根据书中所述,总结如下:

病属虚寒而致厥利者,见于四逆汤类方证,为脾肾阳虚衰,四末失温,火不暖土,寒湿下注所致。

病属热及湿热而致厥利呕吐者,见于白虎汤证,承气汤类方证,柴胡汤证,白头翁汤证,厥者为阳热内伏,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手足所致。呕者,由胆热犯胃所致,下利者,为肝经湿热下迫大肠,湿热下注所致。

阳郁致厥,见于四逆散证,为厥证的轻症,是由于少阴阳气郁遏,不能达于四末所致。

血虚寒厥,见于上述当归四逆汤证,

寒热错杂而致厥利呕吐者,见乌梅丸证,干姜黄芩黄连汤证。上热下寒,阴阳格拒,胃热气逆则呕,脾寒气陷则利,阳不达末则厥也。

有形之邪阻止中阳致厥,见于茯苓甘草汤证与瓜蒂散证。前者为水停胃脘,后者为痰阻胸阳,进而阻遏中阳,阳气不达末所致。

脏厥,由寒厥加重而来,为五脏六腑真阳虚衰所致,为危重症。

四、厥阴病预后

原文327、329条为厥阴病欲愈症候,343-344,348、362条为厥阴病正衰危重症候。总之,判断厥阴病的预后,就是取决于人体阳气及津液的存亡,“阳回阴续者生,阳脱阴竭者死。

图片

图片

--结语--

观历代医书,为何只有《伤寒论》可以被称作“众法之宗,群方之祖”?

《冉注伤寒论》中这样评价此书,说仲景不在气化演绎上斡旋,骤观外貌,恍似脱胎气化,细查内容,确是归结事实。此为仲景为学超迈优越处。此书为中医最古的典籍,亦即为震古烁今最有经验的典籍。个人认为,《伤寒论》的伟大之处,并不是出了多少方子,书中载方113方,里面有些方子,如蜜煎方,麻黄升麻汤现在已不常用;也不是写了多少病种,如少阴急下证,现代有注射输液等补体液的治疗手段,也少用急下法来救阴液。《伤寒论》的伟大之处,是仲景用方有法,用药有度的方式;是治病是注重顾护阳气与胃气的原则,是观其脉症,随证治之的精神。作为杏林的一份子,这是一本非读不可的书,可谓是学医不学伤寒,读尽医书也枉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