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唐楷的“终级高手”,实力强过“颜柳”二人,成为米芾心中的“楷圣”

 三余字画 2023-09-06 发布于山东

我们都知道米芾是一位颇为“挑剔”的狂人,他追求书法的强烈风格,对于笔法的灵动转变较为看重,因此对点画精严的唐楷一直不太喜欢。

可是这种观念却在褚遂良身上发生了转变,米芾曾在说:“……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褚遂良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米芾在学习楷书时,发现柳公权的字体紧结,欧阳询的书法精严,气韵上都没有褚遂良灵动有趣,因此学习褚遂良的时间最长。

堪为米芾心中的“楷圣”,那么为何褚遂良能得到米芾的芳心呢?这就要从褚遂良的笔法风格上说起,褚遂良的书法自幼接受虞世南、欧阳询的教习。

因此有着深厚的古人根基,在后来鉴定王羲之书作时,对晋人丰富的笔法进行了深一步探究,学到了他们用笔的生动转变。

并将“欧体”的端稳,跟“虞体”的温雅融合其中,用笔方圆兼备、空灵飘逸,点画细瘦又不失丰腴,与“欧虞”二人的严谨相比,“褚体”曲笔用的更多。

使字体更加活泼生动,因此练他的字不会产生唐楷的板滞之气,可谓把唐楷真正的发展成熟,是唐代楷书的“集大成者”,被后世奉为“唐楷教主”。

后世的柳公权、颜真卿、薛稷、宋徽宗曾取学于他,但是在瘦劲灵润的特点上,这些“徒弟”几乎没有能与之相配的水准,堪为唐楷的“终级高手”。

在褚遂良的传世书作中,较适合临摹的就是小楷《诗唐风》,此作出自《刘园集帖》,内容是《诗经》国风之一《唐风》中的12首诗歌,单字大小在1.8厘米左右。

卷中字体清瘦挺劲,用笔提按鲜明,起笔一般用按笔,相对清晰的点画跟运笔迅速时就用提笔,增强了粗细、浓淡的对比,字字跳宕起伏,有着强烈的跳跃感。

而且褚遂良用笔还多用逆锋,点画衔接常于空中作势,例如“之、以”等字,采用笔尖点入的方式书写,可以避免逆锋带来的“软滑”感。

让字体在灵动流美的同时,不失去它的端正与劲力,布局上也是颇为疏朗,有着“随遇而安”之势,更显作品的自然清丽,展现出强烈的个人特色。

这幅小楷《诗唐风》用笔精准,点画灵动,时常临摹,可以增强学书者控笔的精准度,对于呆板之气也能起到预防作用,是初学者的绝佳范本。

而且小楷这种书体本身就非常锻炼学书者的技艺,实用度也更高一些,若能把卷中笔法变化尽数学会,不仅学习古人作品不用愁,在后续自我创作上也能走的更加宽广。

真迹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经多方努力我们对褚遂良的《乐毅论》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以及笔法转变都清晰可见,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