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按推荐剂量服用新型抗凝药,没有保护作用!JACC全球35国房颤研究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近期,发表在JACCGARFIELD-AF研究提示,房颤患者如果不按推荐剂量服用直接口服抗凝药(即新型口服抗凝药),死亡尤其心血管死亡风险会显著增加。

分析显示,校正基线影响因素后,在新诊断房颤的患者中,与按推荐剂量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者相比,服药剂量不足和服药过量的患者2年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24%19%

这些不按推荐剂量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者的额外死亡风险主要来源于心血管死亡,包括因心衰和心肌梗死死亡。

总体上,按推荐剂量和不按推荐剂量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患者中中风/全身栓塞以及大出血的发生风险无显著差别。当然,服药剂量不足的患者中总出血风险明显降低。

在服药过量的患者中,中风/全身栓塞(HR=1.5195% CI: 0.79~2.91)和大出血事件(HR=1.2995% CI: 0.59~2.78)发生风险有增加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在同时发表的述评中,来自美国宾州心脏和血管研究所的Gerald V. Naccarelli教授指出,“忽视直接口服抗凝药经透彻研究后推荐的剂量,会导致危险的后果。'首先不害人’是最初希波克拉底誓言的一部分,直接口服抗凝药服用剂量不足可能会打破这一誓言。”

GARFIELD-AF研究为一项覆盖全球35个国家(包括中国)的前瞻性注册登记研究,总共纳入34 926例房颤患者,其中10426例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43.1%服用利伐沙班,31.6%服用阿哌沙班,22.6%服用达比加群,2.7%服用艾多沙班。

72.9%的患者按推荐剂量服用抗凝药,23.2%服药剂量不足,3.8%服药过量。

35个国家中,中国仅纳入65人,按推荐剂量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患者比例最低,服药剂量不足的患者达80%以上,服药过量的比例极低。

各国房颤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服药情况

分析显示,新型口服抗凝药服用剂量不足的预测因素包括女士、年龄增加、非白人种族、体重较轻、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管疾病、糖尿病、同时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既往中风患者和中重度慢性肾脏病患者服药剂量不足的可能性则明显降低。

在服药过量的患者中,67.5%有中重度慢性肾脏病。高危患者更可能不按推荐剂量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

来源:

[1]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Receiving Nonrecommended Doses of 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20, 76(12): 1425-1436

[2]Gerald V. Naccarelli. 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 Dosing: Truth or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20, 76(12): 1437-143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