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被讨厌的勇气》——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新用户5226BA5a 2023-06-06 发布于云南

【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读完《被讨厌的勇气》一书,简单梳理一下读后感。

本书被誉为“勇气的心理学”,提到很多概念:
课题分离,共同体感觉,自卑感与自卑情结,优越情结;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自我接纳而不是自我肯定,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甘于平凡的勇气,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第二夜:一切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
第三夜: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第四夜: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第五夜: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我们的现在是由过去造成的,好像不幸的人生是因为不幸的童年。
但阿德勒心理学从目的论出发,指出我们的不幸并不受过去和未来的影响,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是可以改变对过去的看法。

有人说:有的人被童年所治愈,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这其实就是原因论的表现,过于计较过去发生了什么,而不去思考如何改变对过去的看法。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只是为了逃避现在而编造的借口,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可以说是一种逃避。

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即可以改变对过去的看法,最重要的是活在此时此刻。

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有了关系,烦恼随之而来。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道德经》有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与别人争锋,会有输赢,会有敌我,会有高低。但是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别人不是伙伴,而是对手,这与“共同体感觉”是相悖的。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不要活在他人的期待中。要学会课题分离,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你的人际关系王牌一直都握在自己手中。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中心,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人际关系困扰,仿佛陷于泥沼越挣扎越陷得深。其重要原因就是太在意他人的评价,想要寻求他人的认可,这种活在别人眼中的状态,毫无自由可言。倘若学会课题分离,别人怎么评价你是别人的事,你怎么看自己才是自己的事,学会自我接纳,也生出一些不畏惧别人讨厌的勇气,烦恼便会少很多。

本书采用对话的形式,“青年”可以是被人际关系困扰的你我他,“哲人”即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探索者。书中犀利的语言,严密的逻辑关系,带给读者思维冲击的同时,也深以为然。跟随着主人公的辩论,不停地寻找“获得自由的勇气”。

读完仍觉得意犹未尽,还想再读。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